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有兩位殿堂級的潮流ICON女士都對中華的中醫情有獨鍾。一位是已故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她生前與原籍四川的著名中醫、歐洲第一所中醫學院-倫敦中醫學院的創辦者梅萬方教授(已故,Dr.Mui)結下了深厚情誼,梅教授的治療很好地緩解了困擾黛妃多年的厭食症和抑鬱症,狗仔隊也曾經多次拍攝到離婚後的王妃前往中醫診所就診。樸實爽朗的王妃甚至有一次自己肩扛著一箱從車上卸下來的、帶給梅教授的禮物。
斯人已去,絕代風采長留人間。
另外一位女神級別的中醫粉絲就是今天我介紹的安娜-蘇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1963年6月29日-),著名德國女小提琴演奏家。安娜多次在訪談中提及,中醫的理療等調理方法使得她很大程度能夠不受許多職業演奏家都麵臨的運動係統亞健康甚至疾病困擾,使得她能夠遊刃有餘地應付甚至多達一年120場次的演出任務,以及慕尼黑音樂學院、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等處教授位置上的教學工作。
相比於我在第一集裏介紹的Julia Fisher茱莉亞菲舍爾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637/201610/1424876.html,穆特雖然是上一世代的女神,但卻是演奏巔峰期超長的超人,從12歲登台迄今41年了,53歲的安娜依然處於黃金期,也許真的是有中醫不小的功勞在其中。
安娜也是時尚界的寵兒----每一次亮相,她總喜歡大麵積裸露的、剪裁合體、曲線畢露的抹胸魚尾裙樣式的夜禮服,這已經成為她經典的舞台形象,不由得各大高級定製品牌不青睞她。不過,據安娜自己披露,她鍾愛這種樣式的禮服不純粹是為了扮靚---穆特常年以遊泳和瑜伽保持體態,尤其喜愛穿英國時裝大師約翰·加利亞諾的設計,偏愛性感美豔的亮色,拒絕平庸保守的黑色;她認為,這樣的演出服裝可以讓小提琴與身體直接接觸,能產生更好的聲音,而不會有減弱琴弦顫動的東西存在。
今年,她在全球範圍內紀念從藝40周年開始巡演,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北京。
1980年,她和紐約愛樂、祖賓·梅塔作了她的美國首演。1985年,即22歲的時候,她成為皇家音樂學院(倫敦)榮譽會員,國際小提琴係主任。1988年,她巡演加拿大和美國,第一次在卡耐基大廳演奏。1998年她錄製CD和DVD,曲目是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鋼琴是 Lambert Orkis。
5年後,溫德裏希因癌症離她而去,穆特跌入了悲痛的深淵。
一個月後,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重回舞台,在柏林愛樂大廳舉行了一場紀念亡夫的音樂會。在那場獨奏會上,她演奏了弗郎克的《A大調奏鳴曲》,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回憶起這段婚姻,穆特說:“你生命中的每一個悲劇,或者每一次精彩,都會改變你。我因此變成一個更敏感、更有感情、更細膩、對生活更感恩的人。”
直到2002年8月,40歲的穆特再度走進婚姻,對象是比自己年長33歲、已經有過三次婚姻的指揮大師安德烈·普列文。
實際上,兩人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過合作。婚後,兩人“婦唱夫隨”,成就樂壇一段佳話。年逾古稀的普列文麵對嬌妻,重又燃起創作激情,為穆特寫了《探戈的歌與舞》等多部作品,其中一部作品的副標題索性就是:“安妮·蘇菲·穆特”。
然而,這段婚姻最終卻以離婚收場。4年後,傳來了這對老夫少妻勞燕分飛的消息。不過,即便分手,普列文對穆特的喜愛依然如故,兩人在藝術上的合作也沒有中斷,他們還合作錄製了門德爾鬆的《F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莫紮特《第三十五號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等作品。
與溫德裏希的一對兒女成為穆特生活中最重要的寄托(穆特的姓氏在德語裏有“母親”、“母性”的含義)。他們很招人喜愛,兒子學鋼琴,女人吹長笛還畫得一手好畫,而且像媽媽一樣漂亮,那可愛的神態讓人很容易便能聯想到那個當年與“卡拉揚爺爺”合作的小女孩的身影。 穆特在家庭和工作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她離家時間最長不會超過兩周,而且這樣的演出一年不多於兩次。其他的表演都是從慕尼黑出發,晚上就返回,早飯時間就可以重新出現在家裏。她也不喜歡太久沒有演出,因為消極的等待會讓她變得懶惰。
盡管如此,穆特依然是當代出場費最高的小提琴家。上帝似乎塑造了這個天生的小提琴家。她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比起其他很多女小提琴家,她的手更大,更有力,小手指也特別長。甚至連她自己都感歎:“真是很幸運,我在練帕格尼尼隨想曲時,似乎並沒遇到過什麽技術上的困難。”這句話會讓很多人嫉妒不已。
2) Three Preludes, George Gershwin.
3) Double Concerto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BWV 1043 (Allegro), J.S. Bach.
4) 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 42 (Mélodie), P.I. Tchaikovsky.
5) The Four Seasons - Concerto In F Minor, RV 297, "The Winter" (Allegro non molto), Antonio Vivaldi.
6) Double Concerto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BWV 1043 (Vivace), J.S. Bach.
7) Hungarian Dance No.1 In G Minor, WoO 1, Johannes Brahms.
8) Children's Corner, L. 113 (6. Golliwogg's Cakewalk, Arranged by Jascha Heifetz), Claude Debussy.
9)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Camille Saint-Saëns.
10) Suite bergamasque, L. 7 (3. Clair de lune, Arranged by Alexandre Rolens), Claude Debussy.
11) Rodeo (4. Hoe-Down), Aaron Copland .
12) Ave Maria, J.S. Bach, Charles Gounod.
13) Jamaican Rumba, Arthur Benjamin.
14) Schindler's List -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Theme), John Williams.
比才的“卡門幻想曲”,樂團為維也納愛樂
穆特與柏林愛樂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是一絕,指揮:卡拉揚
朱塞佩塔蒂尼的絕品---魔鬼的顫音
拉威爾的“茨岡(吉普賽)”,據說這是我國著名文藝搖滾歌手許巍最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中的快板,穆蒂指揮維也納愛樂
普列文為曾經的愛妻穆特作曲、穆特演奏的“探戈與歌聲”
貝多芬的第12號奏鳴曲
穆特演奏的德沃夏克
盧托斯瓦夫斯基的變奏曲,當代曲目,題獻給穆特
莫紮特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穆特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的保留曲目
俄羅斯冰舞巨星謝爾蓋和卡特琳娜與穆特合作的雙人舞“黛伊斯幻想曲”
裏姆的“時間聖歌”,題獻給穆特
與作曲家盧托瓦斯基等在倫敦,時年35歲
與兒女及其小夥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