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稱安南。安南一詞,最初作為地區—政區名出現於中國載籍,是唐代初葉的事。古代的越南隻包括現越南北部一帶,不包括現越南南部占城國。古代越 南從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是中國領土。由趙佗在那裏統治,就是設置的桂林郡、象郡。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北宋 政府無力平叛,但越南一直作為中國的藩屬國。
事情到了明朝有了轉機,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脫離中國版圖,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 界銅柱二百餘裏,霸占丘溫、慶遠等五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但陳朝此時已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昆, 稱兵拒命。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幹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於半獨立狀態。
到 了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時代,1400年,越南陳朝被胡氏篡位,陳朝遺臣到明廷,控訴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滅此賊,蕩除奸 凶,複立陳氏子孫”。1406年明軍南下,在越南境內推進十分順利,最終決定性戰役是鹹子關之戰。胡軍潰敗,大批兵士溺斃於該處河流,無數船隻及軍糧沉 沒,胡氏父子敗逃,最終在農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羅海口(在今越南河靜省奇英縣)被明軍俘獲,胡朝滅亡,領土被明朝收複。據當時的統計,越南土 地人口物產資料為: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六十八、戶三百一十二萬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馬四百二十、牛三萬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 朝亡後,明成祖在農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詔,聲稱這次軍事行動是為了越南原本的陳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將興滅而繼絕”,並打算對 “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以達致“廣施一視之仁,永樂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陳朝子孫被胡氏殺戮殆盡,無可繼承,於是在越南設置交址 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
越南重新回到明朝統治以後,明朝政府為了使隔離了四百多年 的越南居民盡快和內地過同樣的生活,接受同樣的教育,盡快喚起他們那已失去多年的中國人意識,在越南各地興建學校,教授儒學,選拔優秀學生赴京師,到相當 於國立大學的國士監學習深造。並教他們當時中國風俗習慣以去他們感染了的蠻夷習俗。還同內地一樣,進行了戶籍調查,並為他們作了戶口。
然並卵,由於當地官員並不注重安撫當地老百姓,在明朝統治期間,叛亂不止,甚至有張輔的二次南征,不過在永樂帝期間,局勢還是可以掌控的。
直到明成祖去世,局勢發生了改變。太子朱高熾明仁宗即位,次年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明宣宗皇帝考慮到“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便允許撤兵。
黎 利“得勝”後,就發布阮廌所起草的《平吳大誥》,稱他自己的抗明鬥爭是“仁義之舉,要在安民,吊伐之師,莫先去暴”(這種話好像這麽熟悉,對越自衛反擊戰 越南也是這個德行);提出中越兩國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風俗亦異”,因而有必要脫離明朝統治,自行建國,於是建立後黎朝。其後,明英宗正統二年,明 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 黎利亦不願與明朝為敵,從此直到崇禎十七年明亡,始終奉明朝正朔。一直到清朝,越南一直是中國的屬國,直到法國占領越南成為殖民地,越南從此再也沒有納入 中國的版圖。
【國公轉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