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不理我

謝謝你不理我

今天在 Skype上碰到一個同學, 她問一句, 我就被動地答一句,有應付人家的重大嫌疑.其實我很喜歡她, 開學後我們有時會每天在一起寫作業.現在和她沒話說, 主要是因為我對她的條件反射:和她的話題隻能是數學或物理. 作業卡殼時, 疲憊的我們會聊會天,但5到10分鍾後, 都會意識到該停止浪費時間,繼續學習.

曾經有個男生, 沉默寡言, 但寫作業時他清晰的思路讓我自歎不如. 他說做題能帶給他心靈的解脫, 覺得很多話題都太世俗,所以選擇沉默. 美國孩子從小就知道要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所以能言善辯的人很受歡迎. 但我發現物理數學專業中, 內向的人有很多,也許是因為辯論都在草稿紙上的公式裏. 我從小就愛說話, 很多人都說我外向, 但發現數學和物理仿佛已將我改造得越來越內向,覺得很多話題都是在浪費人生,尤其是謊話. 我對美國大選很少關注, 因為不論在哪個國家, 大部分政客都是說謊成性.不論這些人在多少家媒體中被吹捧, 社會地位有多高, 我從不羨慕, 有時反而同情他 (她)們浪費了寶貴的人生.

    有天在散步, Jeff發表他的政治見解, 我本來就對那些話題不感興趣, 隻想安安靜靜欣賞那些盛開的百合. 我先用身體語言暗示他, 故意快走幾步, 離他遠些,可他湊近我, 繼續廣播. 再也無法包容的我隻好放棄委婉: “咱們能否換個話題?別再談共和黨了, 好嗎?”

    他當然不高興,可過一會兒就好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裝作喜歡傾聽對方無法長久. 這就是美國最吸引我的地方:高興了, 多聊兩句, 否則就以 “呆會見”迅速逃離, 各過各的, 沒必要去討好誰,包括配偶.

   剛來美國, 我一點也不想家,因為這裏沒有一個人質問我為什麽不要孩子,沒有人來煩我, 糾纏我, 衷心地想對美國說: “感謝你不理我.”

     呆了6年後, 有些想家的我一回到老家, 就對Jeff說: “咱們還是逃回美國吧.”

      為什麽呢? 因為理我的人太多.親戚和鄉親們的第一個問題都是: “你的孩子呢?”

    我說暫時不想要孩子, 這個答案立刻把自己推上了被告席, 所有的人都在指責我, 審判我.好不容易逃回美國, 給家裏打電話問候時又會遭到新一輪攻擊,隔著太平洋都不能清靜. 生我養我的故土, 卻讓我沉重地難以呼吸,在沉默中逃離就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我從小就刻苦學習, 被當成好孩子的榜樣,可很多親戚都覺得我不聽話,叛逆.我從來不告訴家裏自己的重要決定,以防止被幹涉, 這種自我保護卻被解讀為自私和冷漠.老家太窒息,我就跑到相對開放的南方, 可單位裏打掃衛生的阿姨都在數落我: “你都快30了, 怎麽還不嫁人?”

    下班後我去爬山找清靜, 陌生人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結婚了嗎.這就是中國文化裏讓我最深惡痛絕的地方, 從北到南, 不論是父母,還是過路人, 都認為女人的價值離不開男人和孩子,離開了這些外在因素, 女人什麽都不是. 所有的幹涉與指責都是以這句結束: “這都是為了你好.”

    真的為了我好? 如果我不叛逆, 聽親戚的話, 嫁給附近的農民, 隔三差五地帶著孩子回娘家, 孝敬父母,誰會關心起早貪黑的我被丈夫打了多少次?我之所以叛逆,就是因為村裏女人被打傷的臉和哭泣, 還有放學路上那些被拋棄的女嬰,讓我從小就在恐懼中下定決心: “為了活命, 我必須逃離這裏!”

    就這樣, 我拚命地逃, 越跑越遠, 逃到了地球的另一邊, 才能歇腳. 此時此刻, 老家肯定有很多人還在罵我, 我不想還嘴,浪費時間,  因為即便再過五百年, 又有多少中國人明白相互尊重是對話的基礎? 我們的人際交往, 焦點都是在攀比和指責, 忘了自己活也要讓別人活.要花多少年, 中國人才能明白“謝謝你不理我”這句話中對自由與獨立的渴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