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有關金融行業的電視劇“城中之城”,本城也有不少人寫過一些評論,有關於和偉飾演的趙輝和馮嘉怡飾演的蘇見仁,還有塗鬆岩演的奸商同學,更加有王勁鬆飾演的朱顯龍,他以親和儒雅的形象,巧妙地掩蓋了自己的野心和計謀,為劇情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今天我不聊這部電視劇,而是聊一下其中的幾個細節,那就是劇中的趙輝和朱顯龍都來自湖南,而且趙輝的一幫同學來自一個學校,其中的影射就是一個很多人並不記得,但是確實是曾經幾乎號稱中國財經“黃埔軍校”的湖南財經學院。
創建於1958年的湖南財經學院,原名為湖南財政貿易幹部學校,是由湖南省財政幹部學校、湖南省糧食幹部學校、湖南省同級幹部學校、中國人民銀行湖南分行等5所財經類學校組成的。
它是最早的一批財經院校,在湖南省乃至全國都有很高的地位。1979年更名為湖南財經學院,開啟了快速發展的腳步,成為全省部屬高校,這個階段還創造了很多個“第一”。
開創第一家高教信用社、開創第一家高校證券商。這時的湖南財經學院已然成為了全國最強財校之一,也培養了中國金融界黃金一代人才,比如中國銀行董事長、方正集團金融主管、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理,都是畢業於湖南財經學院。那時的湖南財經學院真的很強,但是2000年合並大浪潮,卻讓它在中國高校中失去了姓名。
湖南財經學院成為強強聯合的“犧牲品”?
2000年高校開啟合並大浪潮,湖南財經學院申請合並本省的財專和商學院,組建新的財經大學,但是沒有得到批準,最終卻被湖南大學合並。2000年湖南大學合並湖南鐵道學院、湖南計算機高等專科學校、湖南財經學院等高校,組成強有力的新湖南大學。
原來的湖南財經學院,就成為了湖南大學的財經院校了,因此有人說:“湖南財經學院,成為了2000年高校強強合並的犧牲品。” 當時湖南省財經學院的學生難以接受這個結果,甚至衍生出來一個梗,“寧要湖南財經學院的畢業證,不要才湖南大學的畢業證。” 這是因為當時的湖財已經打響知名度了,就業環境非常好,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直屬院校,畢業生輕而易舉就能進銀行工作。
2013年,有篇文章“盤點行長圈怪象:湖南財經學院培養1000位行長”
中國最盛產行長的地方絕非清華北大 而是四所與央行關係緊密的“小”學校。
記者查閱國內主要銀行高管的簡曆,發現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銀行高管在進入職場前幾乎都就讀於財經類院校,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學校。所以,中國最盛產行長的地方絕非清華、北大這樣的著名學府,而是像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湖南財經學院、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和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這樣與央行關係緊密的“小”學校。
前任證監會主席肖鋼和農行董事長蔣超良就讀的湖南財經學院也被譽為造就我國華南、中南地區經濟人才的“黃埔軍校”。湖南財經學院在1978年成為人民銀行直屬高校,也培養了國內金融界許多重量級人物:除了肖鋼和蔣超良,還有肖的夫人中國民生銀行原財務總監吳透紅,中國金幣總公司前任總經理易都佑,深圳交易所副總經理黃鐵軍等。
當地還有個說法,湖南財經學院向中國輸送了1000位大大小小行長,這些人執掌了中國金融產業三分之一的天下。鼎盛時期,中國農業銀行在全國17個省的分行行長全數出自這裏。
“話說1978年那個金秋十月的某一天,有6女34男共40名書生跋過三湘涉過四水來到嶽麓山下。這40人為何聚首此地,隻因要圓同一個夢想。那是何夢?大學生夢,是高考製度恢複後帶來的夢。”2008年秋天,長沙,51歲的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和他的夫人吳透紅在一篇大學班級回憶文章中充滿感情地寫道。
湖南財經學院曾是國內銀行行長的“生產基地”。自1958年建校以來,湖南財院累計向中國輸送了一千多位大小行長,這些人一度執掌了中國金融產業三分之一的天下。
而1978年入學、1981年畢業,被稱為“財院78級”的一批人,則是這個龐大的“財院係行長群”的領軍人物。肖鋼及夫人都是“財院78級”的成員之一。
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方正集團主管金融高級副總裁湯世生,中國金幣總公司前任總經理易都佑,中國民生銀行財務總監吳透紅,深圳交易所副總經理黃鐵軍,這五人出自同一個班。他們都是1978年入學,並且於1981屆的金融班畢業。
另外,同年入學的會計係學生陳學榮,後來成為湘財證券董事長,也被稱為證券湘軍之領軍人物。
1978年,國家正式恢複高考,當時的湖南大學財經學院叫做湖南省財貿學院,而肖鋼、湯世生等第一批學生,也是以財貿學院大專班的名義招收而來。1979年元月,湖南財貿學院更名為湖南財經學院,78級學生因此成為其第一屆的大學生。
78級學生中年齡差距之大,已經是整整一輩。金融班年齡最小的三個學生,入學時都隻有15歲,連個子都沒長齊整,吃飯時總是生怕搶不贏。而年齡最大的唐仕榮則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都已年滿12歲。如今已是深證交易所副總裁的黃鐵軍,正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一。
1980年,湖南財院正式成為央行總行直屬學校,自此,湖南財院成為中國金融界的人才培訓基地,並且獲得了“財經黃埔”的美譽。因為,從這以後,湖南財院的畢業生均可直接進入中國大大小小的商業銀行工作,經過20多年的曆練,這一批1980年代的畢業生逐漸變身成為中國銀行界,遍布各大分支行的中流砥柱,並演化出中國金融界的“財院行長群”。
據不完全統計,自1958年建校以來,湖南財院累計向中國輸送了一千多位大小行長,這些人執掌了中國金融產業三分之一的天下,不乏中國金融界司局級以上、各大商業銀行分行行長級人物。鼎盛時期,中國農業銀行在全國17個省的分行行長,全數都是出自這裏。
回看曆史,其實在1981年,當湖南財經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學成“出師”的時候,他們恐怕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遇上的將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這個時代將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機遇。尤其是金融證券行業,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領域。而一群有著金融基礎的學生,則更加容易在人群中凸現出來。
而到了1992年,中國證券市場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著財院人。陳學榮籌辦湘財證券,歐陽雪初下海淘金,吳敏文在一年之後畢業,進入央行證券管理司。湯世生於1994年離開中國建設海南省洋浦分行,參與了此後名震海內外的中金公司的籌建,並且在此後三年裏,一直擔任中金公司的副總裁……這些人在接下來20年裏,以各種身份創造和見證了中國證券市場的新生和發展。
以肖鋼為代表的湖南財院人,則在中國銀行界打下自己的江山。借由著1980年成為央行直屬院校的優勢,一批又一批的財院畢業生直達中國銀行界的天涯海角。上至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下達各基層網點,都有著“財經黃埔”的印跡。
當然後來的湖南財經學院已經沒有90年代高峰期間的那種知名度,雖然依然是實力很強。
湖南財經學院,最近的新聞就是準備改名為“湖南財經大學”,當然還是湖南大學係統內,不過是更加獨立,也可以加大力度,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期望湖南財經大學能夠再次重現以前的風光。
(本文很多資料來自網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