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染"上的癌症:對"文明世界"裏成長的下一代人的一點擔憂

目前尚未發現有直接傳染上癌症的證據。但是有些癌症,可以借著"載體",使受感染人群埋下了易患上癌症的禍根。這些載體,有一些已經被研究得很透切,還有一些卻是未知的。下麵舉一些已知的幾個載體,它們都是病毒(還有些是細菌,因為和本文的主題無關,不作介紹)。

HPV。人體乳頭狀瘤病毒。這種病毒,善居於人體對外接觸的管道,比如口腔/咽部,肛門直腸,陰道。它的傳播很容易理解,通過這些管道的性接觸。HPV能導致這些管腔的鱗狀細胞癌(口咽癌,肛門/直腸癌,宮頸/陰道癌)。在多個性伴侶的人群中比較多見。近年,HPV的疫苗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易感人群(所有的teenagers都屬易感人群,那怕你的家教多嚴,自身多自潔)。

HIV,愛滋病毒。通過血液(輸血和互用針頭),母親傳到胎兒(垂直傳播),和性傳播。愛滋病患者易患淋巴瘤,和肉瘤(近年由於抗爰滋病藥物的使用,肉瘤的例子少了,但淋巴瘤仍然很多見)。目前仍然沒有見效的愛滋病毒疫苗問世。可怕的是,最近的權威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到了一例愛滋病人的體內感染上寄生蟲之後,寄生蟲(H.nana)的幹細胞產生突變,成為不可控製的腫瘤細胞,廣泛的擴散,最後歸西。

肝炎(B 型和C型)。這兩類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愛滋病相似。但是B肝(乙肝)的傳染性比愛滋疾更強。乙、丙兩種肝炎都有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險。隨著乙肝疫苗的使用(新生兒和易感人群)乙肝的病例正在減少。但是丙肝尙未有疫苗問世,而近年來由於丙肝導致的肝硬化和肝癌逐漸增多。一但發現,基本是睌期。

綜上所述,這些易患癌症的病毒感染,都和某些人的生活習性和觀念息息相關(多個性伴侶,互用毒針頭,等)。這正是當今"文明世界"的副產物(希望不要成為主產物)。政府和廠家花上數億計的財力和物力/人力,研究出有效的藥物和疫苗,但是花在教育上的相對不足。甚是在言行和政策的實施上小心翼翼(大家都明白是什麽意思,我不用多解釋)。

人人皆知,預防重於治療。漏洞打開了,就隻能用修補的策略。補漏怎能和防漏相比呢? 藥物和疫苗都屬於下策。

這又使我想起我前麵博文(堆垃圾)裏的一句話:人們總是花一半的時間去製造麻煩,而又花上另一半的時間去解決自己所製造的麻煩。

總是期望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做的更好。也許我的擔憂是多餘的。

請自潔。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