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地明確:壓平感染曲線、推後峰值
2022年12月18日 23:13 中國新聞網
18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在提及如何應對疫情第一波衝擊時表示,在保障社會基本活動的同時壓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線,則全社會有望在維持一定非藥物公共衛生(NPI)措施的基礎上,順利應對後續幾波疫情,整個社會將逐步恢複開放。
近日,多地開會時,也曾提及要壓平感染曲線、推後峰值。
他們想壓平曲線,但是不知道怎麽辦才能壓平曲線?
我要指出的是,壓平曲線是一個錯誤的方向,正確的方向是反向隔離。謝天謝地,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怎麽壓平曲線。
(二)壓平曲線是最差的新冠戰略
2020年四月,我預測了美國的新冠戰略,提出美國應該采用反向隔離戰略。
上策一,嚴格隔離,死亡人數300~3000,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
上策二,反向隔離,死亡人數6000~60000,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數100,000左右,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
下策,社交距離壓平曲線,死亡人數600,000到1,000,000,時間二年,經濟損失萬億美元。
美國2020年和2021年新冠死亡85萬,經濟損失萬億美元,壓平曲線被事實證明是最差的新冠戰略。
每一種戰略都有其實施細節和適用範圍。比如,嚴格隔離隻適用於感染人數小於0.1%,也就是說99.9%的人是正常生活。
(三)為什麽專家選擇壓平曲線?
其一,這就是專家所受的教育,特別是美國的教育。但是新冠疫情超出了原有教育的範圍,原來的一些概念和做法不適用。比如,病死率一般是一個常數,例如流感的病死率約0.1%,但新冠的病死率是變的而且變化高達1000倍的差別。張文宏使用NPI這個詞匯就是一個線索,表明他了解美國的做法。要改變專家的既有觀念是很困難的。我是發明家,沒有專業的局限。
其二,數學模型指向壓平曲線。專家們不知道這些數學模型不適用。在美國、英國都失敗了。現在也有些專家預測中國的新冠死亡人數。離開新冠戰略談死亡人數沒有意義。從我對美國不同戰略的預測可以看到,不同的戰略死亡人數差別太大了。
其三,這個太符合大眾心理了。大眾覺得要逐步放開,循序漸進。大眾對新冠有一種恐懼心理,新冠對有基礎病的人是嚴重的威脅,但健康人的新冠死亡概率低於每年車禍死亡概率的五分之一。
台灣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從嚴格隔離退出也都是采用了壓平曲線,有例可循。他們不知道或不相信反向隔離效果更好,因為反向隔離是教科書上沒有的。反向隔離是我根據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戰略。
(四)為什麽要相信我提出的反向隔離戰略?
反向隔離戰略就是與正常隔離相反,感染者不隔離以盡快使病毒完成在健康人群中的自然感染過程(約兩個月),有基礎病的人自願選擇隔離保護。其關健理由是健康人的新冠死亡概率極低,隻有十萬分之二。采用反向隔離可以把人口死亡率控製在萬分之二以下。作為對比,台灣新冠人口死亡率已達萬分之六,香港已達萬分之14。戰略的差別意味著幾十萬甚至一百多萬的死亡差別。
麵對一種與主流專家相反的戰略,你怎麽知道它是對的呢?
(1)高人讚同。喬布斯做手機時用的是這一招,他請教了Alan Kay。川普總統請了牛津、哈佛、斯坦福的流行病學家,還是不管用,未能戰勝主流專家。
(2)與主流專家麵對麵的溝通。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
(3)曆史記錄。我關於新冠的一係列判斷都是正確的,比如說群體免疫不靠譜。比如說,上海今年四月份要轉成反向隔離。
(4)實踐驗證。非洲約50個國家14億人口采用放任自流(自發的反向隔離)。北朝鮮成功地從嚴格隔離轉向反向隔離。
(五)幾點細節
沒有細節支持的戰略不是戰略,細節決定成敗。戰略家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調整和優化實施措施。二十條,新十條,都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發現兩點細節值得注意。
(1)有些醫院成了易感區域。
(2)學校。原則上大中小學應恢複正常教學,以處理普通感冒的方式處理新冠。有人不願意上學也不強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