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回答: 4海邊居2018-04-19 06:38:17

超級工程一覽:DRAM芯片戰爭

——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1974年,台灣省台北市航拍照片,可能是重慶北路與民族東路,由美國戰略司令部(STRATCOM)陸軍航空隊(USACC)George Lane拍攝。1972年中美發表《上海公報》,明確美軍要撤離台灣。1974年越南戰爭末期,駐台灣美軍還有三千餘人。美國尼克鬆政府為避免中美軍事對抗,從台灣台南基地,撤出部署的核武器,至1979年美軍完全撤離台灣。
 
 
 
 
我國台灣省是電子組裝業重鎮,但是在DRAM產業上,卻輸得一敗塗地。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省向DRAM產業投入了超過16000億元新台幣(折合五百億美元),動員了超過20000名科技菁英,最後卻負債累累,連年巨額虧損,成為無底黑洞一般的“經濟慘業”。其失敗經曆,對中國大陸發展DRAM產業,極具教育意義。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與韓國有著相似的經曆,也是美國產業技術轉移的結果。1965年,美國在越南戰場越陷越深,財政負擔加重的情況下,美國便考慮減少對台灣援助,扶植其經濟自立。為了配合美國,1966年12月,台灣官方在高雄市前鎮區,設立了台灣第一個(高雄)出口加工區。美國通用儀器(GI)在高雄設廠,從事晶體管裝配,拉開了美國向台灣轉移電子代工業的序幕。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1977年10月29日,台灣省工研院的3英寸晶圓中試生產線落成,經濟部長孫運璿進行視察。
 
台灣第一座晶圓廠——工研院從美國購買技術設備
 
1967-1970年間,台灣人工極其便宜,工人月薪才20美元,僅為美國同等職位薪資的5%。低廉的人工成本,吸引大批外商如:美國德州儀器、美國艾德蒙(AOC)、荷蘭飛利浦建元電子、日立電子、三菱菱生等在台設廠。1969年台灣省經濟部長孫運璿訪問韓國,看到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高薪聘請美國韓裔研究人員回國,推動韓國電子、化工和紡織發展。於是在1973年,台灣決定效仿韓國,將台灣省原有的幾家石化類研究所,合並改組為“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
 
由於台灣的電子產業毫無技術根基。1974年,台灣工研院成立了電子工業研究中心,由政府扶植台灣電子產業基礎技術研究。1975年由台灣省政府出資,推動“積體電路示範工廠設置計劃”。台灣所謂的“積體電路”,即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當時由曾在美國RCA公司擔任微波研究室主任的潘文淵從中牽線,台灣耗資4.89億元新台幣(約1287萬美元),由工研院電子中心,向美國RCA(美國無線電公司),購買3英寸晶圓生產線,采用7微米CMOS製程。同時向美國IMR公司購買光罩掩膜製版。
 
與此同時,台灣派出40多位留學人員,到美國RCA進行培訓。他們中的很多人,後來成為台灣電子產業舉足輕重的人物。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當時就是工研院主攻IC設計的研發人員。台灣工研院在晶圓廠建設調試階段的第一個產品,是為軍方服務。當時台灣偽國防部經常向中國大陸,釋放空飄氣球投遞政宣傳單。要求劉英達等技術人員,設計一個可以根據風向、風速在中國沿海指定地點上空,定時引爆氣球的電路。這片試生產的集成電路後來命名為CIC001。
 
1977年10月,台灣工研院建成了第一條3英寸晶圓生產線,比韓國要早一年。1978年1月,工研院成功生產出電子鍾表上使用的TA10039器件。此舉使台灣迅速成為世界三大電子鍾表出口地之一。1979年4月,工研院電子中心升格為電子工業研究所(簡稱工研院電子所)。由於電子產業投資數額高、技術風險大,台灣民營企業不願意投入。台灣省政府於是指令由工研院電子所出麵,籌建商業公司。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早在1973年,中國大陸趁著中美關係緩和,和世界石油危機,歐美經濟衰退的機會,計劃耗資1億美元,從歐美國家引進七條當時世界最先進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這比台灣工研院要早2年,比韓國早4年。但是由於歐美國家的技術封鎖政策,直至1980年,3英寸晶圓廠已經逐漸落後淘汰,中國大陸才得以進口二手設備,在北京東光電工廠(878廠),建成第一座3英寸晶圓廠,比台灣晚了三年。在美國刻意扶植下,台灣集成電路產業,僅用十年時間,迅速反超中國大陸。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右側十字路口,屋頂鋪黑色太陽能板的就是聯華電子,台灣第一座4英寸晶圓廠。
 
台灣聯華電子——沒人願意投資的搖錢樹
 
1979年9月,台灣工研院電子所成立了聯華電子公司籌備辦公室,計劃集資8億元新台幣(2162萬美元),並邀請聲寶、大同、東元、裕隆等民營企業加入。結果這些大企業消極抵抗。在行政院長孫運璿再三說服下,最終隻籌集到5億元新台幣,其中政府占股居然高達70%。1980年5月,聯華電子成立後,進駐新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由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負責,從美國引進4英寸晶圓生產線,主要生產電子表、電子樂器、程控電話等民用產品IC部件。到1985年聯華的營業額達到12.89億元(約3200萬美元),獲利2.17億元,成為台灣產業新貴,豐厚的利潤立時讓人眼紅。
 
1983年7月,台灣省經濟部決定啟動“電子工業研究發展第3期計劃”,目標是緊跟日本、韓國,投資29.84億元新台幣(0.765億美元),用於發展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實現1988年前達到1.25微米製程的能力。工研院同時將新開發的3.5微米CMOS製程轉讓給聯華。這次台灣效仿韓國三星的做法,在美國矽穀設立合資企業。台灣聯華在1984年並購了美國矽穀的亞瑞科技,使得亞瑞成為聯華在美國矽穀的研發據點,以此獲得美國技術情報。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1976年,美國佛羅裏達州,台灣工研院送到美國RCA接受3英寸晶圓廠培訓人員。左起王國肇(創惟科技董事長)、林緒德、楊丁元(華邦電子創辦人)、蔡明介(聯發科創辦人)、萬學耘、章青駒(世界先進董事長)、謝錦銘、謝開良、劉長誠。
 
電子代工——沒有工廠怎麽辦
 
1984年,台灣工研院還與美籍華人歐植林博士(香港人),合資成立美國華智公司(Vitelic,1991年被茂矽並購)。美國華智由台灣交通銀行和日本京瓷投資下,在台灣省設立分公司。1985年台灣華智在聯華幫助下,成功試產出64K DRAM和256K DRAM,采用1.5微米CMOS製程。同年江蘇無錫742廠也開始生產64K DRAM。這一時期,台灣、韓國和中國大陸,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但三方在產業投資上的巨大差距,造成了其後韓國遙遠領先,並一舉擊敗日本的局麵。而台灣和中國大陸,缺乏巨額投資的魄力,就此一路落敗。
 
1984年,曾在美國仙童公司工作過的陳正宇博士,將掌握的16K/64K SRAM技術,轉讓給韓國現代電子。然後陳正宇拿著錢回到台灣,創建了茂矽電子(Mosel)。茂矽先利用聯華的晶圓廠進行16K/64K SRAM試生產。但是到了1985年,由於日本廠商海量鋪貨,導致DRAM產業進入衰退周期,難以籌措資金,台灣華智和茂矽的建廠工程不斷延期。為了盡快盈利,華智采用委托日本索尼和韓國現代進行OEM,代工生產256K DRAM。茂矽則將16K SRAM委托富士通生產,64K SRAM委托韓國現代電子生產,其後開發的256K SRAM委托日本夏普生產。
 
麵對有技術,卻沒有晶圓廠生產的窘境,台灣官方曾考慮重點扶植聯華電子,解決產能問題。但是經過估算,新建晶圓廠總投資要達到200億元新台幣(5億美元),而茂矽和華智的訂單,並不足以支撐晶圓廠運營。在1985年,整個台灣的半導體產值,也僅有3.82億美元而已,產業規模比中國大陸還小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民用消費品領域。
 
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產業,當時主要依靠1970年代,毛澤東主導中美關係緩和後,在上海、北京、湖南等地新建的幾十家集成電路工廠。到1980年代急需進行技術設備升級,而中央政府卻以財政緊張等理由,停止國家撥款,導致中國電子產業迅速被技術革命淘汰。也是在1985年,中國各級政府、企業機關進口了10.6萬輛小轎車,花費29.5億美元巨額資金。官僚體係大肆吃喝享樂,貪汙腐敗耗費的巨額資金,抽幹了中國工業體係進行技術升級的血液,最終導致中國汽車、電子、紡織、機械、航空工業,在1990年代全麵垮掉,全國幾十萬家國有企業破產倒閉,超過4000萬人下崗失業。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1985年,台灣清華大學相思湖畔,左起清大校長毛高文、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工研院院長方賢齊、剛剛返回台灣的張忠謀、潘文淵是工研院向美國RCA引進晶圓技術的主要策劃者、接著是清大工學院院長李家同、工研院副院長胡定華。
 
張忠謀回台灣——提出晶圓代工模式
 
1985年8月,美國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張忠謀,辭去工作,回到台灣出任工研院院長。針對茂矽和華智等企業,缺少生產工廠的困境,張忠謀提出了設立專業IC代工廠的設想,為那些沒有晶圓廠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提供代工生產。恰巧此時,荷蘭飛利浦公司希望在台灣設立晶圓廠,與工研院進行了洽談。在孫運璿、李國鼎等政界要人的支持下,1987年2月,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正式成立。由台灣省“行政院國家開發基金”出資1億美金,占股48.3%,荷蘭飛利浦占股27.5%,台塑等7家私營企業占股24.2%。由於台灣企業並不願意投資晶圓廠,導致巨額資金難以到位(5年後才陸續湊齊),台積電最初隻能使用工研院電子所那條老舊的3英寸試驗生產線。直至1992年,在獲得巨額貸款後,建成了月產能7.6萬片的6寸晶圓廠。
 
1987年9月,台灣電纜行業的龍頭,華新麗華的創始人焦廷標,看到日本、韓國的DRAM行業前景可觀,於是拉來台灣工研院電子所的楊丁元、陳錦溏等技術人員,投資5億元新台幣,成立了華邦電子。同時焦廷標投資300萬新台幣給茂矽電子,支持其進行SRAM研發工作,與華邦共享技術成果。華邦電子後來發展成為台灣DRAM大廠之一。
 
總的來說,1980年代前期,台灣的電子產業剛剛起步,產業規模遠不如日本、韓國,甚至不如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在計劃經濟體製下,由電子工業部管理的超過2500家電子廠和科研院所,擁有強大的軍用電子技術根基。隻是到了1980年代後期,在政府高層“以市場換技術”的買辦政策下自廢武功,放縱日本、韓國、台灣電子器件,以走私形式衝擊中國市場。而台灣在此期間,通過為美國配套生產電腦周邊產品,積累了產業能量。
 
台灣DRAM產業起步——宏碁電腦咬牙進場
 
1989年,台灣宏碁電腦(占股74%)與美國德州儀器(占股26%)合資,設立德碁半導體,投資31億元新台幣(1.2億美元),由德州儀器提供技術,在新竹園區建設6英寸晶圓廠,生產1M DRAM產品。這是台灣第一家專業DRAM生產廠。台積電前廠長高啟全,也在這一年,集資8億元新台幣,創立了旺宏電子,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隻讀存儲器(ROM)生產商。
 
宏碁電腦最早是1976年,由施振榮等人創辦的一家小公司,靠生產計算器起家,後來生產小教授掌上學習機壯大,1988年宏碁股票上市。憑借台灣股市瘋狂上漲籌措到充裕資金,宏碁看好電腦行業,便一頭紮進了DRAM產業。但是等到德碁設廠後,市場已經向4M DRAM過渡,宏碁隻好追加投資。1990年前後,內存市場不景氣加上台灣股市暴跌,逼迫德碁咬牙發行了9億元的三年期特別股,年息5%,期滿後由宏碁購回。
 
麵對沉重的資金壓力,宏碁還將16%的德碁股份,轉讓給了中華開發信托公司。宏碁的苦日子熬了三年,直到1992年日本住友半導體環氧樹脂廠爆炸,引發DRAM價格穀底翻升,德碁才扭虧為盈。隨後又建設了一座8英寸晶圓廠。但是由於景氣周期影響,1997至98年德碁累計虧損超過50億元,美國德州儀器也受不了虧損,幹脆把DRAM業務甩賣給了鎂光,跟台灣宏碁的技術合作自然也就終止了。在失去技術來源後,到1999年,宏碁將德碁半導體,高價出售給了台積電,賬麵獲利超過200億元新台幣。德碁也被台積電改造成了晶圓代工廠。
 
工研院技術攻關——世界先進半途而廢
 
麵對日本、韓國日新月異的DRAM技術能力,1990年,台灣官方在美國顧問建議下,啟動了“次微米製程技術發展五年計劃”,目標是砸下58.8億元(約2億美元),攻克8英寸晶圓0.5微米製程技術,獲得4M SRAM和16M DRAM的生產能力。聯華電子、台積電、華邦電子、茂矽電子、旺宏電子、天下電子等六家企業參與其中。由於台灣並沒有相關的技術能力,台灣方麵找到了美國IBM公司,負責16M DRAM研製的盧超群博士等人,由他們在台灣設立鈺創科技,將技術轉移到台灣。
 
由於台灣產業技術薄弱,1990年代之後,工研院電子所和從美國回來的研發人員,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技術源頭。與此同時,美國半導體產業在日本廉價芯片攻勢下節節敗退,大規模裁員也迫使一批矽穀華人,回到台灣創業。
 
1994年12月,台灣省經濟部為了落實工研院的次微米計劃成果,決定在新竹園區,投資180億元(5億多美元),由台積電占股30%,和華新麗華、矽統、遠東紡織等13家公司合股,成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世界先進),建設台灣第一座8英寸晶圓廠,以DRAM芯片為主攻業務。然而世界先進的經營狀況很不好,2001年虧損92.93億元,元氣大傷。到2003年,世界先進嚴重虧損,累計虧損達194.12億元,被迫退出了DRAM生產。在台積電主導下,世界先進徹底轉型成了晶圓代工廠。從1994年至2003年,世界先進隻有3年出現獲利,虧損卻長達7年。究其虧損原因,在於企業投資規模太小,產能微不足道,根本無力與韓國三星、日本NEC等巨無霸,進行同場廝殺。而張忠謀並不看好台灣DRAM產業,台積電的晶圓代工產能卻供不應求,於是張忠謀力爭將世界先進,向晶圓代工廠轉型。
 
世界先進是台灣唯一一家,能夠進行DRAM產業技術研發的企業。其他企業全部是花費巨額資金,從日本、美國獲得製程技術授權。每年付出的技術費用,占銷售額3%以上。再加上巨額進口設備投資,使得台灣企業根本無法與掌握自主技術研發能力的韓國企業競爭。世界先進的垮台,最終導致台灣DRAM產業如同無根之木,注定了失敗命運。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1988年3月22日,台灣日盛證券營業廳內的股市投資人。1986年到1990年,台灣經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股市牛市。台股從1986年的1000點,飆升到1990年2月的12000點,創造了瘋狂的股市致富神話。然而在隨後的8個月裏,股指又從12000點狂瀉至2000多點,泡沫破滅,股市大崩盤,原來人人參與的金錢遊戲變成了無人幸免的噩夢。而台灣電子產業,依靠股市籌集資金,便形成了隻顧擴充產能賺快錢,卻不肯下功夫進行核心技術研發的惡性循環。缺乏核心技術,成為台灣DRAM產業垮掉的根源。
 
力晶瘋狂投資——十年虧損一年賺回
 
1993年,台灣電腦主板生產廠——精英(力捷)電腦的董事長黃崇仁,在全球DRAM嚴重缺貨的情況下,跑到日本東芝要貨,卻吃了閉門羹。黃崇仁決定自行投資生產DRAM。在從日本三菱電機獲得技術授權後,1994年黃崇仁投資4億元新台幣,在新竹園區成立了力晶半導體。由於財力薄弱、技術薄弱,力晶麵臨極大的困難,直到1996年才建成了第一條8英寸生產線,以0.4微米工藝生產16M DRAM/SDRAM。1998年2月力晶股票成功上市,但是由於0.18微米製程的生產良率問題,加上市場不景氣,到1998年底,力晶稅前虧損38億元,四年累計虧損65.69億台幣,已經到了存亡關頭。黃崇仁在情急之下,找張忠謀幫忙。張忠謀趁機用台積電控股的世界先進,向力晶注資27億元,獲得日本三菱電機和兼鬆商社釋出的11%力晶股份,成為力晶最大股東。在張忠謀引導下,力晶也開始向晶圓代工轉型。
 
2000年DRAM產業景氣大好。此時隻有一座8英寸廠的力晶,宣布投資600億元(19億美元)巨額資金,建設12英寸晶圓廠。這是一項極為瘋狂的投資。工程開始後,景氣卻迅速下滑,為了籌集資金,力晶發行了2億美元公司債。到2002年12寸新廠建成,力晶連年虧損。由於三菱電機將DRAM業務並入爾必達,力晶於是和爾必達結成同盟,獲得90納米技術授權。2003年力晶又動工興建了第二座12英寸廠。直至2004年,力晶的12寸晶圓廠,成為全球唯一將256M SDRAM生產成本,降至3美元以下的廠商。當年盈利高達165.49億元(約5億美元),把過去十年賠掉的錢,一次賺了回來。力晶的股價也順勢大漲,成為台灣DRAM股王。
 
2004年是一個節點,英特爾在向業界力推新規格的DDR2內存,以淘汰DDR內存。全球DRAM產業從8英寸廠向12英寸廠轉移產能,以降低製造成本。一片12英寸晶圓,雖然材料成本比8英寸晶圓貴52%,但是產量是8英寸晶圓的2.25倍,可以使產品顆粒成本下降30%左右。但是8英寸廠的投資額約10-15億美元,12英寸廠的投資額,竟暴漲至20-25億美元。在2000年市場景氣時,幾乎每一家廠商都放話要蓋12英寸晶圓廠,然而經過兩年景氣衰退,還敢投資建設12寸廠的業者,隻剩下了八家——分別是韓國三星、海力士,美國鎂光,德國英飛淩,日本爾必達,台灣的茂德、南亞科技和力晶。無力建設12寸晶圓廠的公司,也就隻好洗牌出局,去做晶圓代工了。2006年力晶與日本爾必達合作成立瑞晶電子,用老舊的8寸生產線,專門做晶圓代工業務。並規劃5年內在台灣中部科學園區,建設4座月產能6萬片的12英寸晶圓廠。總投資額高達4500億元新台幣(約136億美元)。同年瑞晶又將旺宏電子閑置的12寸生產線收購過來,專門進行代工生產。
 
 
土豪股東——台塑集團重資下注
 
1995年3月,台灣龍頭企業台塑集團,成立南亞科技,在台北縣南林園區設立8英寸DRAM廠,月產能3萬片。技術來自日本衝電氣(OKI)授權的16M DRAM。台塑為了解決晶圓供應問題,還投資42億元台幣,與日本小鬆合資成立了專門生產高純度晶圓棒材的工廠。這就使南亞具備了成本優勢。南亞的每片8寸晶圓製造成本約1000美元,比同業的1300-1400美元要低很多。
 
由於遇到景氣衰退,南亞科技從建廠起就連年虧損。但是憑借台塑集團資本雄厚,1998年7月,南亞科技在DRAM市場最低迷的時候,開工建設第二座8寸晶圓廠,並與美國IBM簽訂了0.2微米64M DRAM的技術授權協議。南亞當時是IBM服務器DRAM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到2000年8月,南亞試生產的0.175微米64M DRAM開始大量投片,良率達到70%,每片8寸晶圓可以產出1050顆成品,加上封裝測試費用,每顆成品的成本隻有2美元左右。如果按照月產能3萬片計算,每月可生產3150萬顆左右的DRAM芯片顆粒,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但是由於產業不景氣,2001年南亞虧損115.64億元(3.5億美元)。幸虧台塑集團籌集巨資才度過難關。
 
到2002年,全球DRAM產業不景氣,由英特爾主推的Rambus內存,因技術原因敗給了DDR內存,DDR成為市場主流。而南亞憑借DDR內存的成本優勢,盈利100億元(2.86億美元),成為台灣五大DRAM廠中,唯一盈利的廠商。老牌DRAM大廠華邦電子,由於不堪虧損,幹脆轉去做晶圓代工了。
 
2003年1月,南亞科技與德國英飛淩合資,成立華亞科技,雙方各占股46%,投資22億美元(820億元新台幣),建設12英寸晶圓廠,產量由雙方平分。到2006年,台灣一度轟轟烈烈的DRAM產業熱潮,還剩下六家廠商。其中三家是自主品牌廠商:南亞科技、茂德和力晶。還有三家是專做DRAM代工的廠商:華邦電子、新成立的華亞科技和瑞晶。其中華亞為德國英飛淩代工,瑞晶為日本爾必達代工生產DRAM。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2003年,德國英飛淩與台灣台塑集團合資,成立華亞科技,在桃園縣建設12英寸晶圓廠。照片為華亞科技總部。
 
德國英飛淩——台灣茂德、南亞、華亞的技術後台
 
英飛淩前身是德國西門子的半導體部門。1996年,台灣茂矽電子(占股62%)與西門子的半導體部門合資,投資450億元新台幣,在新竹園區成立茂德電子,建設8英寸晶圓廠。采用西門子提供的製程生產DRAM晶圓,產量由兩家分配。1998年由於產業不景氣,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從集團分離出來,成立了英飛淩,繼承了西門子在半導體領域的三萬多項專利,是當時僅次於三星、鎂光的第三大DRAM廠商,2001年營業額57億歐元。
 
2001年起,由於DRAM產業不景氣,茂矽虧損300億元新台幣,並大量質押茂德股票,引發與英飛淩的矛盾。2002年10月,英飛淩突然與茂矽中斷合資關係,終止技術授權合約,並停止采購茂德的晶圓。此後茂矽大量回購茂德股票,英飛淩則轉向與南亞科技合作,由此組建了華亞半導體。英飛淩撤資後,茂德為了救急,先後與英飛淩的對手,日本爾必達和韓國海力士達成合作關係。此後的發展非常艱難,2007年金融危機後,茂德便一直虧損,到2012年破產時,負債高達700億元(約21億美元),已經完全資不抵債。
 
英飛淩與南亞科技合作建設12英寸晶圓廠,希望通過合資方式掌握產能,挑戰三星電子,目標是拿下全球30%的市場。然而建廠耗資巨大,市場卻不景氣。2005年,全球DRAM市場增長了57%,但內存平均價格下跌了40%。英飛淩為了規避風險,於是將虧損嚴重的DRAM業務分離出來,於2006年3月成立了奇夢達(Qimonda)。(2009年奇夢達破產後被中國浪潮集團並購。)
 
與此同時,2006年3月,南亞科技再次砸下800億元台幣(24億美元),開工建設第二座12英寸晶圓廠。原因是2005年7月,微軟推出了Windows Vista操作係統。台灣廠商押寶該係統,會讓消費者購買更多的DDR2內存。然而市場對Vista的冷淡反應,讓人措手不及。更嚴重的是,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徹底摧毀了台灣DRAM產業的未來。
 
 
全球金融危機——壓垮台灣DRAM產業
 
2007年8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由於內存供過於求,價格出現全麵崩盤。2007年1月,512M 667MHz DDR2顆粒的價格還有6美元,到年底已經跌破成本價,僅為1.09美元。反映在中國市場上,2007年初,一根1GB 667MHz DDR2內存條的售價還在250元左右,甚至在暑期一路漲到360元。但是從8月中旬起,由於內存廠商降價清空庫存,以應對經濟危機,中國海關趁機放寬內存條進口,導致內存價格一路暴跌。到年底1G內存條的價格僅為110元,現代512M DDR2內存條的價格僅有65元。囤貨炒內存條的商家因此虧到吐血。
 
反映到企業業績上,全球DRAM廠商更是虧到哭。從2007年至2008年底,全球DRAM行業累計虧損超過125億美元,台灣DRAM產業更是全線崩盤。其中資本實力最為雄厚的南亞科技,從2007年起,連續虧損了六年,累計虧損1608.6億元(約49億美元),最慘的時候每股淨值隻剩下0.09元。華亞科技從2008年起,連續虧損五年,累計虧損804.48億元(約24.4億美元)。這兩家由台塑集團投資的DRAM廠,一共虧損2413.08億元(約73億美元)。如果不是台塑集團實力雄厚,南亞與華亞早就破產倒閉了。
 
2008年最慘的時候,力晶虧損565億元,茂德虧損360.9億元。幾乎每天虧損1億元。台灣五家DRAM廠共虧損1592億元(約48億美元),創曆史紀錄。2009年初,台灣所有DRAM廠家放無薪假。
 
 
致命缺陷——台灣缺乏自主核心技術
 
2008年金融危機越燒越旺時,台灣官方便提出將台灣六家DRAM廠整合的計劃。與韓國相比,台灣六家DRAM廠占全球市場份額還不到20%。也就是說,六家捆到一起,還抵不上韓國三星一家的產能。問題還不僅僅如此,台灣廠商主要存在三個致命問題:一沒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要花大價錢從日本、美國、德國廠商手裏購買技術授權。國際上DRAM廠的平均研發費用要占企業營收的15-20%,而台灣僅6%。每年台灣向外國支付的技術授權費用超過200億元新台幣(約6億美元)。僅2007年,台灣四大DRAM廠支付的技術授權費就高達4.7億美元。
 
二是沒有製程設備研製能力,台灣每年要花費十幾億美元巨額資金,去購買日本、美國的設備。可是今年花十幾億美元進口的90納米設備,明年別人已經采用65納米製程了。日本、韓國都擁有一定的設備研製能力,在設備成本上要遠低於台灣。三是台灣沒有市場縱深,全要仰賴日本、韓國、美國、中國大陸廠商的采購訂單。平時日本、韓國廠商能扔些訂單到台灣。而一遇經濟危機,日韓訂單萎縮,台灣廠商立時陷入困境。台灣的DRAM產品在容量、性能、品質、價格、品牌上都處於劣勢,怎麽跟韓國競爭?
 
台灣這種隻圖快進快出,靠購買技術授權、製程設備來快速擴充產能、賺快錢的經營模式。在麵臨韓國、日本財閥式經濟集團的重壓時,根本不堪一擊。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2015年12月,美國鎂光科技以32億美元,並購台灣華亞科技。美國鎂光因此成為台灣最大外資企業。
 
台灣DRAM產業整合——烏合之眾難成氣候
 
為挽救債台高築的DRAM廠,台灣官方的計劃是進行產業整合。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aiwan Memory Company,TMC),由聯華電子副董事長宣明智負責,對六家DRAM廠進行控股整合。同時與日本爾必達或美國鎂光談判,合作推進自主技術研發。台灣官方希望TMC是一家民營企業,政府投資越少越好,最多不超過300億元新台幣。
 
由於日本爾必達也在金融風暴中陷入困境,因此願意向台灣提供全部核心技術,以換取台灣的援助資金。但是台灣各家DRAM廠卻並不願意整合。因為各家公司背後都有不同的技術合作對象,采用的技術不同。而且台灣官方的整合計劃,並不能挽救各家工廠的財務困境,因此整合工作很難推進。與此同時,台灣媒體也在火上澆油。如2009年3月7日,台灣自由時報,以《國發基金小心掉進大錢坑》為題,指稱TMC是個錢坑,DRAM產業麵臨產能過剩、流血競爭等局麵。
 
到2009年10月,“DRAM產業再造方案”在立法院審議時遭到否決,禁止國發基金投資TMC公司。與此同時,由於奇夢達破產和Windows7帶來的換機熱潮,推動DRAM市場景氣回轉,產品價格持續飆升。之前陷入困境的各家廠商,情況出現好轉。日本爾必達也因此拒絕向台灣轉讓核心技術。台灣DRAM產業整合計劃,就此徹底失敗。
 
市場景氣的暫時回暖,並不能改變台灣DRAM產業小而散、缺乏技術、缺乏競爭力的局麵,注定了它們被淘汰的命運。2010年,韓國三星砸下18萬億韓元(約170億美元,合1100億元人民幣)巨額資金,傾全力發展DRAM和NAND閃存技術,血洗內存產業。日本、台灣廠商迅速敗下陣來。
 
2012年2月,日本爾必達宣布破產,負債高達4480億日元(89.6億美元),是日本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件。同月,台灣茂德申請破產保護,虧損總額超過700億元新台幣(約21億美元)。南亞科技在2012年虧損360億元,等於每天賠掉1億元。自從奇夢達破產後,南亞科與美國鎂光結成聯盟。台塑旗下的華亞科技,從2008年至2012年,連續虧損五年,虧損總額達744.98億元(約22.6億美元)。2013年至2014年,華亞科技扭虧為盈,獲利高達741億元(含巨額退稅)。盈虧相抵,僅虧損4億元新台幣。2015年12月,美國鎂光以32億美元(206億元人民幣),收購台灣華亞科技67%的股份。台塑集團終於甩掉了這個燙手山芋。
 
綜觀台灣DRAM產業發展三十年來,最終落得一地雞毛。究其根源,在於台灣省政府盲目聽信美國主導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1980年代,台灣省政府還能在產業政策、產業技術上,對DRAM產業進行扶持。到2000年後,盡管陳水扁政府提出了“兩兆雙星”產業政策,但是對DRAM產業、液晶麵板產業缺乏扶持力度,缺乏產業主導能力,導致台灣DRAM、液晶麵板產業,在小而散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被韓國企業全麵擊潰。
 
台灣的產業失敗經曆,是用500億美元巨額投入換來的。這個教訓足夠深刻。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全球DRAM產業複雜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強者恒強,高度壟斷。
DRAM芯片戰爭——1970-2017輸贏千億美元的生死搏殺【5】
2012年7月6日,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航拍,齊柏林拍攝。

所有跟帖: 

6 -海邊居- 給 海邊居 發送悄悄話 海邊居 的博客首頁 (49728 bytes) () 04/19/2018 postreply 06:41:04

軍工不一樣 -樂學樂遊- 給 樂學樂遊 發送悄悄話 樂學樂遊 的博客首頁 (206 bytes) () 04/19/2018 postreply 10:20: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