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歇後語看中國傳統文化的歧視

本文內容已被 [ 悟空孫 ] 在 2010-04-26 17:23: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國的語言文字非常優美,這無可置疑。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我們看到什麽本質的思想內涵呢?

這又是一個大的不能再大的話題。

簡化之,我們今天先來看看中國的歇後語是如何對待弱勢群體的。它們是否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儒家的仁義道德和佛家的眾生平等,慈悲包容。

且不說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聾子的耳朵——擺設”,這些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歇後語,我們隻看看和視障人士有關的歇後語:

 

瞎子點燈——白費蠟;瞎子做竹籃——瞎編;瞎子看電視——不明真相;瞎子蓋被子——東拉西扯;瞎子到家——摸(沒)門; 瞎子打燈籠——不沾光;瞎子撒網——胡扔;瞎子擤鼻涕——一把攥;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瞎子踢毽子——一個不個;瞎子戴變色鏡——窮講究;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麽戲;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鏟;瞎子趕集——湊熱鬧……等等。

 

千百年來,我們用美麗的漢語表達思想,可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這是什麽樣的思想?難道風趣俏皮就要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一現象再次說明,聖人的仁義道德隻是一紙空文,歧視才是我們文化中隱秘的,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每一個人言行的劣根!

說“中國文化中沒有種族歧視的劣根。中國人既好客又知禮,既有孔夫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好客精神,也有‘四海之內皆弟兄’的胸懷”真有點滑稽了,連同宗同族的自己人都歧視,何況外族人?漢語中的“蠻”、“夷”說的是誰呢?

雖然時代變了,但是歧視現象仍然很普遍。 看看“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趙本山,他就是擅長拿殘疾人開涮,他台上一個人裝瘸扮傻,台下全中國人跟著哈哈大笑,這種拿殘疾人開涮,並扼殺人們同情心的表演,居然每年獲得最受觀眾喜愛的小品,這不值得我們深思嗎?趙本山個人的行為不算什麽,電視前廣大觀眾的心理難道不反映了某種文化?

時代是變了,雖然“殘廢”、“瞎子”、“傻子”這樣的稱呼仍不絕於耳,但是現在中國社會已開始意識到尊重殘障人士的重要性,有的公共設施比如廁所也開始兼顧特殊人群的需求,可是這樣的改變是歸功於我們繼承發揚了傳統文化的仁義道德,還是西方的“文化滲透”?

如果你還不明白,要和我爭辯:這不過是文化差異,各種文化都有特點,取長補短就可以了,這又如何阻礙中國向現代化發展了?

那麽請大家假設一下:假如Stephen Hawking生在中國會怎樣?

阿彌陀佛!還好他是英國人,人間才有了一位大師!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禮儀小姐”
  • 悲歌
  • 地震中的傳統文化
  • 一個開心的周末
  • 偏激無罪!
  • 所有跟帖: 

    有點雞蛋裏挑骨頭的感覺 -約翰撈麵- 給 約翰撈麵 發送悄悄話 約翰撈麵 的博客首頁 (3822 bytes) () 04/27/2010 postreply 02:01:09

    有理有力有節 - 讚一個! -在山泉水清- 給 在山泉水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0 postreply 08:30:47

    讚2個! -團團賺- 給 團團賺 發送悄悄話 團團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10 postreply 08:36: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