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談天下(419) 再談馬光遠論中國經濟真相

最近中國的國安部們大力度打擊各種唱衰中國經濟的媒體和個人,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也被噤聲,而馬光遠作為體製內的經濟學家,曾經給中央政治局常委上過經濟課的新生代經濟學家代表,他肯定不是有意唱衰中國經濟,而是很有可能就是說了幾句真話,當然不許說真話才是中國的維穩大局。

熱點聚焦】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被封殺Famous economist Ma Guangyuan was banned  #幸福頻道#中國經濟#chinaeconomy #馬光遠- YouTube

我個人翻出來馬光遠中國經濟真相的一篇舊文(2018年),現在來看看,在點評一下,作為2023年年底的一個記錄。

首先聲明,我無意唱空或者抹黑中國經濟,隻是認為,有必要更客觀地看待中國過去近40年的時間裏真正取得的成就、原因和差距。因為我發現,有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中國為什麽取得成功,以及中國還有哪些不成功。

馬光遠,獨立經濟學家

01 關於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的增長故事一直被視為“奇跡”,但事實上,中國過去40年的增長故事和東亞很多快速增長經濟體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依靠投資和出口。把中國放在東亞快速增長經濟體中,中國不算最成功的。如果按照人均GDP的增長去衡量,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都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發達經濟體。而中國用了近40年的時間,在人均GDP上取得的成就遠遠落後於韓國、日本等經濟體。這是事實。

而且,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是一個未知數,中國經濟麵臨的挑戰遠遠大於當年日本、韓國等國家。說中國經濟的增長並非是什麽奇跡,就是告訴大家,中國人很聰明,隻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就一定也能取得成功,但不要認為中國走了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點評:
馬光遠這個分析還是很到位的,中國沒有真正做到一個唯一,特別的經濟奇跡,而是延續了過去60年的雁陣模式,從歐美轉移到日本,在轉移到韓台,再到中國的製造業轉移模式,當然這個不符合中國政府的官方宣傳。

如何評價經濟學家馬光遠建議「工薪階層少投資」,稱「沒錢的人不用焦慮,工薪階層別想著抄底」? - 時空騎行跨海者的回答-

02 關於經濟改革

中國改革進入到了深水區,民眾對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因為大家深知,中國的前途和命運維係於改革的成敗。每一次改革麵臨困境的時候,經濟學家都會鼓吹什麽“頂層設計”。其實了解中國改革曆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改革絕不是“頂層設計”出來的,而是真正一步一步探索出來的。1978年農村改革,是農民冒著殺頭的危險幹出來的,中國的鄉鎮企業,完全就是中國農民創造出來的奇跡。

中國很多成功的改革,都是在實踐證明正確之後,領導中國改革的人物很聰明地加以承認。記住,改革從來都是幹出來的,不是“設計”出來的。小平的“貓論”為什麽偉大,就是小平同誌如此偉大的人物,都很清楚,我們沒有能力設計什麽改革方案,隻能順應曆史潮流,順應民間的首創精神。尊重老百姓,這是過去領導人最偉大的地方,也是中國改革最成功的地方。

點評:
其實包括溫家寶都提到過政治體製改革的必要,和很多要求政治體製改革的人不同的隻是,要求的是溫和改革還是激進改革,但是中國共產黨現在的領導階層,尤其是習近平的個人理念就是政治體製改革就是要革掉共產黨的命,這個是萬萬不能的。可見,當年鄧小平希望學習的新加坡威權模式,到了習近平這裏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了,直接返回了極權,甚至是獨裁模式。

寒江獨釣on X: "溫家寶2012年3月14日答中外記者問: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成功,經濟體製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複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曆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k0quoN5sel" / X

03 關於民營經濟

今年民間投資斷崖式下滑,我在多篇文章中說,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危險。因為過去近40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60%的貢獻來自民營經濟。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民營經濟這個“增量”部分釋放出來的生產力,而不是來自存量的國有企業。

過去有一個說法,中國的國有部分占有近70%的資源,但創造的GDP不過30%,而中國的民營企業占有不到30%的資源,創造的GDP卻接近70%。你別看全球500強、中國500強,最賺錢的、排名最靠前的基本都是國有企業,但他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和他們占有的資源比,的確太少了。一旦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拉動力民營經濟出了問題,中國經濟就真的麻煩了。

點評:
有關民企的政策,中國政府一直在安撫,發展,打壓,再安撫,再發展,再打壓的循環中,有個民企的“尿壺”理論,就是說整體經濟好的時候,把民企這個尿壺踢到國企的床下,甚至是踢翻,而國企搞不定的時候,再把民企這個尿壺請出來,作為肥料,不過問題是,民企也是有記憶的,幾次反複後,民企企業家就會變得越來越追求短期利益,而且盡量把利潤進行各種轉移,這樣的壞處就是越來越內卷,而且財富不會大規模進行再投資。

04 關於中國模式

對於中國經濟過去取得的成功,有人將之概括為“中國模式”,以區別於過去一些轉型國家賴以成功的“華盛頓共識”。有人認為,中國在政治體製改革沒有推動的情況下,在市場經濟不完善的條件下,經濟增長如此成功,是有別於其他國家的一種新的模式。事實上,我從來都不認為存在什麽“中國模式”這種東西。

中國經濟之所以取得成功,仍然是因為中國推動了市場化的改革,中國經濟的一切奇跡都應歸功於市場化和開放政策,而不是因為中國真的具有特殊性。如果說真的有奇跡的話,那一定是市場經濟的奇跡,在國企主導,壟斷遍布各個領域,政府對經濟的幹預非常多的情況下,市場經濟仍然在石頭上開花結果。中國未來轉型的道路仍然隻有一個,就是市場化改革!千萬不要把經驗總結錯了,千萬不要以為經濟發展有獨特的道路。

點評:
這種實話是不好聽的,尤其和中宣部的話術完全背道而馳,中國模式其實是“高投入,大政府,低福利”,外加勤勞勇敢隱忍的中國人民(代表的民企),這種不要求政府福利,積極全力進行財富追求,通過房地產對於大多數國民進行割韭菜,再投入建設(很多還是無效,或者重複建設)的模式,如果說有什麽特殊性,那就是國民的奴性有一定的特殊性,世界範圍來看,很難重複。

馬光遠:深圳學不了新加坡住房模式文字| 芳芳蔡藝雯編輯| 芳芳深圳學習新加坡住房模式,被馬光遠譏之為“畫餅充饑”。9月1日,知名經濟學者馬光遠吐槽...

05 關於中國房價

中國房價不是開發商炒高的。自1998年市場化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總體是成功的,解決了超過7億城鎮人口的居住問題,使得中國人均居住麵積已經達到了35平以上,基本解決了住的問題。然而,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的半拉子特點,特別是土地一級市場的高度壟斷和控製,中國土地出現人為的短缺。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一再強調,中國不缺住房用地,住房用地的短缺完全是人為導致的。土地饑餓營銷再加上貨幣放水,導致了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

過去十年,中國最成功的財富故事就是關於房地產的。房地產這個行業是中國最奇葩的行業,人人都在痛罵,人人卻都加入這個財富的遊戲,為了搶房子,祖宗三代結伴去歡天喜地地離婚。這個行業從一開始政府幾乎每年給吃藥,調控了十多年,吃藥吃了十多年,但這個行業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發展。我們很少見到哪一個行業像房地產一樣,是不斷吃避孕藥,卻不斷地結出財富的果實。房地產行業就像一個很有姿色,但名聲不好的女人,政府每年都在嚴肅的指責她,但私下裏又和她不斷暗度陳倉。

記住我的那句話:如果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愛是真愛,那一定是中國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愛。愛得特別深,特別真,不拋棄,不放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隻要這種愛還在,你就不要期待地方政府和這個壞女人真正斷絕關係。

點評:
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尤其是它讓地方財政,房企利益,人民財富首先了三贏,但是前提是房價隻漲不跌,不過這個明顯違背經濟學基本原理,而且以前的2016年漲價去庫存,就是最後一波全民狂歡,同時也是讓中國的房地產巨雷被繼續深埋,直到2022年開始爆發。

06 中國人口太多了嗎?

人多導致資源緊張是中國經濟現實的天大謊言。現代科技和現代經濟史告訴我們,資源的緊張絕非因為人口眾多,而是因為生產力的落後。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靠低廉勞動力的推動,今天中國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麵臨的困境,根子在於低廉勞動力的喪失。當下中國人口政策麵臨的最大問題絕非人口太多,生育率太高,而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處於中等偏下、城鎮化遠未完成的情況下,人口生育率過低導致人口紅利提前終結,和由此帶來的老齡化等一係列社會經濟問題。

關於中國人口的低生育率,這幾年經過社會各界較為充分的討論,邏輯已經逐漸清晰。無論是官方的人口普查數據,還是專家學者的預測,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不僅大大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更是低於英法等歐洲傳統的低生育率的發達國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隻有1.4,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這種超低生育率,無法完成馬克思所講的基本的人口再生產的任務。

低生育率的結果,是中國勞動力人口轉折點的提前到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12年,中國15-59歲的勞動力年齡人口第一次出現絕對數量的減少。當年絕對減少勞動力人口345萬,2014年減少了371萬,目前已經是連續三年絕對減少。照這個趨勢,即使按最樂觀的估計,在2010年到2020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累計將減少近3000萬人。

特別是,隨著人們生育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根本不願意多生孩子,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人口很可能出現斷崖式下滑。過去,中國的一些人口學家總是嚇唬中國會出現人口爆炸,所以在生育政策上出現了從單獨放開二孩到全麵放開二孩的變化。實際上,現在全麵廢除計劃生育,鼓勵人們生育,已經沒有多少人生孩子了。人口問題的確是中國一切經濟問題的根源,製造業競爭力的下滑,根子在人口。

點評:
盡管科技高速發展,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但是在可見的未來,居民的消費依然是國家發展的基礎,這個讓我們不得不麵對人口問題,其中有人口出生率問題和人口老年化問題,中國也不可避免,現在中國已經不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印度這個時候正式成為全球的投資超級熱點也不是偶然的,同理也是墨西哥,印尼等人口大國的經濟發展潛力,可以說中國的人口是過去幾十年內需消費的基礎,也是未來的消費減弱的隱憂所在。

07 中國會重蹈日本覆轍嗎?

關於中國經濟的未來,經常聽到經濟學家警示:中國要避免重蹈日本覆轍。我其實一直認為,中國要是真的重蹈日本覆轍,那是很幸福的。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經曆了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經濟陷入停滯。但日本的人均GDP在2012年曾經高達4萬多美元,在2015年達到3萬2千美元,是中國的3倍。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遠高於中國,日本經濟的創新力排在全球第一梯隊,日本的中小學教育至少比中國先進半個世紀,日本人均在海外擁有的資產在全球遙遙領先。

由於日本的海外投資戰略,在日本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日本擁有來自全球的淨資產收益。如果中國重蹈這樣的覆轍,我100個願意!中國國內對日本經濟和日本的競爭力缺乏正確的認識,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日本仍然是中國最好的老師。如果說中國真的要警惕重蹈日本的覆轍,絕不是什麽經濟停滯或者房地產泡沫,而是日本的人口覆轍。日本人口的減少,是日本國力發展的最大敵人。

點評:
中國不太可能重蹈日本覆轍,因為日本是先富後老,再衰退,而中國特色是,未富先老,已經開始衰退,而且對比日本對外投資後,積極把財富轉移回日本,增強了國家體質不同,中國的企業,尤其的大型民企,因為產權和所有財富保護的不明晰,通常都是把財富及時轉移到海外,而債務卻是留在國內,這種不同讓中國未來有很大的隱憂。

08 中國製造真的全球第一嗎?

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從大國興衰和變遷的曆史看,一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是這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的必要條件。英國超過中國成為第一製造業大國,美國超過英國,都意味著全球經濟權杖的轉移。然而,和當年的英國、美國比,中國的第一製造業大國更多的是製造業全球漂移、美國等製造業強國把生產外包的結果。

我們所言中國是第一製造業大國,是按照GDP算的,如果按照GNP計算,中國製造業的規模將大大低於美國。道理很簡單,iPhone在中國生產,按照GDP算中國製造,但如果按照GNP,則絕大部分的產值應該歸美國。大量按照GDP計算的高科技產品,汽車、手機、電腦等,按照GNP將從中國的產值中刨去。所以,爭論中國是不是製造業第一大國,不僅僅是產業競爭力、創新能力,甚至在規模上,我們都很難講,中國真的是第一。

點評:
不管怎麽說,中國是全球唯一的220個全產業的國家,而且在很多方麵是全球第一的,這個的確是優勢,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的確發現我們的產業競爭力其實是有限的,尤其是缺乏國際知名品牌。

中國股市現狀- 抖音

09 中國股市為什麽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忍不住把中國股市列進十大問題。盡管我過去一直強調,中國股市屬於文學和藝術的範疇,和經濟學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當聽到中國證監會最近準備拿股市來扶貧,貧困地區的企業上市不需要排隊的時候,再次說明了中國股市的不容易。

很多人總是認為,中國搞得最失敗的是兩件事:一是足球,一是股市。足球我同意,股市我一萬個不同意。中國股市不僅僅不失敗,就其承擔的曆史使命而言,其完成得非常出色!中國股市一開始是為了國企改製,幫助國企融資而誕生的,國有企業從股市圈那麽多錢,你認為很失敗?大量的企業從股市不斷低成本地圈錢,中國股民很少為此鬧事,多成功!我經常覺得,中國股民應該入選感動中國人物。每次股災,他們都把責任攬自己頭上,認為是自己過貪,願賭服輸!這次股市又有了新的使命——扶貧!我擔心大量沒有上市的企業緊急把企業搬到我老家去!

點評:
中國A股幾乎是全球股市的奇葩,別人漲它不漲,別人跌它跟跌,而且幾十年除了幾次的狂飆,其它時候幾乎都在3000點保衛戰中渡過,中國的A股的確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而是一種集合了國有,私有,外資,散戶的特殊模式,尤其是在房地產吸血後,A股幾乎是奄奄一息,連正常的市場都不太能算。

10 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嗎?

答案很明確:中國經濟硬著陸是個偽命題。

中國經濟遠沒有到大周期走下坡路的時候。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最大的動力是什麽?是改革開放,是人們對金錢和財富觀念的改變,是鼓勵大家創造財富,鼓勵大家愛錢。隻要中國不胡折騰,隻要中國人愛錢的本色沒有改變,隻要讓中國人心無旁騖地喜歡錢,我從來都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大問題。就長周期而言,全球經濟中,最有希望、最有想象力、最具潛力的仍然是中國經濟。十多億中國人對金錢的圖騰崇拜是經濟發展不竭的動力。

點評:
這篇文章是2018年寫的,以當時的背景來看,馬光遠的說法是對的,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本色是中國全體國民對於財富的渴望,而這個肯定也是被中共內部認可的(但是不會承認,表麵上還是要說中國經濟發展是共產黨的領導,領袖的英明等等),這個反映在中共最痛恨的不是極端剝削,不是資本無序競爭,甚至不是腐敗,而是有人要躺平,要知道其它的弊病都是在繼續發展經濟的路上,隻有躺平是讓經濟停下來,減慢發展,甚至是不發展,這個才是讓共產黨感到政權不穩的根基。現在來看,中國實行的既然是國際資本主義模式,那就逃不過經濟循環的理論,任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曆過的經濟發展,膨脹,停滯,衰退,在中國這裏一個都不會少,而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這個可以商榷。我個人認為硬著陸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中國政府可能會通過各種手段,減少硬著陸的可能,畢竟中共政權的穩定性是壓倒一切的,而要維穩必須要經濟不產生太大的波動。

他的公眾號被封了轉發@暖夕醬:馬光遠... 來自債券投資筆記- 微博


總結:
馬光遠作為一個體製內經濟學家,他是懂經濟的,但是同時他也要顧及體製內的說話邏輯,那就i是唱讚歌,再小批評,他的十點總結其實是非常中肯的,當然這種中肯的分析在中共看來也不是可以接受的,即便是在經濟大環境不好,國際關係進一步緊張的今天,現在我們還是看到習近平在繼續“東升習降”,“中國模式”的老調重彈,各種經濟政策的調整也都是治標不治本,讓人經常看到政府一方麵希望通過放鬆管製,讓企業,尤其是民企充分發揮,又經常不由自主的要把政府管製的小手伸出來,把各個行業胡亂掐一遍,這種也算是中國特色吧。

作為一個建設性的反對者(constructive criticism),我個人是希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不要長期緊張的,同時也希望中國的經濟改革可以倒逼政治體製的改革,盡管這種溫和改革的思想是粉紅批判的,但是我個人還是堅信,就如同同為華人的台灣可以從蔣家天下,到國民黨極權,再到民主化道路,直到比較正常的民主製度,既然台灣的民主化沒有產生動亂,也沒有經濟衰退,中國為什麽不行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