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中國人》收集了柏楊演講的數十篇雜文,內容為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種種弊端喻之為“醬缸文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濾過性疾病,子孫後輩永遠受感染。柏楊先生在世界各地信口開河般的演講。激起了對中國文化批判的浪潮,也引來很多的爭論,其中李熬是反對柏楊的急先鋒。但是柏楊對華夏文化垃圾的挖苦諷刺也是為了振興民族精神,反思毛病,去舊立新,尋找出路。因而在華人世界,這種鞭打實際受到正麵的鼓勵。即使在不是很開放的中國大陸,仍然默許了這部怪書,允許他的觀點傳播。
日本華裔作家黃文雄就《醜陋的中國人》涉及的一些問題,與柏楊展開近一步對話,遂有了《醬缸震蕩——再論醜陋的中國人》一書。新書凝聚了《醜陋的中國人》出版十年後柏楊先生對中國人民族性的再思考,對於中國"醬缸文化"的特色,加上一些肯定(正能量)元素,曾明確指出:"夫醬缸者,腐蝕力和凝固力極強的混沌社會也。”因此,我對華夏文化從來都是二分法,有其醜陋,也有可取之處!
為增強趣味性,我們首先看看飲食業醬缸裏的東東。
醬缸亦稱泡菜缸:調料包括辣椒、花椒,生薑,白梨、魚露,蝦仁及各類素菜等。調料的多少可根據口味選擇,隻有辣椒粉或大辣椒必不可少。經過乳酸靜靜地發酵,每一棵成熟新鮮的白菜,大頭菜或青菜都將變成合格的泡菜。在這些壇壇罐罐裏,歲月愈久,味道愈濃。鑒於此,泡菜是華夏餐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朝鮮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隻是一個品種,也可有不同的味道:涼食的清爽,加熱後的鮮香。但是雜七雜八的大混合,不可避免帶有一股臭味。與之相互輝映的紅(黴)豆腐,俗名“臭豆腐”,也是華人的所愛。
生產醬油的醬園和酒類的酒廠,還在品味形成中廣泛采用各種載體主料,比如以豆類作物的加入以增加發酵效率及黏稠度並改善香型口感。而高粱,紅薯及豆類作物在發酵過程中富生黃曲黴,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生成醬香香型,溫度較高時生成曲香香型,源於四川民間的手工製作匠心獨運,得以淵源流長,貴州遵義和川南的釀酒業更是深諳此道的極致,才有了今天的醬香型茅台,濃(曲)香型的瀘州老窖與五糧液。黃曲黴在富氧條件下生成的氣味臭不可聞,但在缺氧條件下卻能生成醬香和曲香。製醬業獨樹一幟,主導醬香製作,造就一代口味的精彩。因此,食物臭與香是可以互相兼容並轉換的。同理,人的醜行也並非一成不變,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文化的缺陷也不是一成不變,通過評判也可以糾正,改過自新。
我們究竟應該改良,還是應該砸爛醬缸為好?外國人沒豆辦醬、中藥,不也活得好好的嗎?由於觀念不同,外國人不喜歡複雜,喜歡明白、單純。肉隻烤、炸著吃。不像我們,可做上千種菜肴。小麥隻做麵包,不像我們,餃子、饅頭、餃子、春卷,可做上N個品種。水隻做飲料,葡萄隻做酒。純得讓聰明的中國人無法仿造!讓善於學習的民族望洋興歎!因此改變醬缸文化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簡化烹調的複雜性,讓國人的思維簡單明了,沒有彎彎繞繞的腸子那麽複雜。
醬缸釀出的東西吃多了,就會生病,那就離不開藥罐。中國人喜歡美味,喜歡複雜。想想,不加各種調料,能美味嗎?既然享受,必須更雜更新以至於加亂了,包括三氯氰銨,瘦肉精、朱丹紅、甲醛、地溝油,等很多很多化學品全變成美味了。身體出問題,三高和癌症來了,沒辦法,醬缸不丟,藥罐就摔不了。西藥治標,中醫治本,人手一罐,離開藥罐,就不是一個純種的中國人。醬缸藥罐用久了,創造力就消失了,怎麽辦呢?盡管華人還是比較勤奮讀書的,但是不用腦,隻為當官。因而多為書呆子,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沒關係,你可以發明蘋果手機,咱難道不會順手牽羊,搞個盜版?
醬缸文化太豐富了,有人問都有些什麽調料,竊以為多得很,琳琅滿目,包括腐朽的,糜爛的,酸臭的,邪惡的,下流的,低級的,......。按柏楊的說法,小到窩裏鬥、髒、亂、吵、不能團結、死不認錯、自私不顧及別人,無秩序,不會講“對不起,謝謝,沒關係”,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國人的不良積習,亦包括造成中國官場腐敗的科舉,奴性媚骨的宦官製度,愚昧無知的裹腳惡俗,男人紮長辮子。但是最近事件表明:沒有信仰,沒有休養,管別人閑事,吃不得半點虧,告密,窺伺,愛看熱鬧和罵街是醬缸文化的最新常見佐料。
第一,一個迂腐傲慢的醬缸官僚機構和一個唯唯諾諾的民間集體,構成了醬缸的核心組成。這裏的調料是各種腐朽元素的大雜燴,老氣橫秋,針插不進,水潑不入。必須吸收新鮮血液,必需有新的理念(特別是外來的文化)才能打破,否則醬缸文化不可能自清自潔,推陳出新。所以改良難以奏效,必須顛覆醬缸,砸碎它吧。沒有民主製度又不能認識到其危害性的文化,就是醬缸的重要特征。長期封建專製的產物--即如今寶貴的“醬缸文化”。它不僅缺乏創新性,而且還抹殺(尚在蘊育中新生的)創新力,扼殺獨樹一幟的精英人士和高瞻遠矚的思考者。醬缸文化所代表的因循守舊,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好處,隻能遏製民族的力量。即使中國已經發展了,醬缸文化仍然在限製我國進一步,更長遠的發展。
第二,“極權和暴力”問題就相當於醬缸中的“辣椒”。比如,最近上海外灘踩踏事件暴露的一些問題,權力之極導致“草菅人命”,也有百姓的“胡亂起哄”及“自我陶醉”就等於醬缸中的酸味和臭味,不敢對政府提建議和批判,不反抗,屬於“軟骨頭”,“人雲亦雲”,“自暴自棄”,“自我毀滅”的特色,是醬缸文化中的又一個要害。
第三,“罵大街和湊熱鬧”是醬缸的“發酵彌漫”的臭味。最近的霧霾的事件也是考驗國人的試金石,國人對此津津樂道,對攝影人柴靜進行攻擊,謾罵有之,支持的有之,看熱鬧不少,輿論嘩然,莫充一是。也是醬缸文化要害的暴露。區區小事而輿論嘩然,是醬缸腥臭因素的大擴張。
第四,“窺伺和告密”,是醬缸文化“蘊釀發酵的神秘”因素,產生於黴菌侵蝕的時候,因此是毒瘤,也是非常壞的調料。畢姥爺事件的中心足以證明其嚴重性。老中特好探查別人的隱私,門縫裏看,嘴裏掏,別人處打聽,唯恐別人不倒黴。尤其是有了工作的過節,私仇,唯恐天下不亂,搞臭對手為止。受洗腦影響,或所謂正義感,嫉惡如疾,把父母親兄弟姐妹都告上法庭,甚至逼死人命。一些低級趣味的人甚至出於無聊,無緣無故,看不順眼,也要搞些陰謀手段,.....。
由於醬缸文化豐富多彩,罄竹難書。今天,就寫到此打住,看官可以早些休息了。謝謝,我們有機會可以繼續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