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王友琴博士“讀者獎”的募捐文書

讀者獎募捐文(在gofundmestory部分)

https://ccrhm.org/%e4%b8%ba%e3%80%90%e6%96%87%e9%9d%a9%e5%8f%97%e9%9a%be%e8%80%85-%e5%85%b3%e4%ba%8e%e8%bf%ab%e5%ae%b3%e3%80%81%e7%9b%91%e7%a6%81%e4%b8%8e%e6%9d%80%e6%88%ae%e7%9a%84%e5%af%bb%e8%ae%bf%e5%ae%9e

 

 

她,曆史的義工,
抵抗著對黑暗時代的遺忘,
守護著那黑暗時代的真相。
應該有更多的人與她一道,
記錄黑暗時代,
了解黑暗時代,
識別黑暗時代,
預防黑暗時代,
對抗黑 暗時代 !

讓孤勇者不孤。
感謝大家的參與!
https://gofund.me/4dc66230

— 文革受難者紀念園 https://ccrhm.org
與巴金先生“建立文革紀念館”的主張一脈相承
沒有物理的建築紀念館,友琴在互聯網上建起
她深情地寫到:
“願你們的慘劇,
不再被隱瞞、忽視或遺忘,
而成為永遠的警示:
抵製一切暴行,
尤其是以革命名義進行的群體性迫害。”

— 亞馬遜上有王友琴博士的文革受難者英文版
https://www.amazon.com/dp/0861542231?ref_=cm_sw_r_apin_dp_0F14T70CPH237989EF5G

這是我們和後代了解曆史,了解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一把鑰匙。 “隻要我們否認過去歷史對當下的影響 ,那我們就仍被囚禁在過去。”
但是,如果我們根本不知道過去是什麽,那麽,那個過去會隨時重演而不自知。如蒙著眼睛的驢拉磨,看著走過多少路程,卻在千年的歲月原地打轉。

此書受到讀者和學者的普遍尊重和讚歎,也受到來自不同角落的汙名和中傷。參與打人、參與迫害的自然在友琴的記錄裏藏掖不住;文革懷念者更是被踩了尾巴。
因為她的尋訪和記錄,是文革暴行的呈堂供證,讓世世代代的人們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暴行,是怎樣一樁樁、一件件地發生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的;她的尋訪和記錄, 如一顆鑽石般恒久的釘子,把文革、發動文革的、文革打手們,牢牢釘在恥辱柱上。

也許,王友琴,這位
1966年北師大女附中高中一年級的學生;
1968-1979 雲南知青;
1979年全國高考文科狀元;
1988年中國社科院的文學博士;
1999年以來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教授 ……
她的使命,仿佛就是要來見證曆史、經曆曆史,並以高度的專業資格,來記錄這慘絕人寰的文革曆史悲劇的。 那麽多的人經曆了這麽持久的浩劫,卻鮮有人寫下什麽,記下什麽。 中國人經曆了足夠多足夠久的苦難,卻沒有對得住、配得起這些苦難的進步。因為缺乏記錄,缺乏傳播,每一代曆史,都是斷代史。

她如當代司馬遷,呈現給世界的,是她傾其一生的心血,勇敢正直地寫下一個個具體家庭的、活生生的個體悲劇,而不是十、百、千、萬數據下的抽象故事。她用工筆畫而不是大寫意,描述文革中的一次次羞辱、一場場迫害。
人的單位是個。
一個人、一個人的記錄才是對受難者有尊嚴的、信實的、有質感的紀念。

不曾哭泣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但我們在長夜裏哭泣,卻在天亮後忘卻。
更要命的是我們不但不責怪把我們帶入黑暗的人,還對提醒我們曾經經曆過黑暗的人進行逃避、厭惡、乃至謾罵、攻擊,然後再次被黑暗吞噬。

王友琴博士,是那位讓我們品味痛苦的以阻擋我們再次進入黑暗的勇士,是為了忘卻的紀念,是一個苦難民族在雲端記憶的搶救者和儲存者,是黑暗隧道中的燃燈者,以鮮活的生命被怎樣踐踏又被怎樣消失的記憶做為路標,以期我們和後人不再一次次遁入同樣的黑暗。

那些潑向友琴的汙水,如逆風吐痰,終究會回落到他們自己的臉上。平庸之惡,在黑暗中顯示為集體暴力,在光明中表現為個體猥瑣,希望能借助此書演化為自責和反省。自然的黑夜不是你的責任,那內心的黑暗呢?

王友琴教授憂憤地寫道:
“ 今天,
被希特勒殺害的三百萬人的名單已經放在莊嚴的大博物館裏和電腦網上的資料庫裏;
被斯大林殺害的一百三十四萬個名字已經被刻寫在電腦光盤上和大量分散各處的小型紀念碑上。”
而文革受難者也不該是“可以被水洗般地遺忘的。”

悠悠曆史,
前有司馬遷後有王友琴。
前一個在宮刑的屈辱中完成使命,
後一個在孑然一身中契而不舍。
雖千萬人吾往矣!

請捐款、買書、讀書、寫評論、轉發 ……
成為這一偉大記錄的支持者!
成為這一不朽記錄的同道人!

感謝鄧博士和笑蜀兩位先生對此文的貢獻!
感謝耶哈家長群中眾群友的首倡和支持!
感謝互聯網讓這樣的雲中紀念警鍾長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