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論壇裏有網友在討論關於如何看待科學的問題,談論中不乏有如何給科學定位的看法,有如何鑒別偽科學的一字方針,有嚐試著從宗教與科學的關係入手去認識科學為何物的,也有剖析科學的價值的,等等凡屬觀察科學範疇的都在討論的範圍之中了。雖然在討論中也並不缺少引用各方名人的經典名言,但由於無法有效地對科學的本質作深入和全方位的觀察和剖析,所以盡管費力不小,但認識卻是模糊的,這導致了討論時的論證乏力,或者說是不透徹甚至自相矛盾的缺陷,紛紛攘攘但終無結果。其實,我們隻要正確地使用一個哲學概念就可以輕鬆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從性質定位出發可以看到,科學活動是具有前瞻性的活動,當它的開拓行為----無論是實踐的還是思維的----在脫離了經驗的支撐後就必然會進入二律背反的領域,也就是對於同一個現象或結果都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釋,任何的自圓其說都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條件當然也還是有的:是能自圓其說或者可以自我證明----即使是有相悖的理論的存在,直至它成為下一階段的“經驗”。在這個階段裏,由於實驗手段的不理想或者“時空條件的不完善”都可能造成結果與原始理論的不吻合,但不能就此結論說這是偽科學,因為種種條件的限製,理論與實踐結果“差之千裏”的事多了去了。科學理論即使是在多少次的實踐後成為了某種經驗,它仍然會有歸納上的缺陷,這也是使之最多成為相對真理的原因,這裏又會牽涉到時間和空間與經驗的關係理論,可以另文再談。
由於沒有明確的方向,討論者們常常是過其門而不知其門之所在,如上所說,其中有討論者說隻要結果與理論不相符就說明理論是偽科學。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觀點也證明了二律背反現象的常見性和可能性,它的存在正說明了科學在理性創造世界裏的理解的多樣性。為什麽?就是因為了科學自身存在必然會有的前瞻性這樣的性質,所以會反反複複地讓背反現象始終陪伴著它:它也許會一路走下去,也許會在多少年之後被推倒重來----這驗證了它的相對性。這也是另一個不要迷信它卻可以質疑它的一個理由,同時是又一次以過程反應本質的方式顯示了身為科學的行為與二律背反的現象共存的客觀性。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麽科學還又被人稱為“天真”的學科的原因,因為它永遠“看不到盡頭”。
討論中提到了疫苗的例子,說現在力推的疫苗是不符合科學的。我們應該承認現在的“疫苗疑問”是存在有效性與無效性的爭論的空間的,還需要更多的實驗,但這正是科學本身在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不確定的屬性所顯示的背反現象,科學也正是這樣在其中顯示著自己。
在那個文章發表的板塊中討論雖然很熱烈,但大都是在繞圈子----沒有觸及到關鍵,既有“偽科學”的帽子,也有在“解釋了歸納主義的錯誤,證偽主義的不足“後也隻能作“我們始於迷惘,終於更高水平的迷惘”的哀歎。因為討論者們沒有使用到哲學在客觀與主觀世界間可用的工具,使大家看不到有二律背反這樣的規律的存在及其產生的原因和其在認識事物中的作用和現實意義,僅僅試圖用單向證偽的方法是解決不了科學在先驅過程中需要展現自身的性質的需要的,試圖在科學和宗教之間試著建立起橋梁或嚐試著模糊它們的關係更不會有幫助,討論者們並沒有意識到,倘若不能還科學以其本來麵目,那麽隻能因自己的無知而“因噎廢食”地扼殺了它。
無論怎樣,應該承認這樣的討論是有益的,如果網友們善於使用哲學的概念去分析事物的完整性質而不是僅局限於事物的現象或簡單地背誦名言,那麽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了。可以說哲學原理是我們了解世界,認識事物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了解它們更是我們應做的人生功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