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遺詔 與 老4或老14 誰該繼位?一目了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清聖祖康熙帝去世,結束了他的頗為輝煌而又有意義的一生。

7天後,即 二十日,皇四子胤禛禦太和殿登基,頒布繼位詔書,改年號為雍正。是為世宗雍正帝,清入關後第三個皇帝。

 

 

姑且 以 此圖片 真實可靠為計。

 

據說(鵝冇親睹)康熙遺詔的漢文原件,現存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

 

康熙皇帝傳位遺詔(複製品)。王貞 攝

有一個故事曾經非常流行,內容如下:雍正改了老爸康熙留下的遺詔,把“傳位於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才擠走了兄弟,成功當上了皇帝。

  實際上,壓根就沒這回事。這次的珍品展上有一份珍貴的“康熙傳位遺詔”,長1.55米,寬0.8米,為卷軸式,關於傳位是這樣寫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這位“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詔書壓根沒有“傳位十四子”或“傳位於四子”這樣的字眼。王貞說,這份傳位詔書由滿文和漢文分別書寫一遍,滿文中“十”和“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的可能。

 

--------

另說:

“無論《遺詔》的漢文原本,或滿漢文對照原本,都不是按康熙的本意寫成的,而是雍正繼位之後再製造出來的”,“並且是由漢文本再翻譯成滿文本的”。

 

=====

“十一月帝不豫,駐蹕暢春園。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康熙駕崩前祀天仍然未派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代祀,更未召皇十四子胤禵返京,此時康熙意欲傳位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已然十分明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聖祖病重時於暢春園召集雍正多位親兄弟:誠親王允祉、淳郡王允祐、貝勒允禩、貝子允禟、敦郡王允?、貝子允祹允祥至禦榻前,:“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死時,包括宮人內侍和內廷行走之大臣工當時也都在場,並於宣諭完畢七個時辰之後才病逝的,此之後才再次由隆科多負責宣述康熙帝的遺詔

《聖祖仁皇帝實錄》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醜刻,上疾大漸,命趣召皇四子胤禛於齋所,諭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公吳爾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誠親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貝勒允禩、皇九子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禦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聞召馳至,巳刻,趨進寢宮,上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進見問安,戌刻,上崩於寢宮。

------------

雍正帝 名 胤禛,乃康熙帝 25子中之老4,其一母同胞隻有皇14子 胤禵,此兄弟倆當屬血親。但史記 胤禵 與哥哥 胤禛 反而不睦,倒是與八哥九哥相近,同黨。胤禛至親兄弟隻有13弟 胤祥,說 胤祥幼年喪母,因此據說胤祥少時由雍正生母德妃烏雅氏所撫養,與胤禛自幼密切相合。

胤禛繼位成帝 年號 雍正,諸兄弟姐妹皆避諱,將胤字統統改為允字。

13弟去世後,雍正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使其成為清一代臣子中不必避皇帝諱的唯一特例。

 

怡賢親王 胤祥(1686-1730,享年43),“13爺”,清朝第一位 鐵帽子王。

恂勤郡王 胤禵   (1688-1755,享67年),“14爺”,原名胤禎 和胞兄雍正帝胤禛的名字相似,避帝諱改原名為允禵,老14比老13年幼2歲。郡王比親王低一個等級。

 

-----------

關於康熙遺詔 有兩說:

1,遺詔說,

2,壓根兒 無詔說,

若 根本無遺詔,那就根本談不上 矯旨,塗改遺詔 等等。

 

但  康熙臨終前一天 詔來幾位皇子和隆科多等 麵諭 則均無異議。

康熙麵諭後次日戊時(或刻)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滿文圖片是一個康熙42年的某上諭,不是遺詔。 -Sic~semper~tyrannis- 給 Sic~semper~tyrannis 發送悄悄話 Sic~semper~tyrannis 的博客首頁 (1116 bytes) () 11/23/2020 postreply 14:41:43

+ 塗改是畫蛇添足 -偃月劃戟- 給 偃月劃戟 發送悄悄話 偃月劃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20 postreply 19:44: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