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和妹妹商討明年春天去加州看野花的計劃,一邊上網查找相關資訊,卻無意間闖進了加州大學植物園的網站,讀到了今年一月發表的一篇關於班克木(Banksia)的文章。
加州大學植物園擁有12種從澳洲和新幾內亞引進的班克木,數量不多卻極其出色。一月份正值花期,奶黃色、紫色、暗紅色的頭狀或穗狀花序高低錯落地掛在樹枝上,每個花序上排列著數百甚至數千朵微小的花朵。如果用手輕輕撫摸這些花序,會感受到刷子般堅硬的質地。國人給班克木起名“佛塔樹”。佛塔有不同造型,從平麵形狀來看,有四方形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和圓形塔等;從立體上看,有單層塔,三、五、七、九層塔等。班克木的花穗並不太像佛塔,或許稱為“瓶刷樹”會更合適些。
(大學植物園裏的班克木)
班克木的花頭會產生大量的花蜜,吸引了蜂蝶、鳥類和哺乳動物前來。種子藏在具有保護性的木質結構中,排列成類似鬆果(cone)的形狀。遇到山火後,木質結構才會打開,釋放出種子。打開的木質結構看起來就像果序上的“眼睛”,有時一枚幾十厘米長的果序上長出了幾十隻“眼睛”,造型奇特,可以當成工藝品擺放。班克木幹燥的果序帶著天然木香,往“眼睛”裏放入幾滴精油,就是天然的香薰座了,置於床邊或車內,任緩緩釋放出的香氣平靜心神舒緩情緒,十分治愈。
(班克木的果序,左:尚未釋放出種子,右:釋放出種子的)
班克木在澳洲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全球有一百七十多種班克木,除了其中一種,其餘的皆分布於澳洲。為此澳洲的有關機構專門為班克木屬植物出版了一本野外指南,裏麵有高達30米的直立大樹品種,也有幾十厘米高的匍匐生長的灌木品種。不同種類的班克木的葉子差異很大,大小不一,有的葉子是狹窄的針狀葉,得名“石南葉班克木”,有的葉子非常大,接近半米長。大多數品種的葉子呈革質,邊緣有鋸齒,個別樹種的葉子沒有鋸齒。近年來為了適應小麵積的居家花園,園藝師培育出了好幾個矮化品種,北溫帶的居民可以把班克木種在花盆裏,冬天置於室內。
我讀著各類關於班克木的文章,最驚歎的是此樹對昆蟲和各種小動物的致命吸引力。每當秋季(在澳洲)開花時,成群的蚜蟲、蜜蜂、黃蜂和蝴蝶紛至遝來搶花蜜吃,由此引來了天敵蜘蛛、蜻蜓、犀鳥等,伺機捕食它們。吸蜜鳥(honeyeaters)、灰頰垂蜜鳥(wattlebirds)等爭先恐後趕到這裏,一邊將喙伸進花朵,一邊揮動著翅膀趕走其它小鳥。就連袋貂(possum),狐蝠(flying foxes)、袋鼯(gliders)也覬覦甜美的花蜜。待到花穗成為鬆果狀的果序時,鳳頭鸚鵡(cockatoos)結成小分隊造訪,折斷果序上的木質結構,貪婪地吃掉裏麵的種子和昆蟲幼蟲,然後心滿意足地飛走…… 也就是說,隻要在院子裏種上班克木,就可以等到蜂圍蝶陣繞著花兒轉,等到小鳥和小動物紛紛跑來家裏做客。
這不由讓我萬分羨慕起來。我住在本拿比南端,自家的小院子裏雖然也有好多種花草,出門步行十分鍾便來到一處被針闊葉混交林環繞的溪穀,但我隻見過為數不多的鬆鼠、蜂鳥、蝴蝶和蜻蜓等,雪後偶爾有一兩隻旅鶇飛到我家後院啄食掛在殘枝上的海棠果。我這個來自產蛇大省的福建女人在溫村定居二十多年了,竟然從來沒有聽過一聲蛙鳴,沒有在林子裏撞見一條蛇。少了知性響亮的蛙鳴聲,少了遊走於亂草叢中的舞姿柔軟曼妙的蛇,溫村的夏天總帶點缺憾。
正在感歎時,朋友Sabrina忽然往微信朋友圈裏曬了幾張照片,並發文解釋:一隻加州樹蛙(California tree frog)靜靜地趴在她家的粉色大麗花瓣上,一動不動,身體的顏色幾乎與周圍的綠葉融合在一起,淋漓盡致的詮釋了什麽是完美的保護色。
(朋友拍的樹蛙照片)
我心中一喜,原來真的有樹蛙出沒於溫村居民的院落。但照片中的樹蛙並不是加州樹蛙,而是太平洋樹蛙(pacific treefrog,學名Pseudacris regilla)。加州樹蛙的身體通常看不到鮮綠色或紅色,其背部呈灰或淺棕色並有深色斑點,有點類似花崗岩的色彩。我所在的BC省隻有兩種樹蛙:太平洋樹蛙和北方合唱團樹蛙(Boreal Chorus Frog ,學名Pseudacris maculata)。凡是在大溫地區出現的本土樹蛙,都是太平洋樹蛙。這是一種非常迷人的小動物,體長隻有5厘米,顏色從淺灰色、棕褐色、青銅色到鮮綠色不等,最明顯的特征是從眼部到肩膀有一條深色斑紋。太平洋樹蛙的腿又長又細,腳趾之間幾乎沒有蹼,因而愈發顯得長。據說它們是本省所有蛙類中嗓音最亮、鳴叫聲最長的,尤其在春季交配期的鳴叫聲大得驚人,從平時的略微枯燥的單音節轉換成熱烈激昂的雙音節。通常一隻雄蛙開始鼓著氣球狀的喉囊叫,其餘的雄蛙就會跟著叫,匯合成一組珍貴的大合唱。我的朋友有福氣了,說不定今後能在睡夢中用耳朵捕捉到那來自遠處的,微弱的卻真真切切的蛙聲。
(加州樹蛙,下載自其他網站)
(朋友家的太平洋樹蛙)
我向朋友索要太平洋樹蛙的照片作為寫作資料,她發來了更多的照片,最後一張的畫麵中央沒有樹蛙,而是一條小蛇,身子呈棕黑色,上麵有無數桔紅色的斑點,背部和兩側總共有三條黃色的條紋,背部的那條尤其清晰亮麗,臉頰兩邊也有同色調的橘紅色斑塊。
(朋友家的護院“小青”)
朋友向我解釋,那條蛇是她的護院“小青”,去年11月偷偷溜進她家後院的,被家裏的肥貓發現。“小青”在後院呆了六個多月(大部分時間在冬眠),今年六月跑到隔壁鄰居家。鄰居大駭,用醋將“小青”迷暈,拿到森林裏放了。朋友還說,去年夏天特別熱,估計附近林子裏和草地上的蛇都跑到路邊乘涼,她在戶外散步時就碰到好幾條呢。
總的來說,讓加拿大人最為害怕的是熊、黃蜂和馬蜂,因為這個大國的25種蛇類大多屬於溫良型的。據統計,全球平均每年有 20,000 人死於蛇咬,但大多數發生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和亞洲。美國每十年隻有 2.1 人死於被蛇咬傷,而且大多數死者生前已帶有其它疾病。加拿大大約每十年僅有1 人因遭蛇咬而死亡,而每年被黃蜂螫傷導致死亡的有 3.3 人。
BC省有9種蛇,生活在大溫地區的有三種:普通襪帶蛇(common garter snake)、西北襪帶蛇(northwestern garter snake)和西部陸生襪帶蛇(western terrestrial garter snake),最常見的是普通襪帶蛇。襪帶蛇是無毒的,遇到了危險,會從身體裏排出臭氣將對方熏跑。即使人類被襪帶蛇咬了,那感覺就像非常細的針頭刺進皮膚裏的陣痛,沒什麽大不了的。大溫低陸平原和溫哥華島有普通襪帶蛇的三個亞種,我根據棲居地和體征,斷定朋友家的“小青”是山穀襪帶蛇(valley garter snake)亞種。
襪帶蛇在北美有25種,是北美人最熟悉的爬行動物,大多數身長不超過一米,在兒童讀物裏常扮演可愛活潑的蛇類角色,與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型蟒蛇、鬼鬼祟祟的毒蛇和搖搖擺擺的眼鏡蛇形成鮮明的反差。大概因為它們的主食蛞蝓、蚯蚓、蝸牛等都是懶散慢吞吞的家夥,襪帶蛇也是安靜慵懶的,喜歡悠閑的生活方式,偶爾一露崢嶸,入地下水無所不能,方才展現完美的通才本色。
大溫低陸平原的居民經常愛坐渡輪去溫哥華島觀光,島上除了有三種襪帶蛇,還有一種夜行的尖尾蛇(Sharp-tailed Snake ),隻有二三十厘米長,頭很小,沒有明顯的脖子,尾巴又尖又細,身子紅色或暗紫色,腹部裝飾著黑白橫條紋。它們如幽靈般出沒於橡樹林四周的草地和林緣,從不咬人,專愛吃蛞蝓……
(尖尾蛇)
寫著寫著,我突然覺得溫村人好幸福啊,遇到的都是大隱隱於土的溫和蛇君子與蛇淑女,耐得住塵世的枯燥與貧乏。
我問朋友:“你家住哪兒?聽得見蛙聲,還可與蛇共舞?”
她答:“UBC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啊!”
喔,那兒三麵環海,海岸線綿長,附近有著名的UBC植物園與太平洋精神森林公園,山景海景令人流連忘返,宛如一座龐大的自然生態公園。所以朋友家的花園才有鳥語花香、蛇蛙共鳴共舞的美好景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