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DA工具完全依賴國外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曾表示,“我們要改變以往那種使用先進工藝就代表是先進水平的錯誤認識,Intel用0.13微米工藝能作出2GHz而我們要用45nm才能實現,這就是差距...... 快速提升我們自己的IC基礎設計能力迫在眉睫,這是改變目前中國IC設計業嚴重依賴EDA工具和製造工藝才能實現芯片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徑,而依賴並濫用IP則導致了中國SoC設計的同質化”。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提到的“依賴並濫用IP則導致了中國SoC設計的同質化”指的是國內眾多IC設計公司大多依賴於ARM的IP授權開發SOC,由於都是購買ARM的Cortex A53、A72、A73等產品,同質化是必然的。“中國IC設計業嚴重依賴EDA工具和製造工藝才能實現芯片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徑”指的是很多中國國產SOC/CPU性能的提升嚴重依賴於購買更好的EDA工具和采用更好的製造工藝。對於依賴更好的製造工藝和嚴重依賴國外IP,因不屬於本文範圍不做討論,重點說下中國在EDA工具上完全依賴國外產品。
EDA軟件方麵早已形成了三巨頭——Synopsys、Cadence、Mentor。Synopsys是EDA三巨頭之首。國內從事EDA軟件開發的華大九天和這三家現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誠然,華大九天也想在某些點工具上做些突破,但就整體技術實力而言幾乎像蚍蜉撼樹——目前,國內根本沒有深亞微米的EDA成體係的設計平台。正是因為國內從事EDA工具開發的公司在Synopsys、Cadence、Mentor麵前實力過於懸殊,國內IC設計公司幾乎100%采用國外EDA工具。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看不到縮小和Synopsys、Cadence、Mentor技術差距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