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將軍陵園 改名 東大村公墓】----- 換湯不換藥

來源: 弓尒 2015-08-30 17:08: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2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5-08-30 18:26: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張靈甫陵園 占地15畝/20畝/25畝 說法不一。位於西安市 長安區 東大村。

牌樓寬度不下10米,高度近20多米,材質講究,工藝精湛。橫眉上題有“張靈甫將軍陵園”的紅色字體。

牌坊上的對聯是:“愛山愛水愛書愛字儒將風度;愛國愛家愛民愛兵良臣楷模。”

 

 

開園時,一位原省政協領導撰寫牌樓長聯,中華詩詞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魏有奇撰寫七言長詩碑文。

碑高4.6米,寬1.8米。

牌坊的背麵,也有一副對聯,這是寫張靈甫原配夫人的:

對上孝敬公婆對下哺育子女;對夫從一而終對人樂善好施。”

穿過牌樓,順著水泥路前行200多米,鬆樹成行的背後,一亭一碑相間矗立。

詩碑後約四五米處,便是張靈甫與原配夫人的“合葬”墓塚。灰色磚塊砌成的墓塚之前,

墓碑郝然樹立,墓碑上方紅色“中華”二字格外顯眼。

“隻是個衣冠塚,砌墓時,張家後人專程從孟良崮取回一抔土。”看墓老者告訴記者。

詩碑的正麵,由西安市楹聯協會與東大村全體村民共同立的碑文,用長篇七言詩文,概括了張靈甫的一生。

詩碑的背麵,則用現代白話文,以抗日名將為題,對張靈甫進行了簡單介紹。

修建張靈甫陵園花費60多萬元,占地近兩畝。

在陵園的後方約10米之外,每顆小鬆樹下樹立一個石碑。大大小小30多排的墓位,主要是東大村村民的集體墳塚。

“主要是5年前,西北工業大學征地後,村民墳墓集中遷來統一安葬的。”看守陵園的老者向記者如此解釋。

在張靈甫陵園的左後方,有一座二層樓高的建築。看墓人稱是臨時存放村民骨灰的地方,是東大村人的村民紀念堂。

------------

張園 於2009年建成, 牌坊 題寫 張靈甫將軍陵園, 公布後,引起全國爭議,後改名 東大村公墓

原來石頭上的鐫刻 張靈甫將軍陵園 依然照舊, 隻是 被 一塊看似銅牌的 新字 

東大村公墓 所遮蓋, 兩側立柱的對聯 依舊。隻是掩人耳目。

 

據說 當地 主管部門認定是 違法私建 但 無動於衷 聽之任之。

 

下附圖片  點擊畫麵一側 即可 翻動瀏覽

 

 

 

 

 

http://www.wyzxsd.com/article.php?id=5736

張靈甫陵園“拆除”記——原來是想蒙混過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集團之爭,精英相殘,上善若水,草民靜默。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15 postreply 20:46:06

時空己去,背反承諾,江山難改,有字無說。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15 postreply 20:49:13

從鄧始奉行多年的上層精英路線,台籍老兵許昭榮先生曾奔走兩岸促成台籍老兵回鄉探訪,但是在2008年不幸去世於自焚抗議??,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407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01:42:19

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的統戰,偏重實利走上層路線而忽略,忽視中低下社會階層,重形式而失去實質意義??胡曾見連戰豎立典型,也接見過金高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131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01:58: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