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被稱為“最雅的茶館”,喝茶人心目中的“聖地”,一開始連個招牌都沒有。
上百年曆史的建築
三株古老的紫藤樹
雅客雲集,紫藤花開
遍布茶香,不一樣的茶道哲學
星巴克 (Starbucks) 還是紫藤廬
我喜歡在星巴克 (Starbucks) 買咖啡。不見得因為它的咖啡特別好,而是因為,你還沒進去就熟悉它的一切了。你也許在耶路撒冷,也許在倫敦,在北京,或者香港,突然下起冷雨來,遠遠看見下一個街角閃著熟悉的燈,你就知道在那裏可以點一大杯拿鐵咖啡加一個牛角麵包,雖然這是一個陌生的城市。
“全球化”,就是使你“客舍似家家似寄”。我更喜歡在台北的古跡紫藤廬喝茶,會朋友。茶香繚繞裏,有人安靜地回憶在這裏聚集過的一代又一代風流人物以及風流人物所創造出來的曆史,有人慷慨激昂地策劃下一個社會改造運動;紫藤花閑閑地開著,它不急,它太清楚這個城市的身世。台北市有五十八家Starbucks,台北市隻有一個紫藤廬。全世界有六千六百家Starbucks,全世界隻有一個紫藤廬。“國際化”不是讓Starbucks進來取代紫藤廬;“國際化”是把自己敞開,讓Starbucks進來,進來之後,又知道如何使紫藤廬的光澤更溫潤優美,知道如何讓別人認識紫藤廬——“我” ——的不一樣。
星巴克 (Starbucks) 越多,每一個城市自己的紫藤廬越重要。
——龍應台
而文中所說的“紫藤廬”,就是下麵要介紹的,被稱為台北“最雅的茶館”,喝茶人心目中的“聖地”
紫藤廬,
其實是台北的一家茶館
在台灣人眼中,紫藤廬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在大陸人眼中,紫藤廬是一處文化的地標
這間沒有招牌的茶室,有三棵歲月斑駁的老紫藤,茶室最初是台灣海關總署署長周德偉的書齋,也是當時台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暢所欲言的沙龍。文人雅客集聚於此,高談闊論。
1981年,周德偉之子周瑜將此正式命名為“紫藤廬”,從此便成為茶人的“聖地”,台灣茶道的源頭,開創了中國茶道的新哲學。
他,紫藤廬主人周渝
至於當初為什麽取這三個字
聽說是當初看到了那三株古老的紫藤樹
脫口而出“紫藤廬”,於是就有了名字。
紫藤廬,坐落在台北新生南路三段一個巷口,一間看起來像日式建築,而方寸之間又有著台灣本土氣息的茶室。隱藏在鬧市中心,即使沒有招牌,來往的客人也絡繹不絕。
如果某個午後,你在這裏遇見了嬉笑怒罵的李敖,不必驚訝;擦肩了萬人崇拜的李安,也不必恐慌。因為,這裏從來都是文人雅客喜愛之地。
紫藤廬常常有新生藝術家的表演,南管、古琴雅集、昆曲雅集……
聞名中外的導演,李安
拍攝《飲食男女》時,曾在這裏取景
這裏的優雅環境,也籠絡了作家龍應台的心。
“我喜歡在台北的古跡紫藤廬喝茶,會朋友。茶香繚繞裏,有人安靜地回憶在這裏聚集過的一代又一代風流人物以及風流人物所創造出來的曆史……
紫藤花閑閑地開著,它不急,它太清楚這個城市的身世。”
——龍應台《在紫藤廬與星巴克之間》
推開門,走進茶廳
茶廳不大,一眼望去
盡收眼底
沒有繁複的修飾,隻有簡單的裝飾
總之,一切都很慢
“因為我們不刻意設計。”這是紫藤廬的主人周渝所堅持的理念。
隨處可見的插花
簡約,不違和
脫鞋,坐在榻榻米(藺草編製的草席)上
顯得幹淨又整潔
柔軟而舒適
當然,也可以找一個僻靜的茶室
獨自飲茶也好,幾友高談闊論也罷
不被人打擾,清靜
這裏有別具一格的茶館:
紫蘇房、紫雲閣、佑庭以及紫青閣......
這也有獨一無二的茶名:
兼葭、夕陽古道、太和......
歲月滄桑,曆經多年磨難
木質桌椅已變得斑駁,褪色
沉沉的曆史,飲的是茶,也是一份厚重感
在這裏喝茶,需要細細品味
不用在意時間
煙霧繚繞,香氣撲鼻
靜靜坐上一下午
別讓花費成為你匆匆而過的理由
因為實惠,更多人願意來這裏
對於喝茶,周渝一直倡導關注茶本身,而不用太多精力去關注茶具
來茶館,喝的是茶,不是茶具
而對自己的茶,他有自信:
他相信,隻要喝一口會讓人不由自主微笑的,
就是好茶,這就夠了。
茶館,不僅有茶
也有眾多可人的茶食
綠豆糕,鳳梨酥、杏仁糕,椰子球、落花生
每一份都剛剛好,不僅滿足味蕾,也滿足靈魂
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簡餐
一個小小的茶館
卻包含大千食物
品一杯茗,捧一份報紙
此刻,共享時光
定期舉辦展覽和講座的茶館二樓
牆上的很多字跡,都出自周渝本人
留一閑暇時間,與茶舍主人,舞文弄墨
“我喝過一次美味,是一個很樸素的茶。有一次和朋友爬山,結果走錯路了,終於看到一戶農家,對方拿了大鐵壺出來,我喝了一口,當時就覺得:哇,整個身體都被滋潤了......"
喝茶,不僅僅是茶水,更是品一份情。
好茶入口,閉目洗心,垂下眼簾可以從茶裏看到自己,三口茶過後,身體清了,心也安了,人便自由了。
“不僅在台北,在整個華人茶圈中,紫藤廬都是迥異於外界的存在。
周瑜從未想過建立什麽茶道規矩,隻是希望借助茶,延續和傳遞屬於中國的美學生活。
依循天人哲學建立維係的這個空間,是讓人不由自主抖落一身塵俗的自由之境,走進這裏,就是與自然、自己和世界對話的過程。
因此,你並不難理解,為什麽僅僅會在這裏遇見台灣的文心和民意領袖——隻有擁有徹底放下的自由,才有改變時代的思想。”
周渝說,人們喜歡把喝茶作為單純享受,“可是,沒有人生的經曆,就直接天人合一,這是自欺欺人。人生有滄桑和壓抑,老茶如果不去悟出那種壓抑的東西,不去解,怎麽釋放那麽大的能量呢?”
喝老茶在周渝心裏不僅建立了美感,也讓他開始進行人文性的反省:“一個文化能不能解除我們內心裏最深的症結?如果不能,就太虛了。”
“紫藤廬像一扇半開的門,
也許有人來到這堵牆,
經過那個半開的門,裏麵好像有些風景,
但這個風景是你要真的推門,
才能夠看得到。”
好茶入口,閉目洗心
泡一壺茶
與山林對話,與采茶人對話
時光悠遠,世事淡然
人生沉浮,享受一壺茶的天地
注:圖片來自網絡,部分資料來自周渝的采訪,
以及龍應台的散文《在紫藤廬與星巴克之間》
-
#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微信公號轉載時後台回複“轉載”二字
2 0 1 7 . 0 4. 0 7
合作、投稿
請郵件至:zuitaoci@qq.com
微博:@最陶瓷
主編微信號:zui-taoci
我們的一周安排
-
【最陶瓷 周一 陶藝學堂】
【最陶瓷 周二 新品推薦】
【最陶瓷 周三 相關視頻】
【最陶瓷 周四 美文推薦】
【最陶瓷 周五 茶席茶語】
【最陶瓷 周六 時光拾遺】
【最陶瓷 周日 一周推薦】
長 按 二 維 碼 可 關 注 我 們
▼ 點擊原文 閱讀
《40歲找回自己,陳坤爆改了一間破廠房,一不小心從演員變成設計圈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