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劉仰
近日,有一個叫做維基泄密(Wikileaks)的網站日益受到關注,這個網站於西曆2006年創辦,創始者是一個澳大利亞人,名叫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現年39歲。美國政府多次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對阿桑奇進行監視,但被澳大利亞政府拒絕。美國便於今年6月決定由自己追捕這個危險人物。這種行為對於美國來說不算什麽,奧巴馬上台後,於今年4月親自下令暗殺一個名叫安瓦爾-奧拉基的美國公民,理由是這個美國公民涉嫌搞恐怖活動。人們常說美國是法製社會,法製社會裏對於某個公民是否犯罪、如何處罰,應該由法院說了算,而奧巴馬不管這一套,命令“美國錦衣衛”將奧拉基暗殺了事,哪怕他不在美國。奧巴馬讓“美國錦衣衛”直接代替了法院的工作,不知道在美奴那裏,這還算不算“法製社會”。因此,美國政府要追捕阿桑奇也就很正常。那麽,阿桑奇的“維基泄密”網站究竟幹了什麽,讓美國政府對他大動肝火?
“維基泄密”網站自創辦以來,公布了一係列美國的國家機密,例如“911”事件中未曾公開的信息,五角大樓的機密文件,關塔那摩美軍海外監獄的詳細情況,等等。“維基泄密”公布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於美國。然而,“維基泄密”最近一下子公布了九萬多頁美軍機密文件,再次引起世人關注。其中還有視頻文件顯示,美軍在阿富汗隨意射殺外國記者(路透社)和平民。美國政府當然對此極為頭疼,除了繼續追捕阿桑奇外,美國政府還要調查阿桑奇的信息來源,也就是那些把機密文件透露給阿桑奇的人。此前,美國政府已經逮捕了一個名叫曼寧(Bradley Manning)的美國大兵,指控他為“維基泄密”擔任線人。一旦指控罪名成立,曼寧可能要被判處52年的監禁。但阿桑奇否認曼寧是他的線人,甚至要為曼寧請律師做辯護。
“維基泄密”網站有一些核心成員,在世界各地共有幾百名兼職的工作人員,但這個網站所有的成員,隻有阿桑奇一人公開了身份。而且,阿桑奇以在全球不斷搬家而著稱,美國政府對其發出追捕令後(不清楚是否也包含直接暗殺),“維基泄密”網站貼出祈禱:“阿桑奇,你一定要安全地活著”。事實上,互聯網上關於阿桑奇的資料也極為有限。更有意思的是,阿桑奇和“維基泄密”從事這項工作,並不是為了錢,就連涉嫌給“維基泄密”做線人的曼寧也承認,他也不是為了錢,而隻是為了“披露真相”。中國國內一些媒體在報道阿桑奇的時候,也常常隻把阿桑奇定位成一名電腦黑客,似乎他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巨大隱患,而不敢正麵肯定阿桑奇冒著生命危險、揭露真相的努力是否值得稱道,是否屬於“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就好比曼寧將要麵對的刑期,如果按照法律,他是要被判刑。但是,他提供的關於美軍草菅人命的證據是真實的嗎?美國法律難道應該懲罰一個揭露殺人犯的舉動,而保護殺人犯的行為不被揭露?
“維基泄密”在今天的出現,有著較長的曆史淵源,它也是對美國“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招牌的一個嘲諷和打擊。美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爭就是越南戰爭,美國人總結越南戰爭失敗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認為,越戰敗於媒體。由於媒體當時大量報道了美軍在越南殘暴的殺人行為,引起美國國內和全世界的反感,反戰情緒高漲,美國不得不灰溜溜地離開越南,一無所獲。因此,越戰之後,美國調整了對於新聞媒體的政策。當今美國最著名的新聞媒體之一CNN,就是誕生於第一次海灣戰爭。從那時起,隻有配合宣傳美國軍事行動的媒體,才有可能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關於戰爭的信息被美國政府大量過濾,不利於美國政府的消息,大都被淹沒。CNN這種具有明顯傾向性並且迅速獲得好處的做法,也引起了同行的競爭,其典型就是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
第二次海灣戰爭時,福克斯比CNN更CNN,公開宣稱“我們不僅是記者,我們更是美國人”,他們不再以客觀中立的方式稱“美軍”,而是在報道中公開稱呼“我們的士兵”,“我們的海軍陸戰隊”等。老牌媒體英國BBC的董事長格裏戈-代克(Greg Dyke)對此評論說:“我對美國傳媒在報道這次戰爭中采取的‘一邊倒’的立場感到震驚,如果伊拉克(戰爭)能證明什麽,那就是BBC無法(像美國傳媒一樣)將愛國主義和新聞混為一談,完全不講新聞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但這在美國發生了,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將徹底破壞美國電子傳媒的聲譽”。福克斯的這種傾向連它的對手CNN都看不下去。CNN的創始人特納(Ted Turner)評論說:“福克斯新聞在報道戰爭時采用超級愛國主義(Super Patriotism),是在誤導美國觀眾。”美國的一些研究機構指出,在福克斯極具傾向性宣傳的影響下,美國公眾對於伊拉克戰爭的一些關鍵問題,都有嚴重的錯誤理解。例如,大多數美國人相信薩達姆與“911”有關(其實沒關);很多美國人至今依然相信,美軍已經在伊拉克找到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於美國沒有獲得聯合國的支持便對伊拉克開戰,很多美國人根本不知道,反而以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美國打伊拉克,等等。
然而,福克斯曾經與美國政府穿一條連襠褲,能保證它成為美國政府的心腹嗎?奧巴馬上台後,去年,白宮居然與福克斯電視台展開了一場大戰。白宮發言人拉姆-伊曼紐爾說福克斯“表現得不像一個新聞機構”,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安妮塔-鄧恩說:福克斯電視台“對奧巴馬和白宮發動戰爭……,我們沒必要仍假裝認為這是合法新聞機構的行為”,“我們將用待敵之道對待他們”。曾經與美國政府親密無間的福克斯,為何會成為奧巴馬的“敵對”目標?鄧恩的另一番話,說出了原委。鄧恩說:福克斯電視台“以新聞偽裝觀點”,扮演著共和黨“調查或傳播工具的角色”。鄧恩還說道:他們(福克斯)不是一家真正新聞台……不僅是他們的評論員,也包括許多新聞節目。那不是真正的新聞,而是在推行某一觀點。也就是說福克斯站在了奧巴馬的政治對手共和黨一邊。那麽,如果說福克斯是因為太具政治傾向性而遭到奧巴馬政府的指責,奧巴馬政府自己是否就是要求媒體回到“客觀公正”的立場呢?
今年4月,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詹姆斯-裏森因為揭露了“美國錦衣衛”CIA在伊朗核問題上的一些內幕,接到了美國法院的傳票。裏森曾經因為揭露美國政府竊聽本國公民通訊而獲得普利策獎。而裏森這次被美國司法部長親自批準起訴,與同一時期一位美國情報部門前高官被起訴一樣,都是因為向媒體泄露了所謂機密信息。的確,每個國家都有“機密法”,但是,當“機密”是被用來掩蓋罪行的時候,這種機密就已經變味了,它就變成了專製的工具。因此,從“維基泄密”到被美國政府起訴的記者、前高官、美國大兵,包括此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的曝光等,此類人物層出不窮,說明美國的政策即便在本國也日益不得人心。今年6月,美國資深女記者海倫-托馬斯因發表批評以色列的言論,與美國政策不符,受到白宮發言人的點名批評,白宮記者協會也發表聲明對她進行了譴責。海倫曾經是白宮記者協會的主席,她先後麵對過10位美國總統,白宮新聞發布廳第一排記者席上正中間的位置上有她的名字,永遠為她留著。而就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海倫因為說了與美國政府不配合的話,被要求立即退休。
一個簡單的曆史回顧使我們看到,美國的新聞媒體早已喪失了“客觀公正”的立場。從奧巴馬政府對於媒體的態度來看,他也不是要求媒體回到“客觀公正”的立場,而是要求媒體為自己說話,不能為自己的反對意見說話。尤其是當大資本能夠實現對媒體的壟斷時,媒體在美國早已成為各個利益集團自己的傳聲筒。媒體之間的對立和攻訐,不過是爭相為利益集團服務的政治表態。而“維基泄密”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出現的,它的創始人以及大批秘密的合作者、信息提供者,都說明美國的“新聞自由”已經名存實亡,人們不得不以這種冒著生命危險的方式來獲得真相。可笑的是,今年5月,奧巴馬還簽署了一份“新聞自由法案”,表示美國對於“壓製言論”的其他國家將實施懲罰,但是,美國自己又是怎麽做的?由“美國錦衣衛”CIA出資的“美國之音”長期被當做“新聞自由”的典型在世界各地廣播,但是,在美國國內,收聽“美國之音”卻是非法的。“維基泄密”這次曝光的資料也顯示,美國在阿富汗的士兵明明知道對方是路透社的記者和平民在一起,也公然向他們開槍射擊。美國這種“賊喊捉賊”的遊戲,還能蒙騙人們多久?
從“維基泄密”看美國新聞自由
所有跟帖:
• 胡士泰收集的數據也是都是從公開渠道可以獲得的信息,被抓了 -又黃又暴力- ♂ (440 bytes) () 08/11/2010 postreply 03: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