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車正式合並將加速中國高鐵走向世界

來源: Yz_river 2015-01-17 14:01: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8198 bytes)
 
 12月30日晚悉聞,中國宣布中國南北兩車正式合並。考慮到時間,管理結構重組,股票換股等合並成本,中國南車以所謂“吸收”的方式購入中國北車後成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北原本一家,為了加強國內市場競爭,中國政府於2000年將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一分為二,成立了南,北車兩家公司。顯然,為了競爭這一分拆決定是正確的。分家之初兩公司規模很小,總體上北車略強於南車。但經過14年激烈競爭兩車迅速壯大,旗鼓相當。現在中國南北兩車均各自有20多家控股公司或子公司(南/北:21/29家)並且各自員工近9萬。數據顯示,截至2014930日,中國南,北車的注冊資本約為100億(/北:138/122億);其未審計總資產分別約為1500億(/北:1509/1529億);未審計淨資產近500億(/北:498.98/491.74億元);20143個季度報告期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南/北)848.90/641.66億元和39.74/39.58億元。海外市場方麵,當初拆分時,中國北車的海外業務收入約為中國南車的兩倍,但中國南車後來者居上。2014年前兩季度南車的海外收入達45.9億元,比北車23.2億元)高出近一倍。另有財報還顯示,2014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南車比北車高出約200億元。這次中國南車能夠吞並車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是,中國南車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要強於中國北車。目前唯一能出口的是南車的CRH380A車,其所有零部件、子係統等的知識產權均為中國所有。這與南車自身術團隊強大的發和應用能力是分不開的。相比之下,中國北車的CRH380B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在當今高鐵出海走向世界的大趨勢下,擁有技術實力又擁有高鐵出口資質的南車,自然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顯而易見,中國政府合並中國南,北的主要目的旨在避免兩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惡性競爭,自相殘。眾所周知的兩車之間的惡性競爭案例至少有兩起,一起是在土耳其的一個機車項目招標中,中國北車竟然以低於成本價投標(令人費解的是,據說後被南韓的一家公司中標。這說明不總是出價越低越好);另一起是在阿根廷,中國南車提交的競標價格比中國北車低了近乎一半。其實在今年10月份,中國北車贏得5.7億美元的波士頓地鐵項目合同時,南車也插了一杠子並參與投標。隻是南車被馬薩諸塞州交通部(MDOT)取消了競標資格,這才作罷。顯然,“外國漁翁”們得利於這對“中國鷸蚌”之爭,因此中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發揮加強監管和協調職能 。中國南,北車合並後應該大力整合管理結構,優化人員,設備,財力等資源。麵向國際競相爭,要大力提高研發和應用能力,杜絕 南,北車以前出於國內競爭的目的,而在研發方麵出現的大量重複投入。合並前,兩車投入約占各自收入的2%,不及國際對手西門子的一半(西門子約為5%),考慮到兩車研發投入多為重複部分,可想而知其實際效率就更低了。
 
圖1。中國北車唐山客車公司時速350公裏動車組總裝配生產線


 
2。中國南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在總裝車間生產城軌列車
 
中國南,北合二為一之後,新的公司總資產近3040億元,淨資產1000。據預測2015年度營收也將會從2013年的近2000億上升到甚至超3000億元,這將是一個名副其實高鐵巨無霸。德國軌道交通權威機構出版的《世界鐵路技術備市場》顯示,目前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雄居前兩位(其後5家國際企業排名3-7位分依次為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美國GE以及日本川崎)。中國兩車合並後,其銷售總額幾乎相當於這5家國外企業營收的總和。
如果說當初南北分家是為了競爭,那麼現在合並也是為了競爭,隻是舞台更大了,由國內競爭走到國際競爭麵向世界大市場。這將為中國輪軌交通產能過剩找到突破口。中國現年產近6000各種車輛,即使城市大量擴建輪軌交通(包括城鐵和地鐵),實際年均需要量仍遠低於該產能,特別是2016年以後產能過剩問題尤為嚴重。兩車合並對中國的整體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高鐵裝備製造輸出會帶動其他行業,特別是那些產能為過剩的行業(鋼,鋁,水泥,玻璃等)。車輛用鋁合金機車底座,機車輪軌用鋼;鐵道軌枕和電杆用水泥;機車窗用玻璃;機車信號通訊;高鐵電力輸送係統和其它相關土建基礎工程(邊坡,橋梁,路基,隧道,車站等)。 毋容置疑,中國高鐵製造在某個單項或許與國外對手有差距(如精密製造),但就整體高鐵係統輸出而言,則確實無人可比。
 
目前雖然中國已經與近20多個國家恰談有關高鐵工程(包括美、英、俄,印,墨,新、馬、泰、緬、老、越、柬、土、委、沙特、利比亞、伊朗、羅馬尼亞、巴西和波蘭等),但真正拿下的海外高鐵項目隻有三個:今年7月通車的安伊高鐵二期;在建設的沙特麥加高鐵部分路段;和在建並原定於2012年完工的委內瑞拉迪—阿準高鐵(該線路因委政府拖欠工程款而進展緩慢)。值得指出的是,這三個項目的共同點是均為土建項目,與大附加值的輸出的車輛設備(動車組)和控製係統無關。故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中國高鐵整體係統輸出尚未在海外市場有實質性突破(如果波士頓地鐵車輛不算)。應該提及的是,近來“得而複失”的中墨高鐵合同算是一次最接近突破的機會。筆者認為,當今世界上金磚五國(巴,俄,印,中,南)最具建設高鐵的條件(包括人口密度,資源規模和經濟條件)並且政治環境也相對寬鬆,另外巴,俄,印,南4成員國也均有意願考慮請中國幫助建高鐵。筆者有理由相信,不管因政治鬥爭而高鐵悔約的墨西哥,還是流產的“大米換高鐵”項目的泰國,以及金磚4國或其它任何國家,隻要想要多快好省建高鐵,最終還是離不開中國這位世界鐵一哥。兩車經曆由合到分,然後分而複合,看似重複,但顯然這不是簡單的重複。目前中國南北車已經是連續三年為世界高鐵裝備製造業的冠軍、亞軍,無疑這不是正在更不是將要而是改寫了當今高鐵的世界格局。近悉, 墨國高鐵又重新招標了,想必重組後的中國高鐵將會誌在必得。中國高鐵必將走向世界,中國高鐵加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