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狀況下,出生率應該下降。若僅考慮死亡率,根據“1983年人口數據”,對比三年之前和之後的數據,非正常死亡應該在1500萬左右
所有跟帖:
•
中國的人口出生高峰在50年代中和七十年代中,六十年代初沒有。所以餓死補生來解釋人口v型曲線是說不通的。
-pdong95014-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07:20:00
•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那三年的出生率是下降的。從每年2千萬左右下降到1千萬出頭。我看不出什麽矛盾來。
-相對強度-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08:34:42
•
出生率下降,原因有二:饑餓狀態不易懷孕,或新生兒餓死,沒有上戶籍。探討起來太複雜。
-海岱清士-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10:23:07
•
那三年死亡率減去正常年份的平均死亡率,即有戶籍的老百姓非正常死亡率。根據這個數據,可以得出1500萬左右的數據。
-海岱清士-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10:32:56
•
從統計學上說,置信區間(700萬,2200萬),即非正常死亡人數落在700萬-2200萬區間是大概率事件。
-海岱清士-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10:44:56
•
如果無餓死的新生兒,非正常死亡3000萬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加上餓死的新生兒(未上戶口),就很難說了。
-海岱清士-
♂
(0 bytes)
()
12/16/2019 postreply
10: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