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命運
就在沈老二忙著上山下鄉以及複習高考的過程中,沈老大也沒有閑著。
沈老大自知自己基礎不好,高考的事情他想都沒有想。
沈老大曾經有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沈老大雖然基礎差,但他自學能力挺強,他在學泥水工的過程中,一直在努力的學習讓自己看懂施工圖紙。
有一年臨近城市建了一個大型的鋼鐵廠,到全省各地招工,原本說好的是正式工人,沈老大作為待業青年被招了進去搞基建。
在一堆招來的青年工人中,負責工程的工程師發現了隻有沈老大看得懂施工圖紙,由於鬧文化大革命,那幾年沒有什麽院校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正處於人材青黃不接階段。因此能看得懂施工圖紙的沈老大成了寶貝,直接做起了技術人員的工作。
不僅如此,沈老大為人忠厚老實,做事情認真踏實。工程師很器重他,一心想把他往技術上裁培,這也是沈老大一直所向往的方向。
沈老大買來全套的數理化自學叢書,邊工作邊學習,晚上還去上夜校。
沈老大本來就是一個讀書型的人,如若不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他肯定是可以輕輕鬆鬆考上大學的。
現在有了學習的機會,沈老大非常珍惜,原以為離自己的夢想將會越來越近了。
可是一個什麽中央領導人來工廠視察一圈後,作出徹底下馬所建工程的決定,而且還要遣返所有招來的這一批青年工人,一個例外都不允許。
看重沈老大的工程師相當痛心疾首,他告訴沈老大但凡能夠有留下一個人的名額,他也會拚死為沈老大爭取。
沈老大悻悻而歸……
返回家鄉的沈老大重新成了待業青年。這一次的下馬事情對沈老大打擊還是挺大,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外向的人,回家後一段時間就更不愛說話了。
沈老二則相對疲實得多。
沈老二在參加完第一次的高考以後又試過一次沒中之後,"得,看來我還真不是讀書的材料。"
沈老二於是決定不能再往高考這條獨木橋上走了。
當時正值與越南的自衛反擊戰,全國各地到處都在征兵,沈老二靈機一動覺得當兵也是一條不用再繼續修地球的路,於是便躍躍欲試想去當兵,主動想辦法與來接兵的人聯係,接兵的人倒也蠻喜歡他的,覺得他蠻機靈的,承諾隻要沒有別的因素就一定會要他。但是當兵的政審更加嚴格,沈老二的家庭出身還是沒有讓他如願的通過政審。
沈老二自嘲:"咱混得是替國家擋炮彈也不夠資格。"
沈老二兒時的一個玩伴,順利地當成了兵,可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原創作品 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