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處的炸三角

本文內容已被 [ mobbn ] 在 2016-06-19 22:55:0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提起北京的老字號飯館“都一處”,人們立刻會在頭腦中閃過“北京都一處燒麥館”的概念。因為多年來,人們的頭腦中已牢牢樹立了“都一處”的主營食品就是燒麥,而多年來“都一處”也確實主要經營“燒麥”。其實,我認為這樣理解和定位“都一處”的主營食品,,無論從該飯館的發展曆史和經營的食品看,起碼是不全麵的。

開業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都一處”,開始主要經營馬連肉、晾肉等小菜。正因為曆史流傳下來的乾隆皇帝除夕之夜,駕臨當時京城內唯一還在營業的飯館,吃完飯後非常滿意,先是給小店賜名“都一處”,後又派人送匾,這才使“都一處”自此聲名遠揚、生意日益紅火。過了很多年,隨著歲月的變遷,“都一處”的後人還真頗具“與時俱進”的精神,大概到了晚清年間,除了繼續經營馬連肉等小菜外,又陸續增加了燒麥、“佛手露”、炸三角等應時食品,而且深受大家歡迎。特別是該店的燒麥和炸三角更是飯店的招牌食品,被當時的京城人們稱為“雙絕”。

炸三角,也曾一度與“都一處”在很長時間內一起享譽京城。1935年,有兩本介紹老北京曆史風情等方麵知識的書,幾乎同時問世。其中,由馬芷庠先生所著、張恨水先生審定的一書《北平旅行指南》中,在介紹北京著名食品及其經營店家時,便標明:“都一處”的炸三角,而沒有提“燒麥”。就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我的年逾80歲的外曾祖父自天津來北京後,還念叨著要吃“都一處”的炸三角。可見該店的這一食品,長時間來在老北京乃至全國一些其他地方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在上世紀50年代初、中期在北京的一些小吃店還有經營炸三角的。特別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城裏的不少街巷,還有不少推著獨輪小車賣炸三角的小販。攤販在推車上支一口油鍋,放一塊小案板,製作和售賣炸三角。

既然“炸三角”是“都一處”經營食品的“一絕”,那麽必有它獨特之處。聽老人講,“都一處”經營的炸三角的確與眾不同。據說,他們從選料到做法上都有他們的技巧和講究之處。炸三角,就我食之的感覺看,一是餡兒的成色,二是炸時的火候,三是入嘴時外皮兒的焦脆程度及咬嚼時的口感滋味兒。首先,都一處的炸三角的餡兒,就與眾不同。“都一處”在選好原料後,與瘦肉末兒一起拌之以高湯,然後待餡兒凝固成“凍兒”後,切成均勻的小塊兒,這就是炸三角獨特的“鹵餡”。“鹵餡”,被包入擀得薄厚均勻的麵皮內包成三角包狀,放入沸騰的油鍋中煎炸,待皮兒變成焦黃時,“鹵餡”則受熱變軟但仍是凝成一團兒。吃時,用嘴一咬,一股濃汁直衝口內,各種香味(俗稱“五香味”)隨後充滿口中。皮兒是焦黃脆香;餡兒是又鮮嫩,又鬆軟,濃餡兒中還蘊含湯香,真叫人吃起來不願放下筷子。

大概自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似乎在北京城的街頭巷尾再沒有推著獨輪小車賣炸三角的小販;而且在諸多的大小飯館裏,也沒有經營炸三角的。

令人想不到的是,最近幾年,我居然在北京城的海碗居(老北京炸醬麵飯館)裏又見到了炸三角。海碗居的炸三角的形狀,還真是名副其實的“三角形”,而且是“等邊三角形”狀。至於餡兒嗎,倒還是鹵餡;至於口感,我就不說啦。不過點這種食品的客人並不多,而且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對這種食品不感興趣,但依我看不用說是年輕人,就是50歲以下的人,恐怕根本就沒吃過這種食品,當然對其感到陌生了,這倒很令人遺憾!其實,我始終認為那些已消失多年至今未見的老北京傳統小吃,比起一些“洋食品”來,要好吃和講究得多!

欣聞,最近幾年都一處也開始賣炸三角了。這倒是個好事兒,因多年未去都一處,所以前幾天我給都一處打了一個電話,問及其經營炸三角一事。一位女服務員告訴我,早在幾年前都一處就已經賣炸三角了(這一點,我的信息滯後啦),並告訴我售價12元1個。哎呀!真敢要價呀。不過要是能吃上原汁原味的都一處炸三角,再高的價格也不冤!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