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來追求的也不是物質世界的榮華富貴。好像做買賣一樣,今天做了好事,明天就要升官發財的想法不是正信的佛教徒的追求。所以一味地把世俗或物質的成敗去和佛教,和人的精神追求相提並論不大恰當。
梁武帝的例子似乎不能說明什麽。一個也許不是那麽貼切的比喻,比如每個人都知道講衛生身體更健康,但是並不是所有講衛生的人一定長命百歲。個人體質不同,經曆習慣不同,對衛生的理解也不同。有些人甚至因為對衛生有錯誤的理解,過多地使用洗滌劑。但沒有人會因為看到一個講衛生的人也經常生病,從此就不再洗手。
信佛,有人正信,有人迷信。有人宣稱或自以為信佛,但如果不去努力了解佛教的真諦,而隻是做一些表明功夫,或自以為是的錯誤行為隻是他個人智慧不夠,並不能說明其他。又好像大家都學數學,有的人認真學了,最後會得到正確的答案。有的人一知半解,總是算錯題,你不會由此認為數學這門學科是根本錯誤的。
我們在這個極端的物質世界隨波逐流,起伏掙紮的時候,佛教讓很多人知道物質的享受和回報並不是人生唯一的信仰,讓很多人在忙碌疲憊之餘獲得一些平靜和溫暖,讓很多人失去希望的時候看到一束陽光。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佛教不排斥他人,沒有異教徒的概念。所有好的東西都值得學習提倡,一些並不認可的東西,也給予更多的包容。這裏不談國家之間的關係,那是政治的文治武功的範疇。談談普通人之間,人和自然的關係,佛教作為一種平和寬容的教育,不是可以讓更多人放下憤恨,放下包袱,和別人和動物和自然更好的相處嗎。至於一些人非要把政治和宗教掛鉤,隻是代表他自己的理解而已。
這個世界很大很遠,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很小,很近。人到現在從來沒有認清過這個世界,甚至沒有看清自己。不能說看不到的就都是不存在的,不能理解的就都是荒謬的。我們舉著手電筒,照向前方,燈柱下的東西(似乎)看的很清楚,但我們還是無法就說燈柱之外看不到的東西肯定不存在。如果有人說他看到了什麽,和我們的猜測不符合,我們就演繹推斷那都是他的幻想,這不大公正。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不能代表人家一定也看不到,所以燈柱之外是什麽,好像最多隻能說不知道。
我對佛教的了解很粗淺,回帖中有理解不正確的地方,請包含指教。
回複:佛教是一個大忽悠
所有跟帖:
•
頂
-頂帖09-
♂
(0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2:19:34
•
印度文化常常分不清時間持續和邏輯層次。
-實話太可怕-
♂
(562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5:07:37
•
我主要指的是拜佛和誦經這些中國佛徒中普遍存在的愚昧的行為
-decoy-
♂
(214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5:16:16
•
回複:我主要指的是拜佛和誦經這些中國佛徒中普遍存在的愚昧的行為
-eastsky-
♂
(1165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8:22:51
•
回複:回複:我主要指的是拜佛和誦經這些中國佛徒中普遍存在的愚昧的行為
-decoy-
♂
(486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9:03:57
•
你的文章我比較讚賞,因為你比較誠實。但是佛教的問題是:
-實話太可怕-
♂
(380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4:55:16
•
回複:你的文章我比較讚賞,因為你比較誠實。但是佛教的問題是:
-eastsky-
♂
(1048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6: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