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片子的落腳點疑問很大
落基山人
柴靜的關於霧霾調查的片子是這兩天網上的熱點,筆者也好奇看了整部的片子,因為不同觀點的評論,甚至是兩極的評論已經開始發酵。
開始的時候,覺得片子非常的不錯,因為柴靜沒有回避其他國家的汙染曆史,包括英國的,美國的,日本的等等。而很多人爭議的,也就是柴靜孩子出生時候的健康問題,筆者也認為問題不大,雖然片子有影射霧霾的意思,但畢竟沒有直接說,而且重心也很快轉移到孩子出生以後的空氣質量上來,這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問題出在後麵,也就是當柴靜開始把中國空氣汙染的罪魁灌注在中石油,或中國的石油壟斷生產和管理的時候,筆者就開始大笑了,原來如此呀。柴靜後麵的意思和落腳點就很明朗了。
然後開始回顧整個片子,發現疑點很多。因為柴靜的片子打著的旗號是個人製作,自己花了百萬等等,可是我們會輕易發現,一個個人製作的片子,如何可以動員眾多的官員,而且大多是高級官員來協作呢?感覺柴靜的名頭比央視焦點訪談還大,那麽多的中央各部的副部長級的官員,各市的市長,都開始協同柴靜的調查,甚至有警察係統,其他大學科研單位的合作就不用提了。
一個小小的柴靜,還是退出體製的人,還是號稱個人製作的東西,如何可以有能力調動如此眾多的人和大人物以及單位?這疑點太大了。比較一下個人製作的另外一個人的作品,如崔永元的關於轉基因的片子,我們可以輕易比較出極大的差別。小崔的片子,肯定是個人的,但柴靜的,肯定不是。那麽,問題就來了,柴靜的後台老板是什麽人?
不是我們小民非要猜疑,而是這片子必然要讓我們猜疑。而如果此片,根本不是柴靜個人製作,那為什麽要以這個名義,還非要在網上流傳。我們再回到柴靜結論的落腳點,就會發現,這是按照柴靜的邏輯來的:中國汙染嚴重的原因,是煤炭燒得太多,而石油天然氣燒得太少,而油氣燒得少,不是中國沒有,而是因為被中石油壟斷控製,所以,汙染嚴重的核心原因,是中石油一家壟斷。然後柴靜還有解決的方法,就是,如果市場化中國石油,打破中石油壟斷,那麽中國的汙染問題就會解決了。哈哈,原來如此呀。
其實,我們會輕易發現,中國能源之所以煤炭用得多,其原因,不是煤炭的壟斷和非市場化,恰恰是煤炭過度市場化和監控不力的結果。山西煤老板都是什麽人?山西煤炭的市場化,從生產到運輸再到消費,市場化的結果必然是煤炭價格下降,煤炭質量下降,占能源市場份額加大,汙染嚴重。現在煤炭市場的蛋糕已經瓜分差不多了,利益集團開始打算進軍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了。可以試著想想,如果石油領域放開,結果是大家私企一哄而上,如同小煤窯遍地的年代,肯定會生產出各種質量的油氣來,質量差的油氣,其價格也會非常便宜,沒有人會用質量高價格貴的油氣,而會都用那些差的油氣,結果,肯定是汙染更為嚴重。不要奢望中國人的監管能力。
片子中談到中國鋼鐵產量過剩,汙染嚴重,而且也是華北霧霾的很重要的原因。其實這恰是中國的鋼鐵市場化的結果,各地的各種鋼鐵小廠遍地開花,結果不僅過剩,而且汙染控製不住。片子中也提到他們跟蹤了一輛汙染嚴重的燒柴油的卡車,最後找到一家民營柴油站,質量非常差的柴油就在那裏賣,柴油來源不明。這恰是市場化石油行業後的縮影的提前預放和預演。還有各種的作假,汽車質量作假,油氣等級作假。
本來,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是立法和執法,其實片子中也講了,立法已經有很多了,足夠多了,問題的核心其實是執法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主體不明,這已經非常清楚了。可片子最後的結論為何會將落腳點落在柴靜版的廢除石油壟斷上來呢?疑點和怪異之處正在這裏。
拆分中石油中石化,結束兩桶油的壟斷,是很多人非常急迫的夢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