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駱家輝有多少中國人血統
我首先反傳統,把“血統”這兩個字拆開,即“血液”加“傳統”。拆開來的目的是說明,駱家輝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但骨子裏是美國人的傳統。
中國人的血液
駱家輝(Gary Faye Locke,1950年1月21日- ),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是來自台山市水步鎮長塘村移民家庭的第三代。駱家輝的祖父早年從中國來到美國時不會說英語,他找到了一份幫人料理家務的工作,以換取學英語的機會。根據媒體報道,駱家輝是在美國廉租房裏長大的,父親是中餐館老板。
駱家輝於1997年至2005年間擔任華盛頓州第21任州長,是全美首位華裔州長。
駱家輝當選州長,美國媒體的一個評論就是其姓氏幫了個忙,相當多的投票者不知道Gary Faye Locke“並非白人”。這個姓氏的“美化”據說是其父輩刻意的,駱家輝自己不評論、不直接否認。
一個中國化的姓氏,在西方生活多少有些“不方便”。對誰不方便,為什麽不方便,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駱家輝曾經兩次回到家鄉廣東台山祭祖。第一次是1997年,他剛剛當選華盛頓州州長,帶著父母和妻子回到故鄉,當時聞訊趕來的同鄉有好幾萬人,人們從村口的公路一直排到了水步鎮。第二次是2006年,據在場人回憶,駱家輝在祖屋裏進廳入房、爬上爬下,用數碼相機對祖屋裏裏外外拍個不停,並不時向在美國長大的夫人李蒙做手勢進行耐心講解。臨行前,駱家輝專門前往祖父工作過的店鋪參觀,還掏錢購買了兩個國產單車鈴帶回去留念。
美國人的傳統
在央視《對話》欄目裏駱家輝說:“作為華裔美國人,我很自豪能夠成為駐華大使,回到祖先的家園。我最希望的是我的父親還在世,他一定會感到很自豪。”憶起剛剛去世不到一年的父親,流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遺憾。
然而,除了對“祖先的家園”依稀尚存的眷戀以外,提起此次來到中國,駱家輝更多的是站在“一個100%的美國人”的立場上。“我要向中國人民展示美國的價值觀。”駱家輝直言不諱。
駱家輝一家人風塵仆仆飛到中國,既沒有隨從,也沒有警衛,親自拎著大包小包抵達北京,此平民作風被《光明日報》通過文章《警惕駱家輝帶來的美國“新殖民主義”》來批判,指他是表演給中國人民看,“暴露了美國以華治華,煽動中國政治動亂的卑鄙用心”。
央視主持芮成鋼竟然在達沃斯論壇上這樣提問駱家輝:“聽說您是坐經濟艙來的,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國欠中國的錢?”
駱家輝回應:“作為政府官員,不管是我們領事館官員還是大使館的,也包括總統的內閣成員,一般的規則就是坐經濟艙。”
由於美國價值體係的介入,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駱家輝被賦予了另一種形象和新的內涵。流淌著中國人血液的駱家輝,其實使用美國人的符號來傳達西方價值,那就是獨立人格和契約精神。
如果說儉樸是中國人尊崇的美德,清廉是中華文化裏的為官之道,那麽,駱家輝有中國人的血統,相反,芮成鋼等骨子裏卻沒有中國人的傳統;如果中國人都像芮成鋼一樣“當官就該擺闊,就該享受”,那麽現在的中國人反而丟失了中國人的傳統。
從背包喝咖啡到坐旅行車,坐經濟艙,這些“規則”突出的不僅是駱家輝強烈的個人意識,恐怕更多地體現了美國人“官民”的一種契約。“官民”有約:我信任你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我才選舉你;經過實踐考驗,若你沒有能力或喪失了原先的能力,我就把你選下去。怎麽樣才算做得好,沒有統一標準,最低底線是,你總不能一上台,權柄在握就揮霍我的現有資源。所以, “官” 在“民” 麵前隻好謙卑,不敢隨意貪汙“民”財,因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弄不好被新聞監督,甚至被獨立司法判刑坐牢。
若“當官就該擺闊”是中國人的血統,那麽駱家輝在中國人麵前抓住一切場合和機會,不遺餘力地展示自我,痛痛快快地丟掉這個“中國人的血統”。
(文章來源:2011-09-22 刊登於台灣《旺報》,同日《中國時報》(電子版) 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