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網友對三峽大壩所產生的幹旱影響是這樣說的:

而網友對三峽大壩所產生的幹旱影響卻是這樣說的:



1.



三峽確實破壞了全國的生態:未修三峽之前,由於長江水流量巨大向下衝流,使長江二岸形成二個汽流旋渦:北邊形成逆時針旋渦,南邊形成順時針旋渦.這二個旋渦冬季能阻止北方冷空氣南下,夏季能阻止南方暖濕氣流北上.現在這二個旋渦沒有了,所以冬季冷空氣直接南下造成南方凍雨,夏季暖濕氣流直接南上造成北澇!而長江二岸地區由於不再是對流空氣交叉區,降雨量自然大量減少!所以,全國生態就這樣破壞了!



2



截流三峽破壞了下遊的生態 三峽也直接破壞了整個中國的生態!北方連續好幾年冬春換季就開始下雨一直到能下半個多月!南方幹旱、下雪、凍雨、使得一些糧食主產地區因氣候異常、幹旱糧食大麵積減產!



3



從物理學上講,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將勢能轉化為動能的一個過程,江水在往下遊流動過程中有特定的物理速度。自然環境在數萬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平衡,長江下遊的河流,生態都已經適應了特定流速的江水。三峽強製性的在上遊對江水進行節流,即使三峽開閘放水,但是水流的下流勢能高度已經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在下遊的湖泊,河流的進水口處,水流的流速與三峽未攔截前相比明顯減緩,較低的水流流速無法主動的流進高流速形成的湖泊,河流入水口。湖泊河流再沒有往年的江水倒灌,當地的河流湖泊的蓄水位明顯降低,太陽蒸發的水蒸氣減少,積雨雲無法形成,生態即遭破壞!



筆者認為:三峽大壩的建成對壩區周圍的氣候是有影響的,首先是庫區的水量蒸發對周圍氣候的影響,二是大壩下泄流量減少對下遊地區地表水氣蒸發減少與補充的影響,而更重要的是減少了下泄流量後減少了對下遊地下水和地表水係的水體補充,由此導致下遊及周邊湖泊水位下降,導致鄱陽湖,洞庭湖蓄水量減少湖麵麵積邊小,水氣蒸發量減少,形成惡性沉環。這就好比把本該補充下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量蓄在了上遊。但這些還不至於造成惡劣極端天氣,但如果這些地區地表水氣蒸發量減少,再加上降雨量減少,情況就會惡化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的鄱陽湖洞庭湖幹旱現象與三峽大壩的蓄水相重合,去年三峽大壩蓄水到175米高程,對下遊的地下水水體補充是否有影響以及對地表水是否有影響是需要評估的。遺憾的是三峽大壩的建設目的之一是防洪或防旱,但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後,下遊的湖北、江西,湖南卻出現了60年不見或百年難遇的幹旱,中國曆史上的魚米之鄉都成為了幹旱之地,而三峽大壩也沒能發揮抗旱的作用,這不能不使人們深思。從經濟效益上看,三峽大壩所創造經濟效益遠遠抵不上下遊幹旱所造成的損失,三峽大壩非炸不可。



三峽大壩能起到抗洪的作用嗎?



去年洪水來襲, 武漢一度告急,但三峽大壩卻多次置長江下遊的安全於不顧,以每秒4萬立方米的流量大量泄洪。



長江下遊百姓認為,三峽大壩汛期泄洪是不作為。但中國三峽集團公司負責人卻回應道:大壩的泄洪量考慮的是整個長江流域,不僅要保障下遊安全,也要保障上遊安全。如果一下子全部蓄滿了,未來一個月的汛期怎麽辦?再來一場持續的大暴雨怎麽辦?上遊堤壩的安全怎樣保障?



人們質疑道:當初修建長江三峽大壩政府一再聲稱,有了三峽大壩可以抵擋千年、萬年一遇的洪水,讓長江全線高枕無憂。現在卻怎麽麵對不到20年一遇的洪水就告急泄洪,讓下遊遭受如巨龍入江、仿佛原子彈爆炸的泄洪衝擊?並聲稱三峽大壩要為後麵的暴雨預留空間、不能代替長江的防洪工程?



此三峽大壩豈非一個騙民工程?許多網民說,如此一個既不能真正抗洪、又帶來地震、生態惡化等許多隱患的三峽大壩,全因官方的形象工程需要而建,實為一個罪惡的坑民工程,是現代XXX的長城工程。

事實上三峽工程的所謂防洪效益,有識之士早有預言。當年孫越崎老人就說了,有人說建三峽大壩是為了防洪,其實它並不能解決防洪問題。三峽是峽穀,建大壩隻能是峽穀型水庫。由於移民的限製,150至180米方案防洪庫容都較小,擋不住大洪水,對下遊洪水泛濫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孫越崎當年是全國政協常委、三峽專題組組長,他的話應該是權威的。但這些真話礙了水利工程利益集團的事,人家自然不予理睬。已故的中國水利泰鬥黃萬裏先生也有一個預言:三峽水庫對水量的調節必將是一種逆調節,也就是洪水期它要泄洪、枯水期它要蓄水。

返回頭來看這些有識之士的預言,實在是很有意思。1998年長江發大洪水,當時三峽大工程剛完成了大江截流、大壩還沒影兒。三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先生向記者誇了個海口,氣吞山河地說:“要是有了三峽工程,何愁長江洪水逞凶狂?”當時王維洛先生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三峽工程能擋98年的大洪水嗎?》,以 98年洪水為例,詳細論證了三峽工程極為有限的防洪效益。

不是說所有的水庫都沒有多少防洪效益,肚子大了,就能裝水。比如埃及的阿斯旺水庫,能裝下尼羅河一年半的水,多大的洪水來了都可以不開閘。但三峽水庫恰恰相反,不是一個大肚子、而是一條細腸子。也就是孫越崎老先生所說的“峽穀型” 水庫,也就能裝下長江上遊一個多月的來水,洪水一來無法調度。
以1998年洪水為例,一共有8次洪峰,而且你事先並不能準確地預測你到底攔截哪一次。98年長江第三次洪峰之後,中央氣象局預報長江流域的降水可望近期結束,不料雨區又轉了回來,形成了第四、五、六、七、八次洪峰。如果三峽水庫調度者根據國家氣象台的預報、下決心攔截第三次或第四次洪峰,後來接踵而至的幾次洪峰就可能產生疊加效應,造成比單一洪峰更大的災難。

當時有人反駁說,可以采取傻瓜式調度呀,大部分洪水放走,每次隻動用一點點防洪庫容。從今年的情況看,三峽水庫正是這麽幹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宣稱三峽水庫可以抗禦什麽千年、萬年洪水呢?這一點兒小小不言的防洪效益,何不把這筆巨款拿來加固堤防、和恢複被占用了的洪區呢?

所有跟帖: 

簡單駁你一下 -刁德一- 給 刁德一 發送悄悄話 刁德一 的博客首頁 (263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20:15:29

不知道你是故意誤導還是無知,1998年的洪水也拿出來了,那時候大壩起作用了嗎? -刁德一- 給 刁德一 發送悄悄話 刁德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20:22:44

這不是我的觀點,我認為防洪有一定作用,但目前是走到了更可怕的另一麵, -5678910- 給 56789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20:30:24

那你解釋解釋1963年鄱陽湖大旱,那時候連葛洲壩都還沒有 -刁德一- 給 刁德一 發送悄悄話 刁德一 的博客首頁 (69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22:00:26

正是因為沒有這些水庫,63年那也隻能小旱 -5678910- 給 56789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20:03:18

幹脆把美國百年不遇的龍卷風也算三峽頭上 -achicod- 給 achico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01:54:34

第一段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隻需再等幾年看梅雨季節還有沒有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57 bytes) () 05/28/2011 postreply 10:01:22

先看看太平洋的暖流區到哪了在想想。 -achicod- 給 achico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01:57:04

回複:第一段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隻需再等幾年看梅雨季節還有沒有 -laoqianshui- 給 laoqianshui 發送悄悄話 (131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21:23:58

誰能查一下,曆史上沒有三峽大壩前,長江中下遊,有沒有大旱過? -Wuli98- 給 Wuli98 發送悄悄話 (673 bytes) () 05/28/2011 postreply 18:36:50

好文:說不好的人沒有很強的判斷能力 -street0120003- 給 street0120003 發送悄悄話 (47 bytes) () 05/28/2011 postreply 19:37:14

通篇典型的沒事找事。一通廢話沒件具體的。請舉例因三峽,哪淹了。 -achicod- 給 achico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01:49:15

笑一笑,十年少 -laoqianshui- 給 laoqianshu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21:28:49

不但導致了中國的幹旱,還導致了歐洲的幹旱。。。 -普通一員- 給 普通一員 發送悄悄話 普通一員 的博客首頁 (7928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18:00:00

雨水都到美加了,今年5月份特別潮濕。 -needtime- 給 needtime 發送悄悄話 need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08:47:24

這象個大篩子的文章也敢轉? -laoqianshui- 給 laoqianshu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21:26:26

不管如何,天然的東西,還是不要改變它,順其自然。 -Yummy2000- 給 Yummy2000 發送悄悄話 Yummy2000 的博客首頁 (10 bytes) () 05/31/2011 postreply 14:02: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