元春紅樓 【原創】 ----- 馬神廟街尋絲跡

來源: 友嘉 2022-04-26 23:24: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646 bytes)

 

元春紅樓 【原創】   -----   馬神廟街尋絲跡

 

有記載曹雪芹乾自隆九年至十三年曾在大學士傅恒家作幕賓,那他是否把傅恒家事也寫進了紅樓夢呢?

 

傅恒是誰呀?傅恒,字春和,富察氏,孝賢純皇後之弟,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軍事人物,官至軍機大臣、大學士。諡文忠。傅恒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等職,授一等忠勇公,歷加太子太保、太保。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乾隆三十四年,傅恒以經略征緬甸,三路出師,清兵因不適應當地瘴癘之疾,死傷慘重。傅恒本人也病倒。三月,回京,七月即病逝。

 

注意:這又是一個涉及作者主觀意願而不可能有證據的問題。咱們看看有什麽線索。

 

線索一:皇親國戚,血肉相連

 

當時乾隆皇帝的皇後是正宮孝賢純皇後,傅恒的姐姐,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選秀女中,16歲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選中。雍正帝決定將這位名門之女指配給早已秘定為皇儲的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曆即位後改名為重華宮)為皇四子弘曆和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乾隆帝即位後,立她為中宮皇後,於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舉行了冊立禮。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她在乾隆身邊整整二十年。所以傅恒是乾隆爺的小舅子。

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也是當朝皇帝的小舅子,他的胞姐賈元春是當朝天子的賢德妃。這個身份太特殊了吧?在其他文學作品裏還有哪個人物是這個身份呀?這應該不是巧合。而且曹雪芹家是漢人,從未出過一個皇妃,更不要說皇後了,自然也就沒有出過一個皇帝的小舅子。

 

可以認為:紅樓夢中的賈元春,賈寶玉的身上有孝純皇後小舅子傅恒的關係投射。

 

 

線索二:上元破例,天降隆恩

 

史書記載:乾隆十一年(1746年)正月,因富察氏懷孕,乾隆並未按慣例去圓明園山高水長處度上元節、觀看煙火,而是破例留在故宮紫禁城陪伴她。

 

紅樓夢中,元春省親正好也是上元節正月十五,脂批說曹雪芹曾親見親聞。不要說雪芹家族中從來沒有出過皇妃,即使有,皇妃省親也決沒有元妃省親那種氣派;自北京返江南省親,也決不可能“酉初請旨”, “戌初”(晚上七時許)起身,“醜正三刻(夜裏兩點來鍾),請駕回鑾”的,前後隻用三多個時辰,七八個小時!用三個來時辰便能省一次親的,乾隆年間唯有孝賢純皇後的情況與之相符。

 

所以元妃省親應該是取材於富察氏,說不定乾隆皇帝正是在乾隆十一年正月十五上元節那一晚靈機一動陪自己的皇後,或特準皇後破例回家省親呢!因為傅恒府第就在京城位於“東安門內”的“馬神廟東街”。距紫禁城一箭之遙。

 

 

線索三:東西兩府,皇城根下

 

馬神廟街,即現在的沙灘後街,位於北京東城區景山公園東側。東起沙灘北街,西至景山東街,北與大學夾道相通,南接西老胡同,明代曾是專為皇家祭祀馬神所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後,「沙灘大院」北半部,即今《求是》雜誌社辦公院西門一線往北,全部為一等忠勇公傅恆的宅第。當年府門前的旗杆底座和阿斯門邊的上馬石,目前還基本完好地保存在院內圖書館樓前。

 

傅恒府第在馬神廟東街,就是今天的景山東街,占了半條街,建築格局為東西兩府(家廟),與寧國府、榮國府及家廟的格局相同。

 

 

線索四:離奇病逝 無常又到

 

第一任皇後富察氏,不僅聰明伶俐,美貌過人,而且是個嚴於律己、崇尚節儉的人,深得皇太後與乾隆的喜愛。在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後富察氏隨著乾隆與皇太後東巡,前往泰山、曲阜祭孔,在回程的路上,船行駛到德州,皇後不知因為何種原因,突然死亡,那年富察氏三十七歲。

富察氏過世的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征兆,各種野史、曆史故事就開始大肆渲染,有人說皇後投船自盡了,有人說皇後因病暴斃了,各種版本都有。

 

其中主要的故事之一是,乾隆出巡,到了德州之後,山東的地方官員給皇帝進了很多美女,皇帝與這些官員飲酒作樂,美女在側,有失禮法。皇後看了非常生氣,便投河自盡了。另一說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因出痘夭折。皇後所生的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極受乾隆帝的鍾愛,先後被密立為皇太子,但均不幸夭折。她連續失去了兩個皇子令她承受很大的折磨,最後不幸病逝於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

 

紅樓夢中前八十回裏並沒有寫到元春之死。但元春是在船上遊覽的大觀園。

紅樓曲子第四支:《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遙。故向爹娘夢裏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嗬,須要退步抽身早!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 並未失寵,死於意外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 ------  好像是死於河中船上

望家鄉,路遠山遙 ---- 可見不是死於宮中,因為皇後王妃的家就應該是皇宮。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死因好像和突發暴怒有關。我覺得曹雪芹並不知道皇後真正的死因,也沒打算寫進書裏,隻是借用素材,道聽途說,添油加醋。

 

 

線索五:判詞解圖,皇後生平

 

賈元春的判詞多年來始終困擾著紅學家:

隻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夢歸。

但如果考慮孝純皇後,則一切迎刃而解,這寫的就是皇後的生平:

孝純皇後十六歲入宮,去世時三十七歲,整整二十年。

石榴花寓意:成熟的美麗、富貴和子孫滿堂。孝純皇後一共生下兩男一女三個孩子。而且皇後所生的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極受乾隆帝的鍾愛,先後被密立為皇太子。但均不幸夭折。正所謂: 榴花開處照宮闈。隻開花,不結果。

 

三春爭及初春景,應該是對應民間傳說故事之一:乾隆東巡,到了德州之後,山東的地方官員給皇帝進了很多美女,皇帝與這些官員飲酒作樂,美女在側,有失禮法。皇後出於激憤投河自盡了。

 

在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後富察氏隨著乾隆與皇太後東巡,前往泰山、曲阜祭孔,在回程的路上,船行駛到德州,皇後不知因為何種原因,突然死亡。查一下,乾隆十三年三月正是虎年剛過,兔年開始的初春。虎兔相交,在我之前沒有人能解釋“虎兔相逢大夢歸”。

 

為啥“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呀?香櫞乃是一種象柚子一樣的水果。很難在國畫上區分,既然曹雪芹說它不是柚子是香櫞,必有道理。這裏的弓應該是 “宮”的諧音。就是說一生與宮中結緣,與皇宮有緣。”所以香櫞不是掛在樹上而是掛在了弓上。

 

 

線索七:檣木為棺 千古奇聞

 

富察皇後生前最後生活過的那條大船——青雀舫,乾隆下令把這艘大船運進北京城,然而城門太窄無法通過,乾隆差點拆了城門樓,後來禮部尚書海望提出了一個辦法,搭起木架將大船從城牆垛口通過,並在木軌上鋪了菜葉之類的用來潤滑,數千名工人費盡力氣終於將大船運進了城內。

 

紅樓夢裏秦可卿去世之後,是用潢海鐵網山上的“檣木”做成的棺材下葬的。據說“作了棺材,萬年不壞”。有脂批“檣者,舟具也。”而網上去查,世上並無“檣木”可見這裏是有心杜撰,必由埋伏。它影射孝賢純皇後在德州的運河上崩逝後,被放在所乘坐的船裏一起運回了京城,故船成了“棺材”。可謂鐵證如山!

 

 

線索八:隆重發喪 孝賢可卿

 

皇後於東巡途中崩逝。乾隆帝悲慟萬分,晝夜兼程親自護送孝賢皇後的梓宮回京,把梓宮停在長春宮內,服縞素十二日,並每天到皇後靈前祭酒。乾隆帝拋開清會典的規定,而援引先朝《大明會典》所載皇後喪儀,命天下臣民一律為皇後故世而服喪,並且下令長春宮不再居住任何人,把孝賢皇後的衣冠供放在裏麵,以表示對賢後的懷念。

紅樓夢裏秦可卿的葬禮:

正說著,隻見秦業、秦鐘並尤氏的幾個眷屬尤氏姊妹也都來了。賈珍便命賈瓊、賈琛、賈璘、賈薔四個人去陪客,一麵吩咐去請欽天監陰陽司來擇日,推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後化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然後停靈於會芳園中,靈前另有五十眾高僧、五十眾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靈前供用執事等物,俱按五品職例。靈牌疏上皆寫「天朝誥授賈門秦氏恭人之靈位」。會芳園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起了鼓樂廳,兩班青衣按時奏樂,一對對執事擺的刀斬斧齊。更有兩麵朱紅銷金大字牌對豎在門外,上麵大書:「防護內廷紫禁道禦前侍衛龍禁尉」。對麵高起著宣壇,僧道對壇榜文,榜上大書:「世襲寧國公塚孫婦、防護內廷禦前侍衛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運太平之國,總理虛無寂靜教門僧錄司正堂萬虛、總理元始三一教門道錄司正堂葉生等,敬謹修齋,朝天叩佛」,以及「恭請諸伽藍、揭諦、功曹等神,聖恩普錫,神威遠鎮,四十九日消災洗業平安水陸道場」等語,亦不消繁記。

於是,我們據此可得出一個結論:秦可卿的葬禮,實際上隱寫的是孝賢純皇後的葬禮,才會出現“寧國府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花簇簇官去官來。”這般隆重的場麵!

在《紅樓夢》(第十四回)中,秦可卿的葬禮實際上不是一個“五品龍禁尉”夫人的規格,也是國葬的氣派。首先她的下葬日期是請“欽天監陰陽司”擇的。其次是“客官送殯”的有鎮、理、齊、治、修、繕、寧、榮“八公”。(這“八公”之說,大有講究,把每“公”的頭一個字取出來,就是“鎮國”、“理國”、“齊國”、“治國”、“修國”、“繕國”、“寧國”、“榮國”,其含義不言而喻。)再就是舉行“路祭”的有東、南、西、北四大郡王。“八公”“四王”都出麵了,那還不是“國葬”?

 

如果曹雪芹不曾親眼目睹並近距離接觸過孝賢純皇後的葬禮,如何能把秦可卿的葬禮刻劃得如此細微傳神。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後發喪時,曹雪芹正在“披閱增刪”《紅樓夢》,他把這一令他終生難忘、感慨萬千的場麵“增”進自己的書裏,當是情理中事。

 

 

線索九:修建大觀 天下禦園

 

《紅樓夢》寫大觀園的建設工程,寫得那樣仔細,作者也非親身參加過許多著名的園林建築工程不可。如果假定曹雪芹乾隆九年至十九年在傅恒家作幕,這個問題又迎刃而解了。因為,乾隆十五六年間,正是香山昆明諸勝、清漪園、北海等皇家園林大興土木的時候,而此時傅恒是內務府總管,正是皇家園林建築的總負責人。而曹雪芹是他的幕僚高參,有可能直接參加了修建籌劃。

紅樓夢中:

賈蓉先回說:「我父親打發我來回叔叔:老爺們已經議定了,從東邊一帶,藉著東府裏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裏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

次早賈璉起來,見過賈赦賈政,便往寧府中來,合同老管事的人等,並幾位世交門下清客相公,審察兩府地方,繕畫省親殿宇,一麵察度辦理人丁。自此後,各行匠役齊集,金銀銅錫以及土木磚瓦之物,搬運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係私地,並非官道,故可以連屬。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牆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省得許多財力,縱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虧一個老明公號山子野者,一一籌畫起造。

賈政不慣於俗務,隻憑賈赦、賈珍、賈璉、賴大、來升、林之孝、吳新登、詹光、程日興等幾人安插擺佈。凡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裁花,一應點景等事,又有山子野製度。下朝閑暇,不過各處看望看望,最要緊處和賈赦等商議商議便罷了。賈赦隻在家高臥,有芥豆之事,賈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寫略節;或有話說,便傳呼賈璉、賴大等來領命。賈蓉單管打造金銀器皿。賈薔已起身往姑蘇去了。賈珍、賴大等又點人丁,開冊籍,監工等事,一筆不能寫到,不過一時喧闐熱鬧非常而已。暫且無話。

 

 

線索十:永璉永琮 賈璉賈琮

 

另外,孝賢純皇後生有兩個兒子,先後都被立為太子,又先後夭折,長子永璉,次子永琮。而在《紅樓夢》中,賈璉也有個弟弟叫賈琮,這大概是曹雪芹在進行創作時,將孝賢純皇後的情況信手拈來了。這就像人們常常認為的,曹雪芹筆下的史鼎、史鼐脫胎與他的表叔李鼎、李鼐一樣。

 

線索六:一園兩戶 一仆二主

 

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中曾和兩位交輝園主關係密切,對其十分熟悉,反複出入。

 

從乾隆八年到乾隆十三年再到乾隆二十二年,曹雪芹二十八歲到四十二歲的十四年中,先後在乾隆寵臣大學士傅恒和第二代清怡親王弘曉家做清客西賓,紅樓夢的寫作就是這段時間。(這個是有證據的:「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這是弘曉在第七十五回的批語,前八十回即將完成!)

 

而乾隆十三年到乾隆二十八年弘曉和傅恒兩家是共同住在圓明園裏的交輝圓(後來稱為“和春園”,“綺春園”、“萬春園”。)一園住兩家。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就是住著賈家和薛家。兩家豪門共享一座園林應該不是滿街都是的常態吧?

 

 

說來說去梳理這些幾乎唯一的線索,發現曹雪芹在他的紅樓夢一書裏應該是參考引入了他的老東家大學士傅恒的生活為素材,原型。可見他不是神人,他的寫作也需要真實的生活為基礎。所謂編故事,就是用生活中的各種真實素材,裁剪編排,另成新意。

 

您以為呢?

 

【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