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要變間單的應該是文法,不應該過多的在文字上。 就像三字經,簡單而句句精辟! 不是什麽萬言文學小說作品可比。中文精美跨古今,世

來源: riohammer 2018-04-12 13:05: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89 bytes)

三字經也是文言文。講的都是真理。不是什麽文學小說作品。但不是人人都看得懂三字經。就講第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 就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不會明白。所以介紹詩詞,是因為它也是文言文,簡短而又有注解,也比較接近大家的認知。

中文要變間單的應該是文法(如文言文),不應該過多的在文字上。就好比這個“應”字,“感應”本來是一對的。就像“問答”一樣。問用口,回答也用口。不過,感應用了簡體字就很別扭。“感”既然用心。那“應”(應)也要用心!所謂有感必有應(應)。這是一遍非文學小說也非學術性作品的文言文, 太上感應篇, http://www.amtb.org.tw/pdf/19-12g_word.pdf

最簡單的詩詞莫過於人名。人的名字隻有區區三到四個字。但有令人一看就顧名思意的境界。可惜人名沒有選集隻因太難收集了。所以隻能從詩詞中領會中文的簡(單)精(辟)。這種簡精是因為中文繁體字的大功勞。

人的名如,鄭成功,  張獻忠,楊為民,宋春林, 王建國, 古天樂,梁家輝, 周潤發,蕭金鳳,等等。 在這些人的名字裏,“國”和 “鳳”太簡化了。 國 (國)隻有“玉”,玉可以理解成“玉璽”,那是表皇權獨大的意思。可是繁體字的國裏應該有人民(人“口”),而且還在(“一”)領導人,“口”在 ”一“上,是表皇帝要為人民服務的意思,國也要有軍隊(“戈”)保護;“鳳”(鳳) 字就更明顯了。 既然“雞”都有“鳥”,為什麽不用“鳥”而用“又”?這麽造字合理嗎?

用外文寫中文名字就隻能音譯,很難意譯。 這就是中文的特別之處。也是中文高明之處!隻有區區兩個字,每一個人的名字的意義就很非凡。但是,英文的名字就普普通通得多了。如DAVID,SCOTT,BRITTNEY,ANGELA, 看了隻能看出個性別來。沒什麽意義/意思。

中文字之博大精深。一筆一劃,邊旁部首, 都含藏著很深的意思。這是祖宗的了不起。也是繁體中文字的了不起。

最後再來看大家都熟悉的中國富人, 馬雲。

馬雲。雲上的馬,天馬行空的意思。這裏是指褒揚的意思。 就好比大鬧天宮裏孫悟空放的那些天馬。奔跑於彩雲間。不過簡體字就很不給力。馬是缺腿的。馬的四點為四隻腳。無腳何來的奔騰?而且是殘廢得隻剩下一條腿。悲哀。 兩橫是馬脖子上的鬃毛。 “馬”字既生動又形象;雲朵裏含有水,所以會降雨。古代科學不發達,不懂物理和化學那麽深。隻知道雲會下雨。不知雲是水蒸汽生成的。簡體馬雲倒是容易寫了,不過隻是四不像。真是馬不象馬,雲不象雲。“馬雲”都要用這麽長的白話解釋還不如 “馬雲”兩繁體個字來得簡單直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