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雜記09 家有琴童

前文提及我們一到波士頓就著急地給孩子找鋼琴老師。經人介紹找到了一位美國老師Lisa。說是找老師,其實也是老師在挑選學生,這之間實際是雙向的。好老師要好學生,好苗子也要好園丁,特別是已經學了幾年的孩子,一些習慣已定型,如同習武練功,運動競技訓練,求師學藝,東方講究師出門道流派,西方也注重個人的風格本色。雖說學琴是一種技巧訓練,但是師從誰,啟蒙時期形成的風格,個人氣質及師出門道的思維意境和進入作品意境的快慢及能力,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銘刻。當然,孩子不是作為專業音樂人才培養,也不必那麽嚴格擇師受訓,我們隻是想修煉他一種追求完美的素養,學琴是個長期艱苦的修煉,琴技高低離不開習者的基本素質和音樂天賦以及後天學習與訓練的刻苦程度和師出名門的功底,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和老師都有必要互相interview一下。

對於Lisa來說,接受一個送上門來的有基礎的學生,遠比收授一個從零開始的琴娃要輕鬆得多,可是如果這個有基礎的學生在指法,練習選材和方法上與她有很大差異,很難按照她的理念,風格,方法施教,那日後的教學也難以進行。對我們來說,孩子畢竟是孩子,首先要讓他喜歡這個Lisa,要有和藹可親,寬厚慈愛的感覺,他才願意接受她,即使在教學風格,方法上有摩擦,他也會經過一段時期的磨合,適應最終達成默契的。與Lisa見麵互聊了各自的背景,原來Lisa還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博士,門下收有二十多名弟子,每年都有幾名學生的在本州鋼琴比賽中獲獎。孩子試彈了幾曲,過了過招兒,秀出了他的真功夫,雙方當即建立了師徒關係,授課正式開始。

師從於這位美國老師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她的包容性,在作曲家,作品選擇上多樣豐富,選檢西方音樂史上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流派音樂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及練習曲來訓練孩子的情感多維靈敏度,往往是一節課下來,要我們買好幾本不同練習風格的琴譜,而每一本隻選練一兩首曲子。在講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時,結合音樂史,音樂理論解析作品,如莫紮特的小奏鳴曲,要求表現自然流暢,輕鬆高雅的聲音特點,練習時要彈出輕快跳躍,有顆粒性,清麗明快,這時孩子之前的沈老師,李老師訓練出來的指尖站立童子功就露了一手,Lisa極為欣賞。因為這種艱難枯燥的指法練習,很少有美國琴童能做到。這可讓孩子感覺很Special,從前練此功夫從沒得到中國老師的一個字的滿意誇獎,現在小試牛刀就被美國老師認可,還得到猛一通口頭褒獎,委實有點受寵若驚。而在練習肖邦的鋼琴作品時,Lisa又讓孩子讀一些肖邦的小傳,了解那個時期生活在波蘭的肖邦,啟發他在練習這位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作品時,力圖表現鮮明的浪漫抒情風格,音律要和諧,聲音要柔美,音質要圓潤。

此時孩子仍然恪守著指尖站立,敲擊的音符聽上去就有斷裂破碎,肢解分離的感覺,琴鍵上就流瀉不出浪漫意境下的優美連貫和柔和舒暢。經Lisa的靈魂性點撥,彈浪漫風格的曲子,順著浪漫的旋律忽忽悠悠忽略了立指,整個一曲連貫下來真是暢達悠揚,柔美抒情。就這樣,Lisa嚐試不同時期,各種風格的曲目。譬如同是浪漫派的但有英雄氣質的貝多芬,印象派的德彪西還有詩興化的舒曼等等,這些練習拓寬了孩子的音樂靈感域,豐富了孩子對音樂流派,表現風格的認知和思考,有了這些意念,感情,靈魂的蘊涵,指上功夫技巧的提高才能顯現光彩。那一年孩子11歲,以一曲貝多芬的小奏鳴曲贏得了新罕布什爾州該年鋼琴比賽,12歲年齡組的第二名second place winner(第二名)。

Lisa寬鬆鼓勵的指導和兼容,豐富選材施教,使孩子的琴藝和音樂知識理論修養提高很快,不僅因為比賽獲獎增強了自信和驕傲,也為Lisa贏得了聲譽。Lisa已把孩子當作專業鋼琴手來進一步培養調教,問他是否將來進The Juilliard School (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雖然這並不是我們的意願,但可以理解作為琴師,她對孩子的音樂生涯有很高的期望。令她最為遺憾惋惜的是,不久我們因為工作變動要離開Nashua這個小城, 她將失去這個給她帶來名聲和榮譽得意門生,非常悵然不舍。離開了Lisa也並非終止了音樂修煉, Lisa為我們推薦了美國音樂協會在華盛頓州的一位會員老師, 一位俄羅斯鋼琴表演藝術家Laura, 孩子將在Laura的指導下繼續他的音樂生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