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先生有失偏頗,鞏先生冥頑不化 - 代答什麽是政府

來源: 汗滴地主 2013-08-18 16:57: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4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汗滴地主 ] 在 2013-08-19 07:22: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實錄:鞏獻田就毛澤東問題與茅於軾對談wwxx2013-08-18 04:42:40

經濟,法律,政府完全是三件事。被這兩人統統都攪和在一起了。從美國的曆史看,政府是按照實際市民需要,符合邏輯得出的某個社會自認為最佳市民服務機構。和階級階層沒有關係。

美國立國之前,歐洲來的三五成群移民在美東建立各個殖民點時,恐怕沒人關心要用什麽理論,什麽係統來管理他們村落和城市。這個點幾千人,那裏點幾百人,人們想的是如何處理好內/外部問題,幾十人點甚至不用政府,這也是為什麽會有"incorporated" 這個詞。也就是說,隻有一個居民點大到一定程度,有了治安、公共設施需要管裏時,才需要"incorporated",這時政府才出現。這個時候出現的政府完全是作為市民的實際需要,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市民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就要支付費用(稅收)。一句話,政府是市民用錢買來的提供服務的一個特殊的公司,公司股東是全體市民,公司的董事會就是立法會,公司的CEO就是市長,公司的雇員就是公務員。後來各個居民點因為需要更大程度合作需要(比如共同對抗英國)才逐漸形成了州和聯邦。

這種符合邏輯的政府形成思路源於歐洲的傳統,歐洲的皇權曆來不強;教會、皇權、貴族經常互相製衡。而北美新開辟的新殖民地正好為現代政府製度的形成提供了最佳的土壤。從這一點上看,美國可以算是一個人類社會的基因變異(古希臘也算一個,隻是沒能得到延續)。其他人類社會的政府都始於原始,隻能沿著慣性由集權統治。

中國至今還在那個幾千年以來形成的慣性中前行。毛澤東恐怕是第一個想改變這種慣性的中國人,文化大革命也多半始於這種初衷,他要在一張白紙上寫最好最美的詩。希望從改變全民的思想來改變這種慣性,可惜方法大錯特錯。

當今之下,要讓中國的幾十上百萬個鄉村城市實現"incorporated",首先需要居民有這種意識,首先問一個問題,當沒人再來管你們的時候,你們這村、這個鎮、這個區要如何集體管好自己而不至於發生混亂?各個個體要如何集合在一起來解決更大範圍的問題,比如財政、國防、外交等等。要讓每個人熟悉並能回答這些問題,公民教育恐怕要作為必修課從小學教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