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包攬大公司CEO三大二小原因

材料取自網絡各大新聞媒體,小思翻譯,編輯和評論!

 

深度揭示印度人幾乎橫掃大公司CEO的原因

 

關於印度人的聰明,和小聰明,很多年以前我就寫過不少。今天看來還可以繼續挖掘推陳出新。當然,一般人認為印度人的厲害不就是那景陽岡上老虎的本事:印度式團結,印度式英語,印度式出人頭地的雄心壯誌和方略乃成功利器。

 

其實我以為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這最後一點,那就是說印度人喜歡出頭露麵,領導別人。他們和中國人的明哲保身,各自打掃門前雪截然不同。這才是要點,如果不從一出生就開始就朝那個當官方向奮鬥,等到昨日黃花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寶貴年華,也許再也沒有機會了。其實中國國內的人都有讀書做官的黃粱美夢。但是,出了國就啞火,一個因素是英語不好,另一個原因則是自卑,覺得文化溝通不了。所以本國的文化,製度和曆史傳承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國人不團結,那個問題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帶有一定的矛盾。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注意,必須大家認識到問題所在,還要有召集人和領頭的,才能擰成一股繩。

此外,還有兩個小原因,印度人比較耍小聰明,有時候投機取巧,騙子不少,第二就是頭等人才相當的聰明。綜合起來,他們在美國包攬GOOGLE,微軟,推特,等超級大公司CEO勢在必得,華人恐怕望塵莫及。不說多了,就在我這個一般大學裏麵,印度人的出人頭地,我輩隻有望洋興歎。

 

 

說到底,還是一個綜合問題,單個問題似乎不那麽嚴重,加在一起就產生迭加效應。問題就大了。也就是說,咱們祖祖輩輩的文化,給炎黃子孫留下了不太好的基礎,衝破這個天花板談何容易。不過你不試試,永遠也沒有機會。在目前美國大力和中國對著幹的情況下。同胞們可更要看看你是哪一方?如果不在美國安居樂業,不把美國當作自己的國家,搞行政,當官意義不大。但是當CEO倒不一定是美國人和中國人,隻要有本事,人家不在乎。

印度民族文化中的“抱團文化”也助力了印度人在海外的晉升。而中國老鄉是害怕朋友成名,盡量拉後腿,背後煽陰風,點鬼火。生怕別人比自己強,怎麽可以擰成一根繩,大家一起向前進,向上爬呐?80年代初矽穀印度創業家崛起時困難重重,於是互相幫助。太陽計算機係統公司聯合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是一根杠杆,對新移民提供指導。1992年印度人成立了矽穀企業家協會,提供尋找導師、拓展人脈、創業孵化和資金支持,力圖培養新一代矽穀的印裔創業者。現在建立起了一個成熟的印度圈生態,強大的人脈關係網,互相提攜。一個印度人進了某家公司,很快他就會介紹他的親朋好友也進來。

印度人在矽穀展現出英語熟練,善於溝通,無論是本國多元文化或移民經曆都能很快融入等優勢。華裔沒有英語,說不過別人,隻好自己創業,自己當老板。但是普通人沒有創業能力,又懶惰,不喜歡說英語。那就是自討苦吃。永遠也翻身不了。

華人與印度裔的領導力對比之後,明顯的技術不如別人。華人鑽研業務,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問窗帷外麵的事。主張務實低調,傾向於個人奮鬥,喜歡在技術方向上深鑽;印度裔則是典型的商業型領導者,他們更關注傳遞價值觀,注重培養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理解西方文化的內涵。中國培養的學生缺乏“軟技能”,主要體現在語言能力、溝通能力、社交技巧、談判能力等多方麵。

當然,華人已經知道自己短板,現在正在急起直追。湧入矽穀的除了有華人碼農,還有來自中國的資本,華人創業之勢亦十分熱烈。

在這當中,印度人語言能力很強是一大優勢。

和人們刻板印象中的“印度口音”不一樣的是,大部分來美國打拚的印度精英有著非常優秀的英語能力。長期殖民統治,印地語並列為印度官方語言。印度人說英語帶有濃重的口音,但是愛說,不影響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社交方麵,印度人活躍不是溫良恭敬,唯唯諾諾。

印度人願意成為領袖的特性,幼小孩童時期就司空見慣。我朋友的兒子從小就想當官,做總統的準備,修煉說服人的口才,爭取鍛煉溝通協調能力的機會。普通技術崗位上,語言優勢似乎不那麽重要,上升到公司高層管理,溝通方麵的優勢極其重要,實際上,就是八麵玲瓏,有時候需要一定的技巧。

最後我強調一點:盡管中國人和印度人都比較努力,業務也不錯。似乎印度人的計算機語言和新技術創新能力似乎比中國人略勝一籌。比如最近當上推特的CEO的AGRAWAL就是業務尖子。人家為該公司的發展起到了棟梁的作用,人家不提他還有誰?

所以,咱們中國人在一般情況下不錯,但是在頂尖水平的差異就表現出來了。加油吧,我們華夏子孫,炎黃華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