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C的最新消息來了

沒有像昨天報道的那樣,upright and well.

j今天CEO說,是歪倒在月麵,如圖中所示。

難怪通訊信號很微弱,天線的方向不對麽。

有點跟日本的那個SLIM一樣的結局。

But the company’s CEO, Steve Altemus, said data later showed that the spacecraft was likely tilted on its side after having caught one of its feet on a lunar rock.

“We think it came down (moving) about 6 miles an hour this way, and about 2 miles an hour (horizontally along the surface) and caught foot in the surface, and the lander has tipped like this,” Altemus said, using a small model of the lander to demonstrate the suspected issue during a news briefing.

所有跟帖: 

失去聯係後可能是硬著陸,摔壞了所以信號微弱。感覺昨天最後階段就沒說實話。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3:01

降落速度6mile/小時,有點太快了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4:48

月球引力小,還可以,但這是他說的,誰知道。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8:44

日本的這個,現在是這樣的狀態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117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3:34

需要發射一個中繼衛星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4:24

沒用,這個已經豎不起來了,實驗沒法做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5:49

說不定摔成兩截了。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8:34

算登陸成功了 -hertzian- 給 hertzian 發送悄悄話 (14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7:30

可以采用日本的說法, “最低標準的成功”。 下次再接再厲吧。 -淺水魚- 給 淺水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0:37

“最低標準的成功”,,,這個是個創新詞,,,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5:21

日本人就是這麽評價他們的SLIM登月的。 -淺水魚- 給 淺水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0:43

如果能向地麵發射信號,登月器側臥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hertzian- 給 hertzian 發送悄悄話 (63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3:37

一個月就幾天能照到太陽, 能重新啟動就謝天謝地啦。 -淺水魚- 給 淺水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7:56

太陽能板不能充電,活不了幾天,,,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8:53

四目以待,希望下一個月日來臨的時候,日本的那個SLIM還能醒過來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51:58

CEO 騙人說直立。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0:42

俺真心看不懂。50年前就已經成熟的運載技術,加上今天指數級改進的通訊和自動識別技術,美國人重上月球應該是易如反掌,,,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5:28

50年前的人工登月,可比現在這個難度大多了,人都在月球上蹦啊跳的,那時候計算機還是電子管的呢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07:51

有人控製降落應該更容易。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1:54

那時是國家隊,那批人也比較厲害,比現在認真嚴格得多。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5:06

這次其實也是國家隊出手了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374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9:24

私人公司確實有差距,不過路子是對的,隻要資金沒問題遲早能做成。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1:12

關鍵是可靠性,這種無人的登月,可靠性要求可以降低。有人登月就不行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6:14

他們走的路子有問題。如果載人登月,要發幾十個火箭,給登月火箭太空加油,非常複雜。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8:05

這種隻有理論和象征意義的事國家隊做有點不值。對撞機也應該包給私企,就是沒人願意。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56:11

they forgot removing dust cover from lidar before launch? -wawa_2000_99- 給 wawa_2000_9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20:30:29

他們一直用NASA的資源。聽說,是發動機的路子不對,導致火箭的運載能力銳減,最大的問題是,太空重新點火會有問題。視頻在內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525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24:53

派 機器狗 上去搶救 -Giantfan- 給 Giantf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0:20

吳剛,嫦娥反正在那,派他們過去拉一下就可以了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3:09

美國50年前就有技術實況轉播,大功率火箭推出去,著陸月亮然後再回來的,而且阿波羅計劃是6次12人登月 -一笑拉- 給 一笑拉 發送悄悄話 (211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1:58

好像哪國的繞月衛星拍到過阿波羅登月遺址的痕跡。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6:36

50年前的登月,俺相信的,為啥呢? -JustDigit- 給 JustDigit 發送悄悄話 (294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16:37

俺相信50年前登月是真實的,,,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7:31:22

射個宇航員上去擺正不就行了 多大了事 想當年來來去去 就像洛杉磯到好萊塢一樣簡單 -十塊糍飯糕- 給 十塊糍飯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24 postreply 19:46: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