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溫哥華這麽不安全,你們把妻女送去徐州旅遊居住我就服了你們。
當初豐縣“鐵鏈女”可是被不識相的屁民們從正能量宣傳裏挖出來的,然後被“後腦勺發涼”的屁民們推到上百億的閱讀量,讓你們大大的冬奧黯然失色,餘波所及,“裹被女”“鐵籠女”“拔牙女”“地洞女”紛紛曝光。匪夷所思的是,陝西“鐵籠女”的“主人”網絡直播兩年,居然有8萬粉絲。如果不是“鐵鏈女”掀起的滔天巨浪,這8萬頭兩足動物很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追看直播,我無法理解這8萬兩足類到底是什麽樣一個群體,樓下洗地的會不會是這8萬中的一員?
再給你們篇正能量洗洗腦,洗洗更清爽:
科技助力公共救助 照亮“失孤”回家之路
來源:北京青年報
民政部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與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近日發布《中國走失人口白皮書(2020)》,對“頭條尋人”項目成功找回的萬餘起走失人口案例以及國內相關走失人口文獻、各類統計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白皮書顯示,我國走失人群規模呈逐年遞減趨勢,2020年走失人次約100萬,相較2016年的394萬人次減少近75%。
人口走失是現代社會難以避免的一個風險現象,是社會發展變遷中一個令人心悸的民生痛點。2015年初,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主演的電影《失孤》熱播,劉德華並在當年春晚演唱影片主題曲《回家的路》,“失孤”成為一個突出而刺眼的符號,“失孤”人群的命運更加備受關注。為“失孤”人群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以不斷優化的公共服務保障照亮“失孤”回家的路,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我國走失人群規模逐年遞減,主要得益於三方麵因素:一是社會保障救助體係不斷健全完善,社會綜合治理水平持續提升,防範、救助走失人口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二是脫貧攻堅深入推進,貧困地區脫貧成效顯著,使得由於家庭貧困導致的盲目外出、流浪現象大幅減少;三是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等先進科技手段“尋人”,既減少了走失人口存量,又有利於防範走失控製增量。
上述第一、第二方麵工作主要由各級政府部門主導,相關公共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失孤”人群規模大幅減少,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我國社會保障救助和社會綜合治理的水平與成就。而上述第三方麵工作,主要體現為政府部門、公共服務機構與科技企業、互聯網平台在新技術、新模式運用上的密切合作,以科技向上、科技向善助力公共救助體係建設,讓“失孤”回家之路越來越寬,讓不幸走失人口越來越少。
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手段,開啟了與傳統的“人找人”大不一樣的尋人模式:以走失者失蹤地點為圓心,向特定半徑內的網絡用戶投推送信息,將尋人信息最快、最精準傳遞給廣泛的人群。數據顯示,“頭條尋人”項目5年來共找回15000多人,成功幫助15346個家庭團圓,最快找到走失者的一次用時不過1分鍾,被找到走失時間最長的已離家57年,平均推送100起尋人啟事能成功找回約11人。
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走失人口托底性公共救助體係,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要強化走失人口發現、識別、救助、轉介等綜合服務功能,加大對走失返回人員的救濟保障。如字節跳動公益宣布成立“扶危濟困專項基金”,用於資助家庭貧困、身體殘疾或罹患重大疾病的被找回人員,助力解決走失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此外,應鼓勵公共救助服務創新,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動員更多社會組織、相關企業以專門技術、專業手段投入走失人口救助服務工作,加大防走失知識科普宣傳力度。為倡導和落實家庭監護責任,政府和社會力量應加大投入相關培訓力量,幫助家庭成員掌握相關專業照護知識,最大限度避免走失風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