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麽會侵略中國
從地理規模來說,日本的麵積是37萬多平方公裏,隻相當於中國的雲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連年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給亞洲的許多國家尤其是中國帶來了罄竹難書的浩劫和災難。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也不是從1874年日軍侵略台灣開始的,而是從16世紀中國的明王朝時就開始了,那就是倭寇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和侵略。黃仁宇在他的《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在16世紀中葉,日本這一個島國能夠嚴重威脅本朝(即明朝)東海沿岸各省的安全,這種現象是很難理解的。合乎邏輯的倒是本朝的士兵應該越海進攻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不僅地狹人稀,而且幾十年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內戰頻仍,法律和綱紀可謂蕩然無存。本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被一個極有組織的文官集團所統治,中央指揮地方如身之使臂,極少發生抗命的事情。同時我們這個帝國在名義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常備軍,人數多達二百萬。但是,擁有200萬軍隊的統一的明王朝卻絲毫沒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並未統一且內戰頻仍的小日本大有吞並中國的企圖。16世紀末,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就說:“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滅亡中國,遷都於中國,天皇居北京。”可見,地盤不大的日本野心實在大得驚人。日本軍國主義者對這個問題倒是有一個答案:日本列島是一個蠶,中國則是一片桑葉,蠶就是要吃桑葉。日本的老師就在課堂上給自己的學生們灌輸這個觀點:日本的形狀像個蠶,支那則像個桑葉,蠶吃桑葉天經地義,否則蠶豈不要餓死嗎? 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說。
要回答日本為什麽侵略中國,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國的情況。
一、日本方麵:
從日本方麵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國,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國。前者解釋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後者則回答日本侵略中國的可能性。從中國方麵看,日本之所以將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作為主要侵略對象,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是一塊“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於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國力衰弱,中華民族存在著重大弱點和缺陷,給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
一)、第一個問題:從日本方麵來看。它為什麽要侵略中國.為什麽想侵略中國?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在哪裏?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擴張道路,根子還在於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著濃厚的軍國主義傳統。那麽,日本為什麽會形成軍國主義的傳統呢?
1.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關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知的一個名詞,但武士道究竟是個什麽貨色?它是怎樣形成的?它對日本有什麽作用和影響呢? 日本曆史上曾經曆了很長的戰國時期,大名領國群雄割據,混戰不已,並逐漸形成了專事征戰殺伐的武士階級。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個武士政權 ——鐮倉幕府,從此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武士統治時代。“武家習氣”、“弓矢之道”與中國的儒家倫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節義、廉恥、武勇、堅忍等一整套封建倫理規範,統稱“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識大大強化了,它不但從倫理關係上加固了武士階級,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為特征更加明確了。中國儒家倫理所倡導的儒雅之風,不但沒有使日本武士變得像中國儒生那樣弱不禁風,反而給嗜殺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與文墨之間達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經常為試刀而無故砍殺路人,然後彬彬有禮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說聲“對不起”。這典型地體現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質彬彬和凶殘嗜殺的雙重性格。這也是日本武士與西方強盜的不同之處。在武士統治的數百年間,武士道一直被作為日本社會倫理的基本內容而加以宣揚,武士道潛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強烈的強悍尚武的特點。明治維新推翻了武士階級的統治地位,廢除了武士等級,但武士道卻被日本統治者作為主導性的倫理傳統繼承下來,用以向國民進行灌輸,甚至將武士道精神滲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計地培養青少年的殘酷心態。比如,為了培養小孩子的膽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場取死人頭,誰敢做就給誰獎勵;給小孩喝紅色的羹湯,讓他體驗喝血的感覺。
2.與軍國主義密切相關的第二個因素是天皇製天皇製政體是明治維新保留的除武士道之外的另一個封建殘餘。日本的天皇製有兩個特點:一是萬世一係,從未改姓,絕大多數日本國民對天皇有著絕對的精神信仰;二是天皇不掌握實權。天皇製的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於軍事領域。日本軍隊實行所謂的統帥權獨立製度,即軍隊的指揮權不歸內閣而歸天皇,日本軍閥可以借助天皇的名義隨意對外用兵,日本的政黨體製對日本軍方不起約束作用。可以說,軍國主義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製,正是日本軍國主義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礎。
3.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日本踏上了軍事立國的軍國主義道路從西方列強的情況看,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帶來對海外資源和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而世界政治經濟的不平衡性和資本主義列強在政治組織力、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尤其是武器裝備方麵的優勢,使它們得以通過暴力強行奪取海外資源,開拓海外市場。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要比歐美列強晚得多,國力也相對較弱,因而日本統治者普遍懷有急起直追的心理,加之其固有的嗜殺黷武的武士道傳統和天皇製政體的影響,所以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比歐美列強更多地借助於暴力性的對外擴張。要通過暴力強行奪取海外資源和開拓海外市場,就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為此,明治政府以軍事立國為根本國策,竭力擴充軍備,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4.西方法西斯主義傳入日本,形成法西斯軍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源自歐洲的法西斯主義思潮也開始在日本萌芽。西方的法西斯主義和日本的軍國主義可以說是一對異姓兄弟。經過日本民間法西斯鼻祖北一輝和另一名法西斯思想家大川周明的介紹和鼓吹,法西斯主義思潮在日本尤其是日本軍界迅速蔓延。由北一輝、大川周明提出的法西斯思想經軍內法西斯加以補充,構成了比較完整的法西斯思想體係,即:通過“天皇歸一”的忠君思想樹立以天皇為絕對權威的“國體意識”;依靠軍隊進行“國家改造”,廢除政黨政治,打擊保守派統治人物,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通過實行國家總動員建立總體戰體製,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奪取遠東霸權,完成“昭和維新”。 1936年二二六政變後,軍政大權完全落入軍部之手,日本的法西斯軍國主義體製正式確立。
我們可以梳理出一條思路:武士道使日本人強悍尚武,強悍尚武的民族性格和天皇製的特性,加之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需求,促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日本的軍國主義與從西方舶來的法西斯主義相交媾,又孕育出一個具有日本特色的怪胎——更加好戰、更加殘暴、更富於冒險性侵略性擴張性的法西斯軍國主義。這樣一來,日本就猶如一輛被惡魔操縱的戰車,不可能不對外發動侵略戰爭。這便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
二)、第二個問題:日本侵略中國的可能性,也就是日本為什麽有能力侵略中國?
1這首先與明治維新有關,可以說,明治維新是近代日本曆史命運的根本轉折點。日本早在明治維新之前就開始了對外侵略擴張,但基本沒有達到侵略企圖,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日本的國力不足以支撐其對外擴張,可謂心有餘力不足;而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對外擴張幾乎次次成功,主因就在於維新後的經濟發展為其對外擴張提供了物質基礎。僅以武器裝備為例,到全麵侵華戰爭前夕,日本已能夠批量生產當時所有的先進重型武器,如坦克、裝甲車、大口徑火炮、作戰飛機、戰列艦、巡洋艦、航空母艦和軍用通信設備,其性能也與英美製武器相當,而當時的中國隻能生產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重武器基本依賴進口。所以,明治維新是日本之幸,而為中國之禍。鄰國一次成功的改革,卻給自己國家的命運帶來莫大的影響,這是許多中國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的。這個血的事實提醒我們,必須放眼看世界,必須密切關注國際事務。
2、其次,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一些特性強化了日本的國力,也強化了日本侵華的能力在推動和有利於日本侵華的種種因素當中,除了武士道、天皇製、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和經濟發展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體現日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性的東西,如團結、認真敬業、善於創造性摹仿和有危機意識等。日本因為強大起來才可能發動一場全麵侵華戰爭,而日本的強大是與這些民族特性分不開的。
1)不搞內哄日本人並非沒有內部矛盾,但他們不大搞內哄,他們對自己的同胞很愛惜,誰動了日本人一根毫毛,哪怕是偽軍的高級將領不小心傷了一個日軍士兵,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抗日戰爭期間,我們策反偽軍十分容易,而策反日軍部隊從整體上無一成功。日本軍隊從未發生過內戰,而中國軍隊內部磨擦不斷。抗戰時,我們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但是,正義一方的中國人沒有完全做到,非正義一方的日本人反而基本做到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是一部了不起的戰略著作,經過抗日戰爭實踐的檢驗,基本的預測都實現了,惟獨有一樣沒有實現,即:“中國抗戰的勝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將有待於國際的援助和日本國內的變化”。所謂“日本國內的變化”即指日本反戰力量的增長。但是,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的反戰力量仍極為有限,幾乎沒有構成一種力量。那麽,日本人為什麽比較團結? 原因有三個:一是對天皇的忠誠,二是民族優越論,三是矛頭對外。先說日本國民對天皇的忠誠。在以等級製為基本結構的日本社會中,天皇站在最頂端,這與中國古代的帝製是一樣的。但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上,皇位頻繁更姓,總計三十六姓,而日本自神武天皇開創天皇製之後,天皇從未改姓,可謂萬世一係。在日本,天皇不是實際的統治者,而隻是一個象征。天皇的隔絕塵世,一來不妨礙重臣掌握實權,控製朝政,二來無實權就不會犯什麽大的錯誤,也不會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這樣有利於維護天皇製的長久性和國民對天皇的精神信仰。於是,皇統綿延不絕,皇恩浩蕩不息,久而久之天皇也就成了日本統一與永存的超凡脫俗的象征。對天皇的效忠就是對日本國的效忠,效忠天皇成了每一個日本國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這就使得日本有一個凝聚國民的核心和集中統一的精神信仰。二是民族優越論。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把自己視為“天照大神”的子孫,視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根深蒂固的民族優越感使日本人強化了對本民族的認同和對自己同胞的尊重,同時也強化了日本人對其他民族的蔑視和鄙薄心理。三是矛頭對外。日本是一個島國,麵積很小,資源貧乏,很多需求從日本國內無法解決,而必須通過貿易或戰爭的手段從國外解決,所以它的矛頭是對外的,貿易是對外貿易,戰爭是侵略戰爭。無論是解決資源、市場問題,還是擴張領土,日本都是把矛頭指向他國,尤其是中國。矛頭對外,可以緩和內部矛盾,所以日本人從整體上比較團結。
2)認真敬業日本人的認真和較真,在世界上隻有德國人可與之媲美。而這兩個國家恰恰是世界一流的強國,其產品質量的信譽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日本學者研究鄭和下西洋那條大船上究竟用了多少鉚釘;一位專門研究李大釗的日本女學者能把李大釗在日本時住在什麽地方,在那個飯館吃飯,到哪裏散步等等說得一清二楚,這讓中國研究李大釗的專家們瞠目結舌;還有日本學者專門研究唐朝皇帝死後,太子守靈的禮儀,這個問題如果讓中國的學者來解釋不知是否有人說得清楚。日本學者的論文與中國學者的論文反差很大,我們講究篇章布局,講究觀點的提煉和總的結論性評價;而日本人重視細節,重視資料,寫得極為細致。中國人讀了日本人的論文感覺過於繁瑣,日本人看了中國人的論文則感覺大而空,不紮實。日本人之所以認真,恐怕與它小有關,家小業小,土地少資源少,事事必須精打細算;也可能與日本的對外擴張有關,你一個小國去打人家大國,總得精心準備吧。也可能與日本的私有製有關,什麽都是自己的,不認真自己吃虧。認真作風與生活的所有內容都有關係。認真的民族肯定是一個敬業的民族,認真的好處不僅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和辦事的準確無誤,更有助於在國民中樹立科學精神,日本人能把西洋的科技學到手,進而後來居上,肯定與認真有關。因為科學是精細的東西,來不得半點馬虎。
3)創造性摹仿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要進步就不可能不摹仿,但摹仿的水平和結果卻大不相同。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國一直是世界一流的先進國家,中國人也一直習慣於以老大自居。直到鴉片戰爭爆發,國門被英國的艦炮轟開,中國人才發現自己已經樣樣落後了。於是,清廷的有識之士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下發起了洋務運動,企圖“師夷之長技以製夷”。但是,由於長期的封建專製統治,禁錮了中國人的想象力、主動性和創造性,加上體製方麵的大鍋飯等原因養成的惰性,我們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往往隻摹仿不創新,落後了再引進。日本人的摹仿,與中國人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他們跟著英國人學習造船的技術,最終達到甚至超過了老師,建起世界一流的“聯合艦隊”;他們向德國人學習照相機的製造技術,最終成為世界第一照相機強國;他們跟著西方學習汽車的製造技術,最終使日本汽車大舉占領西方市場;他們向中國人學習陶瓷、造紙、染料、豆腐和景泰藍等傳統產品的製作技術,最終把我們甩在了後麵。可見,日本人的摹仿與我們不同,這可以叫作創造性摹仿或超越性摹仿。何以日本人能夠實現摹仿的超越效果呢?首要的原因是日本人認真、較真,對引進的和學來的東西仔細揣摸,把它吃透,這樣超越和創新就有了基礎;第二個原因是日本人對於強者的態度,你的技術厲害,我佩服,我學習,我引進,但最終我要超過你。這表明了日本人對於強者的不服輸的精神。
4)有危機意識危機意識可以視為日本島國心態的一部分。日本人因為自己的國家麵積太小,資源貧乏,所以形成了特別強的危機意識,稍有風吹草動,就大呼小叫,如臨大敵。在中國人看來,簡直神經過敏,小題大作。但實際上危機意識並不是一件壞事。它使日本人總是處在一種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狀態,這樣就容易把事情做得好,而不致犯大的錯誤。相形之下,中國人的盲目樂觀和麻木不仁與此形成鮮明對照。
第三個問題:從中國方麵來看,日本為什麽侵略中國?
一)、先從客觀上看,日本為什麽將對外擴張目標指向中國?
日本對外擴張的方向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遠東的國際形勢所決定的。中國、朝鮮與日本隔海相望,距離很近,同時因與歐美相距遙遠,故尚未完全被歐美列強所控製。這幾個因素都有利於日本。日本可以將軍事力量全部集中於遠東,全力展開對亞洲大陸尤其是中國的爭奪。這是中國遭受日本侵略的客觀因素。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們距惡魔太近。但是,這不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我們遭受日本侵略的更重要的原因在我們自身。
二)、從中國的主觀因素上看,有以下原因:
1、首先,由於中國國力衰弱,使日本侵略者認為中國不堪一擊中國綜合國力落後,表現在各個方麵,政治腐敗,經濟落後,人民愚昧而不覺醒。從軍事方麵看,中國軍隊在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中所暴露的落後,實際上經曆過明清兩代長期的量的積累,最終形成了質的落差;並且,這種落後不是某一個方麵的,而是全麵的、綜合性的,表現在武器裝備,軍事訓練,戰略戰術,組織指揮能力,官兵的軍事修養、文化視野與自信心等各個方麵。日本軍閥是最看重實力的,甚至是迷信武力的,日本在中日實力對比上的顯著優勢極大地助長了他們的侵略野心,也使其全麵侵華戰爭具備的切實的可行性。有的日本軍閥甚至吹噓:日本隻要派出3艘巡洋艦、1個師團,用1個星期就可以滅掉中國。其氣焰之囂張可見一斑。
2、其次,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使日本軍閥覺得中國軟弱可欺日本在實力上的優勢使日本具備了侵華的物質條件,而中國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弱點更使日本軍閥感覺中國軟弱可欺。崇尚以德服人的中華民族待人以和為貴,遇事處中庸之道,這種文化背景下的中國人平和善良,容忍克製,消極懦弱,重文輕武,性格內向。那麽這種民族性格因何而來呢?
A、首先來源於中國幾千年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為經濟基礎是所有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的決定因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安土重遷,崇尚和平。小農經濟模式,需要土地的主人守護著自己的土地,而不是到處遊移擴張。“男耕女織”,“牛郎織女”,“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便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最典型的生活圖景。小農經濟的守土性決定了中國軍事的防禦性。中國的軍事理論和軍事設施從體係上說完全是防禦性的。萬裏長城是中國防禦文化的軍事產物,這個雄偉的軍事設施所體現的不是進攻的野心,而是和平的意願。雖然中國不乏聞名於世的軍事家和勇武善戰的將軍,但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自衛戰爭中湧現的。中國武術囊括十八般武藝,精彩絕倫,十分了得,但其主旨也不是進攻而是防身。歐美騎士、日本武士莫不以征戰為榮,以征戰為樂,就怕戰爭不大,惟恐征程不遠。他們描寫戰爭的文學作品,充滿了對戰爭的謳歌和對勇武的讚頌。而中國古代描寫戰爭的詩詞基本上說的都是征戰之苦,而不是征戰之樂。打開唐詩宋詞,這類作品比比皆是。比如岑參的一首七律是這樣寫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千尺冰,愁雲慘淡萬裏凝。這種作品所反映的是中國人一種普遍的心態:這個仗不得不打,但實在是太苦了!苦到什麽程度呢?將軍凍得拉不住弓,都護凍得睡不著覺,放眼望去一片冰天雪地,一片愁雲慘淡,這個仗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啊! 中國人崇尚和平有其根深蒂固的經濟基礎,中國人的和平意識幾乎是滲透到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之中的。由此不難理解中國古代描寫戰爭的詩詞何以總是那樣愁悵淒苦,而沒有一點衝天豪氣,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麽曆史上強大而統一的中國王朝尤其是漢人王朝,從未產生過對弱小日本的侵略欲望。安土重遷、崇尚和平本非壞事,但事情總有它的反麵:安土重遷難免不思進取,崇尚和平難免重文輕武,久而久之,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少了血性和膽量,多了安逸和保守,文官諳於世故,武將怯於疆場。魯迅說:“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
B、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專製統治是鑄造中國人民族性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眾所周知,中央集權的專製統治體製是極為龐大的、專橫的和高壓性的,懦弱順從、缺乏血性就成了這種體製下的臣民們的必然性格。因為中央集權的專製統治體係是極為龐大的、專橫的、高壓性的,個人與之相比,太渺小,太卑微,太軟弱了。這種極大與極小、極強與極弱的對比使中國人從民族性格上派生出一係列的特點:輕則缺乏主見,缺乏自信和獨立人格,追隨大流,膽小怯懦,畏懼強權,忍氣吞聲,逆來順受;重則軟弱可欺,甘於壓迫,奴性十足。在中央集權的專製統治下,隻允許皇帝和官員出頭,不允許平民百姓出頭,所以中國古往今來告誡人們不要出頭的諺語多得很。當年偽軍投敵,基層官兵多數是隨大流,挺身反抗的人極少。南京大屠殺時,十幾個日本兵看管上千俘虜。實際上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帶個頭,大家就是用腳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醬了,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敢帶這個頭。抗日戰爭期間,在廣大的淪陷區,一個班或者一個排的日本兵統治一個縣城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卑微懦弱的民族性格使中國人和日本人在對待強者的態度上大相徑庭。對於強者,日本人一是欽佩,二是學習,三是征服,懷著敬佩的心情把你打倒。如對待張自忠,雖然尊其為“現代關公”,但想方設法加以打擊,直至將其打死。對待美國也是如此,你再強大也不怕,照樣開戰。中國人對待強者,一是敬佩,二是畏懼,三是躲避。敬畏,即敬而畏之,畏而避之,避不開就畏而服之,不是敬而學之。當然,中國人當中並非沒有頂天立地、叱吒風雲的人物,但它並不標誌中華民族的整體風格。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像譚嗣同、秋瑾、鄒容、陳天華,像彭德懷、吉鴻昌、張自忠、楊靖宇、趙尚誌、趙一曼那樣的人多了,日本再強大也不敢於發動一場旨在滅亡中國的全麵戰爭。
3、第三,中國的內亂和內耗給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不僅決定了中國經濟的封閉性,也決定了中國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內向性,所有的需求和因需求而產生的矛盾摩擦,都是從內部解決而不是通過侵略擴張尋求解決途徑。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封建的中國必定是一個對外講和平、對內講鬥爭的國家,內部矛盾和內部鬥爭相當激烈。地域廣袤但四周封閉的地理特點也從自然環境方麵強化了這一狀況。中國的東麵是大海,西麵是阿爾泰山、天山,西南麵是喜馬拉雅山,南麵是十萬大山和大海,北麵是荒漠和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這種地理環境的特點是大而封閉。地大而物博,予取予求,應有盡有,無需向他國索取和掠奪;封閉則是指中國的四周不是高山即是大海,嚴重阻隔著中國與鄰國的交往。這種大而封閉的獨特的地理因素,強化了因小農經濟而造成的中國民族性格和矛盾鬥爭的內向性。國民黨內部的激烈的派係鬥爭,不僅給外敵以可乘之機,而且直接促使一部分民族敗類投入日本侵略者懷抱,在日本人的卵翼下殘害自己的同胞。汪精衛也好,大大小小的偽軍頭目也好,有許多人投敵叛國的直接起因正是內部矛盾。曆史證明,對於一國家也好,一個團體也好,內戰的規模與程度與遭受外侮的規模與程度成正比。內部團結了,對外就有力量,外交政策就強硬得起來;反之,內部不團結,甚至打得不亦樂乎,兩敗俱傷,那麽它的力量就弱,對外就不得不妥協退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