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起源和演化:第十三章 地球演化方案第一進化鏈
第一條鏈由2 個隻在第6位麵和上界存在的行星;2 個隻在第5位麵和上界存在的行星;2 個隻在第4位麵和上界存在的行星和1 個隻在第3位麵和上界存在的行星組成。雖然我們稱它們為星球,並給它們通常的名稱,A、B、C 等,但它們更像是光海中的光中心,光從中奔流而過的光焦點,由光的物質構成 --光,隻有光; 卻被穿過它們的光流所改變。 它們就像漩渦環,但環很輕,隻能通過它們的旋轉和運動的不同來區分,就像隻由水中的水組成的漩渦; 除了它們是光中的光漩渦。
從上麵模糊的描述和星球的構成來看,很明顯,在我們現在的(第四)鏈中,其條件與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完全不同,以至於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進行充分的描述。 形式是脆弱的,微妙的,不斷變化的; 物質如夢似幻。甚至很難區分連續的星球的生滅輪轉; 它們似乎像溶解的視圖一樣逐漸消失在另一個中,並且僅以光線的輕微增加和減少為標誌。進步非常緩慢,讓人想起印度教經典的薩提亞年代,生命可以持續數千年而沒有太大變化。 實體展開非常緩慢,就像磁化光線在它們身上播放,就像懷孕一樣,就像卵內的生長,或花蕾在鞘內的生長。 因為這條鏈可以被認為是思想矩陣中的未來世界,這些世界後來會誕生在更致密的物質中。 因此,第一條鏈有時被稱為原型鏈。
在進入這條鏈的七股生命之流中,一條剛剛從邏各斯中出現,另外六股是從之前的進化計劃中帶來的——我們目前對這一計劃一無所知,除了 它一定存在。
我們現在的人類,曾經處在第三鏈的動物界和第二鏈的植物界以及在第一鏈的礦物界。雖然所有等級的自我都存在於第一條鏈中,但由於缺乏較低層次的物質,即星體物質和主物質物質,在進化方法上產生了顯著差異。 因為這裏的一切不僅開始而且在“上麵”進行,沒有“下麵”,也沒有形式。
沒有任何星體或物質世界可以讓衝動“向上”湧動,呼喚更高層以響應靈魂並使用存在於較低層級的形式——就像我們目前生活的環境中發生的那樣。 最接近這種行動的方法是在星球 D(較低的心智)上,動物般的思想形態向上延伸,吸引漂浮在它們上方的微妙中心的注意力。 然後更多的靈性生命湧入中心,它們將自己錨定在思想形態上並賦予它們靈魂,而思想形態變成了人類。
該鏈條的主要目標似乎是自然神靈們的進化——那些習慣性地生活在這些高層次上的人; 較低的進化似乎起著次要的作用。人類深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主要是由於它們的存在,以及它們所創造的氣氛; 自然神靈王國建立的振動作用於低等人類類型,加強和振興他們。 偶爾,自然神靈可能會把人當作玩具或寵物; 例如,在星球 D(較低的心智)上,一位自然神靈故意幫助一個人,將物質從他自己的身體轉移到人體內,從而增加其反應能力和敏感性。 這樣的自然神靈將是 Rûpa-Deva,通常生活在較低的精神世界中。
而植物和礦物的王國,實際上隻是由念像組成,在其中做夢的元神,就好像漂浮在它們之上,將生命的微弱刺激傳遞到空氣中。 似乎元神時不時地被迫將注意力轉向它們,通過它們來感受,通過它們來感知,當一些外部接觸迫使那昏昏欲睡的注意時。
念像是七鏈之主心智中的模型,是祂的冥想產物。 在它們中並通過它們,在以前的一些演化方案中獲得永久原子的元神變得模糊的有意識。
這種意識雖然模糊,但也有區別。最低的等級幾乎不能稱為意識,念像中的生命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地球、岩石。 接觸這些的元神幾乎不能說通過它們感知到任何東西,除了壓力,從它們中汲取一種沉悶的生命活力,表現為對壓力的抵抗,因此不同於沒有附著元神的分子中更沉悶的生命 ,就沒有壓力感。
下一個檔次,對應我們現在所說的金屬,壓力感更強,對它的抵抗力也更確定一些。 幾乎有一種向外推動它的努力,一種導致膨脹的反應。 當這種潛意識反應出現在多個方向時,就形成了晶體的思維模型。
從礦物中的意識來看,感受到的隻是潛意識的反應。 從礦物外的意識來看,試圖感受來自外界的反應,它把自己記錄為對壓力的隱約不滿,以及對它的反抗和推動的沉悶怨恨。 大概是一元生命,尋求表達,隱隱約約對自己的挫折感到不快。
向前看一會兒,附著在這條鏈中的晶體上的元神不會進入植物生命最低形式的第二條鏈,而隻會進入更高的形式; 通過這些,他們進入第三鏈(月鏈)的中點作為哺乳動物,在那裏變得個體化,並在第五輪中投生為人。 這為王國“重疊”原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礦物的“思想”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 因此,一座山將翻身或漂浮或改變其形狀; 因此,沒有“固體”的星球,而是一個移動的全景圖。
為第一鏈的人類設定的成就水平是第一次啟蒙的水平。 那些達到這個標準的人進入了七條道路中的一條或另一條,其中一條(第五條)導致在第二條鏈上工作,作為其人性形式的建設者,這是眾所周知的工作的一部分。這些被 H. P. Blavatsky 稱為 Asuras,字麵意思是“眾生”。 後來這個詞僅限於發展智力而非情感的生物。這些阿修羅作為 Barhishads 在第二條鏈上活動,也在第三條鏈上作為 Agnisvâttas 服務。
那些在第一個鏈中進化的實體沒有達到第一次啟蒙就會進入第二個進化鏈,在其最中間點進行自己的進一步進化,並領導其人類, 在鏈條的末端達到解脫。 反過來,其中一些在第三條鏈上工作,以構建其人性形式。
在第一條鏈上,沒有人因“失敗”而退出,即沒有第一秩序的審判日. 第一條鏈被印度教稱為梵天的第一個身體,即黑暗之身或黑夜之身。 如前所述,它也被稱為原型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