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鄧互換會發生什麽----戲論“崩潰論”

來源: stonebench 2017-10-24 10:03: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65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tonebench ] 在 2017-10-24 12:19:1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有人說文革十年,中國經濟到了“崩潰邊緣”,是鄧公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由此貶毛而崇鄧。

持這種論調的人對自己極不負責:因為它表明創造這種說法的人是無知的(很可能還是無恥的),傳播這種說法的人沒有運用自己的分析能力。

首先,這是一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如果以經濟增速來論,與後三十年相比,前三十年的發展速度毫不遜色。有興趣的人直接去看統計年鑒。

其次,如果以人口增長,人口素質提高的速度來看,後三十年幾乎無法與前三十前相提並論。

但出於種種原因,以上兩點,崩潰論是不論的。

崩潰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喜歡比較的是前後三十年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確切地說,如果不是天生的有仇共情節,他們的比較基本是建立在非常具體的個人經驗上。“我小時候。。。,改開後。。。,現在。。。”。

應該說,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標準,很真實的標準,很客觀的標準。

遺憾的是,這是一個很不理性的標準:在推理中全憑個人好惡,完全忽視具體的曆史條件與現實因素,卻要得出一個具有曆史客觀性的結論:鄧的改開是對的,毛的苦幹是錯的。

結果就是,這個結論本身是荒謬可笑的。

為什麽“崩潰論”是荒謬的?除去最上兩點,隻看第三點。

有一個“最後一個燒餅”的故事,基本上可以概括崩潰論的錯誤根源。有一位網友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也神似:某人十六歲爸爸死了,二十歲結婚了。於是這個人說“我爸爸死了我才能結婚”。崩潰論與罪父論相似之處在哪裏?在於結婚不結婚在於發育成熟沒有,跟爸爸死不死沒有關係。要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消費水平,中國經濟需要發育到一定程度,而經濟發育需要時間。

現實是,國民經濟沒有在崩潰的邊緣,而是在穩固發展。處於“崩潰邊緣”的,是那些隻知道自己的口腹之欲小人們。他們被約束得太久了,心理上受不了了,等不及了。馬上要變現。在經濟發育得差不多的時候,毛走了,鄧來了:百年大計?見鬼去,老子現在就變現!於是先富出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把出現這個變化歸功於鄧是不妥的,把沒有出現這個變化歸罪於毛也是不妥的。

但是,鄧也非沒有作用。鄧的出現,讓這個變化早出現一點兒是可以確定的。鄧上台後,通過壓縮基礎性開支,比如減少人口,下馬先進科研項目,讓十年後可能變成一百元的投資直接變現為當時的一元,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代價,比如。。。。,就不用說了。

當然,鄧也改變了以往一些比較極端的做法。比如給個體以經營自由,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這方麵的貢獻比起在其他方麵的破壞來說,差不多也可以三七開了。

準確的評價應該是客觀的。客觀的評價應該擺脫“我的經驗告訴我”這種論證方式。對毛與鄧的比較,直接的論述不需俺在這兒說。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毛鄧互換。看看在對方的環境下,各自能做出什麽成績來。

那麽,一建國鄧就掌權會出現什麽情況呢?

改革,分產到戶。可是建國前本來就是各自經營,根本沒效率啊,更沒啥可分的啊。開放,加入國際分工。可是全是文盲,技盲,來了活誰幹啊?有一點兒活,人家馬仔夠分了,輪不到你共產國家好嗎?戴牛仔帽,抱美國腿,人家正在跟你冷戰好不好?蘇聯的強大壓力就在身邊好不好?周邊到處都是共產主義好不好?(什麽?共產主義鄰居太多也要抱怨毛?對不起,這一點真不能抱怨,因為沒有毛,鄧說不定已經被蔣幹掉或者投降了蔣,反正不會掌握中國的命運)。

事實上,鄧確實掌過權,隻是他掌權時兩頭搖擺,一會兒搞"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會兒又搞大躍進,跳到稻子堆上照相證明密植成功(周圍要一圈人扶著,免得人為堆到一起的稻苗倒了)。想想鄧給中國打下什麽基礎,再想想今天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麵敲竹杠的熱情與嫻熟,中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產業體係,在今天的國際分工與競爭中中國人除了賣血汗之外之外還有什麽活路?而這,基本是鄧思路的唯一結果。

可以說,建國初鄧的三板斧基本沒處用。在鄧的領導下,前三十年的發展,要麽是國民黨到台灣的結果(先“輝煌”,然後彷徨),要麽是印度巴西的結果。貓論摸論也沒法上升到鄧理論了,因為沒效果嘛。鄧家先富與買辦階層先富還是能保證,但他們好不能代表中國好。

換回毛,審時度勢,沒辦法,隻能勒緊腰帶自己幹。

幹了三十年,教育普及,工業基礎打好,農田水利修好,國防建設好,國際產業分工變化,才有條件考慮改開。事實上,毛早就在準備改開,“打掃好屋子再請客”聽說過吧?但隻是到了七十年代中後期條件才成熟。

鄧在此時接班,心急火燎地砸鍋賣鐵,把一百年的底子提前變現。善良老百姓一下子驚喜過望,情不自禁,開始歌功頌德,還不知道這一變現已經把他們和子孫未來百年的利益都換走了。

這一點,隻要有點曆史眼光,全麵分析就會看清楚。沒有曆史眼光,看經濟統計也能明白。中國經濟前三十年的發展沒有到“崩潰的邊緣“, 到”崩潰邊緣“的是某些人的精神。他們隻懂自己的生活享受,不顧政治經濟發展的規律,也不管中華民族整體的百年大計,把前三十年的艱苦發展說成是“經濟到了崩潰邊緣”,別有用心欺騙善良的老百姓,不是無知就是無恥。

城裏有一些善良淳樸之士,都是了不起的人才。根據自己的經驗,加上道聽途說,就相信了“崩潰論”,算是可惜了。

所有跟帖: 

有見識 -GGLL- 給 GGLL 發送悄悄話 GGL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0:49:40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份文件,是周總理解釋為什麽要長年保持高積累(大約年23%),不多分配一點在基本民生上。 -火頭- 給 火頭 發送悄悄話 火頭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1:24:18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可笑吧,“改革開放一搞就靈”的可笑程度是一模一樣滴。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1:28:17

眼前吃點苦沒啥, 餓死人都不開倉放糧? 敬愛的周總理啊。 -不開竅- 給 不開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3:27:47

曆經近40年的中國改革不可以不總結。撥不了亂,無以開創新時代,無以複興,無以夢圓。 -工農恨- 給 工農恨 發送悄悄話 (1019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1:31:17

那個謂“防止黨內利益集團”簡直是輕描淡寫,隔靴搔癢。利益集團早已形成。當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黨內資產階級(利益集團)與人民大眾的矛 -鴻浩- 給 鴻浩 發送悄悄話 鴻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6:44:22

毛是爛牌一定能打好,蔣是好牌一定能打爛,鄧是好牌勉強能打好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2:50:46

???? -linda-linda- 給 linda-linda 發送悄悄話 linda-lind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20:16:08

理性,真實,準確。頂一下。 -鴻浩- 給 鴻浩 發送悄悄話 鴻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5:02:10

鄧是因為他兒子撈的太凶,引起全國的強烈不滿,從而不得不不顧一切放開。所以他沒有理論的東西,隻有口號。 -研究研究- 給 研究研究 發送悄悄話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頁 (26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15:33:28

有人評論說:毛的理論是一篇一篇的, 鄧的理論是一句一句的, 江的理論是一個字,一個字的。 真是“江山輩有人才出”啊。 -XYZ101- 給 XYZ1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7 postreply 20:35:59

鄧的幾次檢討幾次翻案可看出其機會主義者本色。砸鍋賣鐵耍手腕為自己收買人心必然。他的理論是短視自我矛盾大全 -Ownthought- 給 Ownthough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17 postreply 20:45: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