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貴爆料的固定套路,萬年不變的公式,“盜國賊”、新聞、再加“陰謀”。從曾經的馬來西亞到委內瑞拉,從王健之死再到如今的張首晟自殺。看似,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經過郭文貴一張破嘴,添油加醋,生拉硬拽,一件件事都成為了郭文貴造謠扯淡的“素材”,我們從12月8日的爆料便可見一斑。這次直播,郭文貴說了什麽,這就要問最近哪些事件奪人眼球。G20峰會,孟晚舟被扣,張首晟自殺,都曾一度占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也自然而然會成為郭文貴心目中理想的“話題”,
一、“盜國賊”情結,郭文貴以正義的名義行無恥的勾當
郭文貴何以立足於網絡世界,爆料。爆的什麽料,“盜國賊”。為何是“盜國賊”,因為有仇。三個簡單問題,郭文貴的虛偽外衣便能被徹底扒光。翻開郭文貴爆料的一個個視頻,千篇一律,乃至萬篇一律,所有的國際國內大小事件,背後一定是“盜國賊”,而“盜國賊”的手段一直是“藍金黃”,真是“巧”啊。變的永遠是包裝,一成不變的永遠是給“盜國賊”潑髒水。拿這次直播來說,G20峰會又無端地成為了一種“包裝”,別看郭文貴像個說書人一般,把謊言說的天花亂墜,什麽納瓦羅,什麽南華早報,要多不靠譜有多不靠譜,要多玄乎有多玄乎,說了半天,歸根結底,最後不還是“盜國賊”“藍金黃”那點事嗎。說白了,不就是中共反腐斷了你郭文貴的財路,你打著掩耳盜鈴的“幌子”給你的仇人造謠嗎。所以郭文貴爆料,不僅是因為他全是假的,他最讓人反感的是,明明他自己有著不可告人的肮髒目的,卻非要裝出一副“正義凜然”的模樣,打著“替中國人著想”的旗號,嘩眾取寵,自取其辱。
二、一件件新聞,一個個郭文貴華而不實的外衣
起初郭文貴,無非是給“盜國賊”編編桃色新聞,時間久了,人們早已審醜疲勞。為了能夠苟延殘喘,繼續寄人籬下,緊跟新聞事件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這個世界從不缺少新聞。二來,可以使自己的“郭氏謊言”緊跟時事,永不過時。這不,孟晚舟被扣,多麽“好”的新聞,他郭文貴如果不跑出來扯出點花邊,豈能凸顯他在“扯淡界”的地位。郭文貴把知道的不知道的,聽說的瞎編的,一大串企業挨個編排,最後的落腳點,“盜國賊”唄。郭文貴之所以臭名遠揚的根結也在於此,他的“新聞”,總是帶著他獨有的惡心的個人標簽,是變了相的,是閹了割的,要不然怎麽什麽事他都能把“盜國賊”扯上。新聞啊,在郭文貴那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造謠,成為了他爆料的外衣。
三、陰謀論愛好者,郭文貴簡單粗暴的“性幻想”
當郭文貴給“盜國賊”編造出一個個不堪入耳的情色段子時,就充分彰顯了一個外逃強奸犯的“性幻想”能力。這一點,拿到普通新聞事件上,郭文貴更是不在話下,分分鍾便能給大家扯出一個標準好萊塢式的陰謀論。最好的例子,非王健之死莫屬。一個無可厚非的意外,瞧郭文貴折騰的,又是調查團,又是發布會,差點開棺驗屍了。這次直播,輪到了可憐的張首晟。一場自殺,到了郭文貴肯定說不過去。說都能說是自殺,唯獨郭文貴不能。如果是自殺,郭文貴怎麽能繼續瞎扯淡呢。郭文貴立馬炮製出一個簡單粗暴的陰謀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自殺,張首晟都不會自殺”,吊足胃口。為了讓這種說法看起來可靠,郭文貴還搬出自己認識張首晟的說辭。馬後炮啊,你爆料前前後後一年多,都沒提過一句張首晟,怎麽人一死,就認識了呢。回頭想想王健一事,王健死前,郭文貴提過王健嗎?沒有。人一死,王健之死簡直成了郭文貴的口頭禪。郭文貴的爆料啊,隨時都可以變,毫無原則,毫無邏輯,前言不搭後語,馬後炮,半截話是常態。為什麽?因為全是謊言,全是扯淡。
“盜國賊”,新聞和陰謀論,郭文貴爆料的三要素。有了這三樣,郭文貴便可以肆無忌憚的愚弄網民,顛倒黑白。12月8日的直播如此,之前也是如此。看多了的我們,看破更要說破,不要給郭文貴留一絲情麵。為何?大名鼎鼎的“戰神”早就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