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幹燥地區, 比方加州, 俺就不提了。 Sonta Monica, Malibu 臨一號路的房,說潮都沒人信。也就是說, 有水隻是潮的必要條件, 不是充分條件。 這跟xueCS能拿40萬隻是必要條件, 同一道理。
2. 潮濕地區, 也不見得海邊就比內陸潮。 這裏應有田那西肯塔基的網友, 家裏多潮, 他/她們可以做證。
3. 濕度, 是個相對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 一公斤空氣最多能含10克水, 那當含水是8克時, 人就很不舒服了,
濕度80%。相反, 當一公斤空氣最多能含20克水時, 含12克人也很舒服,濕度60%。
4. 室內的濕度, 主要受大氣的影響(地下室除外啊), 跟人自己生活用水關係不大。 咱冬天也洗澡, 也喝水,但冬天就幹,夏天就濕, 對不?
5. 你在海岸線走走, 你會感覺內陸富植被地區高地表蒸發地區更悶熱!
所以, 海景房不潮, 至少不比同一地區的內陸房潮。當然了, 內陸要是直剩一片沙地, 零蒸發, 那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