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離得太近,一伸胳臂就能碰到,所以很早就有交往。有人說你是不是要介紹遣唐使啊——其實在比唐朝早了近600年的東漢初年,日本就派使者拜見過中國皇帝。
“漢委奴國王”金印,東漢,日本福岡市博物館藏
這是一枚很小的金印,大約2厘米見方,印鈕是一條彎曲的小蛇。雖然看上去不太起眼,但這枚金印竟然是中日交往的最早實物證據!其曆史價值就在下麵五個漢字裏:
印麵上有五個字:“漢委奴國王”。“委”是“倭”的通假字,漢朝人稱當時的日本為“倭國”——這難道是漢朝皇帝賜給日本天皇的金印?
你猜錯了。兩千年前的日本還處在石器時代,不存在封建國家,就更不要說天皇了。日本列島由許多部落或者說“古國”組成,“漢委奴國王”金印可能賜給了其中一個古國。
有專家認為,這個國家叫做“奴國”。所以“漢委奴國王”可以理解為“大漢屬國倭國所轄之奴國的國君”——這裏的“倭國”是個地名,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
“漢委奴國王”金印發現於1784年,是日本福岡的一個農民從地裏刨出來的,當時就引起了轟動!日本學者覺得難以置信,因為這枚印章的故事竟然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古籍裏有記載。
《後漢書·東夷列傳》是這麽寫的:“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
翻譯成白話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倭奴國”使者來洛陽進貢,使者自稱是大夫,說自己的國家位於倭國最南邊,劉秀把印章賞給了使者。
兩 千年前從中國賞賜到日本的東西,居然就在日本出土了,實在太巧了吧!多數人認為這是日本古代某個小國國君自己刻的,為了跟鄰國炫耀說我跟大漢有交往。還有 人覺得這幹脆是江戶時代的文物販子製作的贗品,理由之一是筆劃的起筆和落筆處幾乎都是方的,而漢朝印章的筆劃兩端大多是鈍圓形。
直到近200年後,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鎮館之寶才為“漢委奴國王”金印證明了清白。
“廣陵王璽”金印,東漢,南京博物院藏
“廣陵王璽”於1981年在揚州出土,它的主人是東漢廣陵王劉荊。專家看到它,立刻就放心了,因為它和“漢委奴國王”印的製作風格實在太像了!
兩枚金印的大小幾乎完全相同,邊長都是2厘米出頭。“漢委奴國王”金印是蛇鈕,“廣陵王璽”金印是龜鈕,無論是蛇還是龜,身上都有小圓圈裝飾(學名“魚子紋”)。兩個印章都是用黃金製成,符合漢代諸侯王使用金印的規定。
更重要的是,“廣陵王璽”上的四個字,無論起筆還是落筆,都是方的。其實原因很好理解。絕大多數漢代印章都是青銅做的,比較硬;而黃金比較軟,筆劃兩端刻成圓頭比較麻煩,所以都是方頭方腦的。有人甚至猜測說,兩枚印章應該都出自東漢宮廷工匠之手。
2000年前的小小金印,記錄了中日關係的初始原點;整整70年前的受降儀式,標誌著中日交往的全新起點。對於這兩個“一伸胳臂就能碰到對方”的鄰居而言,故事顯然還會繼續。
【小鏈接】在漢代官印體係中,最高等級的印章為帝後使用的玉璽,存世隻有一枚,是劉邦的老婆呂後使用的“皇後之璽”,是一件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文物。
“皇後之璽”玉印,印鈕為螭虎(螭音吃),即一種似龍似虎的神獸,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
第二等級的印章是金印和銀印,再次是銅印。
印鈕上的動物主要有龜、蛇、駱駝三種。龜鈕印章用於本土官僚體係,其中龜鈕金印僅用於漢室王侯和高級官吏。“廣陵王璽”是迄今所見唯一一枚漢室諸侯王金印,極其珍貴。蛇鈕和駱駝鈕印章用來賞賜周邊屬國和各族首領,比如“漢委奴國王”金印和下圖中的“朱廬執刲”銀印。
這是海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海南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官印,其主人是西漢時期的海南黎族首領。
【萬發編輯轉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