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麟:香港、“黑天鵝效應”及十年後的中國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4-10-06 20:36: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082 bytes)

香港目前正在發生的“占中”事件,太過明顯是一樁徹頭徹尾、精密謀劃並由外部全力推動、實施的“顏色革命”,不管它的名字是叫“雨傘革命”、還是當年的“茉莉花革命”。從目前發展局勢來看,無論香港行政當局如何應對,也無論其做出何等樣的讓步,“占中”運動的幕後謀劃者是絕對不可能中止其行動的。任何談判、對話都是徒勞的。因為這場“顏色革命”的最終戰略目標就是搞亂香港、挑戰北京。將這場“顏色革命”視為“一場自發”的學生運動”,隻是西方媒體故意朝著這個方向去解釋,為這場“顏色革命”做掩護而已!豈有他哉!
 
其實,這場所謂的“革命”,甚至連法國網友也大多洞見其謀,其過程與曾經發生在烏克蘭、埃及(獲得成功)等、或委內瑞拉、俄羅斯(遭到失敗)等的“顏色革命”是一模一樣的。
 
其大致模式如下:先挑起一個可供爭議的話題,如“要民主普選”(在香港則是普選候選人篩選方式問題。這個問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候選人是不需要通過資格審查的。在法國,一個總統候選人就必須獲得500名當選議員或官員的簽名支持才有資格成為候選人),接著就是上街示威;示威必須達到一個既定的目的:挑起暴力衝突;隨後便是衝突升級(至此為止香港動蕩一直是遵循著這一邏輯在發展)。
 
如果當局者回應了示威者的要求下台或提前選舉,或其他任何讓步,下一步就要看普選後是否美國支持的候選人當選;如果不是,那“革命”是必然要繼續的,屆時的借口當然就是“選舉作弊”之類的口號。在香港,如果當局接受學生提出一個候選人的話,隻要不是此人當選,“顏色革命”就絕不會停止。動蕩挑動者對可能發生的任何前景都已經做出預估。當被“占中”幹擾煩不勝煩的市民自發起來反對示威者時,西方媒體早在前幾天就已經找好對策。法國媒體早就報道,中國當局將運用“黑社會”衝擊“和平示威”……這是逆推“黑天鵝效應”的一個典型教案。
 BBC誤把反“占中”市民當做了“占中”示威者(BBC網站10月5日截圖)


BBC誤把反“占中”市民當作“占中”示威者(BBC網站10月5日截圖),將中國的“白”在世界輿論中抹成“黑”
 
它至少證明了兩點:一個社會,即便處於經濟上升或穩定時期,外部隻要經過精心策劃,是完全有可能通過思想策動來發動一場精神戰,來使這個穩定的社會陷入長期動蕩之中,最終失去任何經濟、社會發展的可能性;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要點,則在於西方式的普選,隻要是普選,就有隙可鑽。其次,就是任何大國之間的對抗,由於熱戰的代價太高,甚至一場經濟、金融戰的代價也將使雙方無法承受,因而“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思想領域對抗,便成為大國間——特別是核大國之間——惟一可行的“戰爭”。事實上美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思想而非用導彈已經攻克了烏克蘭、埃及、突尼斯以及其他很多國家。而香港則顯然是針對中國的下一場“思想較量”的前哨戰。
 
當然,在眼下國際關係格局下挑起香港動蕩也是對中國暗中支持俄羅斯的一個“懲罰”。下一步必然會是西藏與新疆這兩個被美國視為中國更大的“軟肋”的地區。達賴轉世和“伊斯蘭國”將是兩個突破口。對此,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這就回到了我這篇文章的主旨:“‘黑天鵝效應’及十年後的中國”。
 
本來,本文早已寫完近一年。一直不想發表,是主觀上期望著美國能有智慧,理解中國的崛起不僅對他們不是一個威脅,相反是拯救他們的機會。但現在看來我還是天真了一點。古人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願此文的預言全部落空,我隻是個空喊“狼來了”之天真小孩而已。暫且“為汝妄言之”,敬請諸君“亦以妄聽之”。
 
2022年9月的某日,以中國為一方、美歐和其他被稱為“自由聯合城邦”為另一方,因台灣歸屬和南海、東海石油控製權等問題而尖銳對立。美國聯手英、法,自2013年起就開始部署由驅逐艦和常規潛艇組成的海上力量,從2015至2019年聯合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在內組建並秘密部署以直升飛機和作戰飛機組成的陸地軍團,再加上美國自身在中國周邊國家部署的大量無人偵察機和無人轟炸機等空中力量,從海洋、陸地和空中合圍中國。隨著局勢日益緊張,三個美國航母群馳入台灣海峽。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9月底,英國BBC突然發布一條驚人消息:美國四枚核彈已經分別從核潛艇發射,目標是中國北京和廣東等地。全球頓時陷入極度混亂和恐懼之中。美國五角大樓拖了整整21分鍾才發表“辟謠聲明”。然而惡果已經造成。中國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中國國內局勢因此而發生劇烈動蕩。緊接著,西方策動已久的中國“民眾暴動”在全國突然爆發。10月中旬,8000萬人集結起來反對政府。月底,一群“現代派”領導人趁全國動蕩之機扣押了黨的一把手,並組成新的政治局……2022年12月,西方扶持的“新政府”啟動與“自由聯合城邦”的談判。一年後雙方達成共識,中國從此退出爭奪世界霸權的舞台……
 
這是一本法國於2010年出版的書中對十數年後發生的中國巨變的幻想。作者聲稱,即將發生在21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崩潰”這一幕,其實是從2012年開始萌動的。這就是所謂“黑天鵝效應”導致的震驚全球的後果。我不想在這時提及作者的名字與書名,因實在無意為其做廣告。但我們又不能不重視這類書、這類學者以及這類所謂“研究”的負麵影響。所以我才決定撰寫此文以揭露及批判之。
 
21世紀的大勢在法國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預測、探究。如國內讀者已經熟悉的雅克·阿塔利的《有關21世紀的簡史》、亞曆山大·阿德萊的《中央情報局報告:2020年的世界狀況》等等都是比較著名的“未來預測”。但沒有一本書曾如此刺目和露骨地將中國視為未來西方的頭號敵人。更令人吃驚的是,作者——集大學教授、從政學者、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機構任職等於一身——借用“黑天鵝效應”,並逆推“黑天鵝效應”,試圖以此來主導引發中國崩潰的事件的發生。
 
所謂“黑天鵝效應”源自十六世紀的倫敦。當時上流社會在提及一樁“不可能的事件”時,就會說這是一隻“黑天鵝”。因為當時在英國和歐洲大陸,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黑天鵝,因而認為黑天鵝是不存在的。一直到十七世紀,歐洲人“發現”了澳洲大陸後,才第一次見到黑天鵝。於是存在多年的“常識”一下子就被推翻了。美籍黎巴嫩裔學者Nassim Nivholas Taleb總結了這一現象後,於2007年出版了一本書,題為《黑天鵝(效應)》。時逢金融危機爆發,當時正在金融界任職的塔雷布因對金融領域“不可能現象出現概率”的分析而一舉走紅,《黑天鵝(效應)》在全球共銷出三百萬冊。
 
塔雷布認為,一個事件隻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即可歸為“黑天鵝效應”:一是從常識出發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二是一旦發生對原有觀念會造成重大衝擊;三是盡管從常識上看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當事件果然發生之後,人類卻能夠事後從中悟出其發生的理由和原因,因而也就可以對其進行預測、解釋並理解和接受。
 
目前在西方存在著那樣一股“研究力量”,他們利用所謂“逆推”“黑天鵝效應”,來力促本來不可能發生的事件最終發生。既然“黑天鵝效應”在發生之後,人們可以從中悟出其發生的理由和原因,那麽反過來,如果假設“中國即將崩潰”,那麽根據“黑天鵝效應”原理,人們就可以根據“中國崩潰”的預測,推導出導致“中國崩潰”的種種因素,這就是逆推“黑天鵝效應”。此書的作者正是通過這種“逆推”,向西方各國鼓搗應該“如何才能力促中國崩潰的發生”。
 
作者認為中國當局麵臨六大挑戰。隻要深入分析這六大挑戰,就能找到中國的“阿琉喀斯之踵”。這六大挑戰係:1、中國民眾對致富與社會正義的要求;2、中國人口老化;3、惡性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問題;4、獲取中國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原料、能源和技術;5、與印度之間的競爭;6、與穆斯林世界必要的合作演變為敵對關係。其中前三項挑戰主要是中國國內社會問題,而後三項則是國際問題。令我們吃驚的是,中國近年來發生的種種詭異事件,幾乎或多或少、或近或遠都與這六大挑戰相關聯。
 
緣於此,作者總結出八大“前瞻性黑天鵝效應”,並認為隻要大力推動這些因素在現實中出現、發酵、並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就能夠“逆推黑天鵝效應”,使“不可能發生的事”變成現實。分析和理解這八大將導致中國崩潰的“黑天鵝效應”,對中國而言顯然具有深刻的啟示性。
 
其一,由於自2013年起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發達國家輿論應拒絕再接受中國在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時仍然對自己作為最大的“汙染國”排放者無所作為;由此發達國家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將從中立走向反麵。
 
其二,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國家失業率近年來持續劇增,世界輿論(除中國以外)過去將其歸咎為“全球化”帶來的惡果。從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始,世界輿論轉而對中國在一黨統治下維持超強生產能力,並低估人民幣來加強出口的政策產生不滿,並視中國的這一政策才是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國家失業率上升的主因。由此世界輿論對中國的認知逐步從中立走向反麵。
 
其三,中國貧富分化日益加劇,而政府卻繼續自吹在軍事—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以至於中國國內民眾不再接受政府執行的國內低消費政策,中國國內輿論開始發生對當局者的負麵變化。
 
其四,從2020年起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這對中國社會尋求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渴望將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其五,美國輿論對中共“不負責責任”的政策將從中立轉向反麵。
 
其六,新發現的非傳統天然氣將改變能源出口國與進口國之間的關係。
 
其七,在新科技——微電子工藝、生物工程以及計算機等——領域的競爭將決定一個國家的持續發展能力。西方必須在這一競爭中勝出中國。
 
其八,在今天這個“社會達爾文主義時代”,誰具有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的能力,誰就有可能渡過危機。
 
對這八大效應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十年反華勢力將如何在中國進行“顏色革命”。這八大效應就是策動中國生變的八大方針。我們可以看到,這場無形的“決鬥”不是在軍事領域,不是在經貿領域,而是在文化與思想領域。
 
要促使中國崩潰,首先要在世界輿論中將中國塑造成負麵形象,並在全球孤立中國;與此同時,要突顯中國國內矛盾,將中國國內貧富分化與國家軍事科技領域的進步對立起來,誘導中國國內民眾對中國當局產生反感,從而走向反對中國政府的道路;這樣中國當局便會在國內外輿論中被塑造成未來的“敵人”。我們可以從國內外輿論領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確實有一批勢力在堅持不懈地試圖將中國塑造成負麵形象。
 
我們絕不能輕視這場思想對峙。事實上,美國在高調“重返亞洲”之際,已經在其國內進行輿論動員,使美國民眾逐漸對中國產生敵對情緒。
 
這使我想起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美國HBO電視台所製作的旨在激發美國民眾反伊情緒的一則假新聞。當時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美國一心要軍事幹預,但美國民意卻緣於對越南戰爭的慘痛場麵記憶猶新,因而反對美國介入;而且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還是美國的一個盟友,輿論普遍支持伊拉克。於是,支持戰爭的勢力便開始策劃如何來轉變美國輿論。科威特政府花費巨資在美國成立了一個“自由科威特”組織,聘請一家名叫Hill & Knowlton的公眾資訊公司(中文名為偉達公共關係顧問公司)為其出謀劃策。該公司通過調查發現,美國民眾最強烈反對的,是對兒童的暴行。於是該公司策劃了一則“新聞節目”在HBO電視台上播出。當時一名科威特女“護士”在電視上哭述伊拉克士兵是如何衝進科威特城一家名叫“阿爾·阿丹”的醫院,將安置在保育箱裏的312個早產嬰兒取出來,扔在冰涼的地板上,任其死亡。節目播出後美國輿論大嘩。民意調查證明,美國輿論通過這則報道,立即從反對美國參戰轉而支持甚至積極要求美國當局參戰。這就是輿論操控達到高超水平後所能達到的效果。
 
作家邊芹在其《被顛覆的文明》一書中提出,我們正在丟失“話語權、道義權和曆史解釋權”,以至於中國的“白”在世界輿論中正在被抹成“黑”;我們的文明正在被顛覆過程之中,這絕不是聳人聽聞之語,而是“皇帝沒有穿衣服”的殘酷現實而已……顯然,今天香港正在發生的這一切,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案例。人們啊,不要說沒有人提醒,一旦“黑天鵝效應”真成事實時,那時就很難挽回了……

 

所有跟帖: 

太監缺乏的是勇氣和血性、沒有對正常生活的渴望。 -mimin- 給 mimin 發送悄悄話 mim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1:41:31

你諷刺女王的太監吧 -EY2008- 給 EY2008 發送悄悄話 EY20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18:40:34

Proud to be a Chinese after this. Just like Soros in 1998, -moreco2pls- 給 moreco2pls 發送悄悄話 (44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6:22:18

就是這一點此類思路的作者無從解釋 -畢凡- 給 畢凡 發送悄悄話 畢凡 的博客首頁 (1216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11:29:24

假以時日,再過15年吧,不定就是“攻守之勢易也” -SF9592- 給 SF959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13:31:26

這也太不“自信”了吧?不是有“三個”那麽多嗎? -畢凡- 給 畢凡 發送悄悄話 畢凡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13:34: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