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一上網, 左左右右忙乎忙乎忙, 一個"忙"字, 證明當下比"就是好來就是好"的時候還"好點".
回憶當年從批判"三家村"開始, 隻是有人在未讀過"燕山夜話"的時候寫個批判稿, 發表在報紙上, 最初的還能混幾幾塊錢稿費呢, 內容是你抄我我抄你, 大家一起抄報紙.
慢慢地, 開始在學校內寫大字報了, 內容呢, 和幾個星期前的報紙差不多, 當然文字水平低多了, 語文老師也不敢挑剔其他人尤其是學生的錯別字.
再過一陣, 大字報的內容進入單位的實際了, 比如誰誰誰必須老實交代什麽什麽, 寫這些大字報的"革命師生", 哪兒知道那個張三李四以前幹過什麽事啊? 除了知道他叫張三李四, 還不都是黨組織透露檔案材料, 組織積極分子寫的?
再慢慢地快了, 有些不安分守己的人, 從報刊文件的字縫中, 讀出了偉大領袖的"戰略部署"是搞搞"黨內"的呀, 這就好白相了.
於是, 無論出於什麽理由, 有人小心翼翼地寫一張問問黨支部的大字報, 這些人就是"最早的造反派". 好比李文亮等的微信.
立馬掀起風波,'居然有人敢自說自話, 不按部署"!! 開會討論情勢! 組織反攻圍剿, 擱現在, 相當於派出所的訓誡, 這兒所以要說一說如今的寬鬆, 要那時, 可不是訓誡幾句就能脫手的啊! 最輕的就是一堆大字報的批判, 重一點就有可能開批鬥大會, 再重一點, 就叫你去掃廁所!!
所以, 倒回來說方方的封城日記, 能寫就是"寬", 能在網上讓大夥兒看就是"鬆", 沒批鬥沒抄家, 沒罰跪沒剃陰陽頭沒掃廁所, 這不是好過當年的文革1.0嗎?
不知那個禿腦袋雷雷, 頭上沒毛是不是裏麵也沒東西, 真以為又一次一模一樣的文革來了, 號召與他一樣的人"拿起拳頭作刀槍, 跑去武漢打方方"! ?
還有那個南京的錢錢, 是投機呢還是咋的, 居然想用更"藝術"的方式來響應二次文革的號召(且不知是否聖上的旨意), 塑個像放秦儈跪像旁, 你以為賭鷹了可以學劉慶棠或錢浩梁, 當個什麽部長??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人們還是那些人們, "兩個肩膀挑著一個頭", 頭裏的"東西"可不一定如同"雷, 錢"二位那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