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良和刺客刺殺秦始皇(網路圖片)
《遙視曆史問天機》
第一部中部:《漢書》遞進的偽史
第六章 代代美譽埋張良
第四節 失勢貴族,率先反秦3
<樣章節選>
(接前文)
18歲出頭的張良,血氣方剛,這次精的心策劃,以為勝券在握。他早就聽說皇帝出遊,車駕非常豪華,皇帝的座駕,前呼後擁,保衛甚嚴,有時候皇帝還坐在車外透透風,憑百姓歡呼萬歲。而他們的飛錘,能飛過皇帝的層層護衛,直接砸碎車駕。
但是,當皇帝的車隊急速駛來的時候,張良傻眼了。隻有四輛車,每輛都是四匹白馬拉車,每輛車的規格都是完全相同,根本分不清哪個是臣子坐的,哪個是妃嬪坐的,哪個是皇帝坐的……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回,難道皇帝預先有了準備?
【國師密計,始皇設局】
再往前追查,又展現出一番景象。就象九年前,荊軻刺秦王之前,“國師”高人事先給秦始皇算出來有難,提前化解了一樣,這次張良行刺,國師同樣給算出來了。
這次的故事,我們在第三章《千載蒙謗秦始皇》隻做了簡要交待,因為是主角是張良,我們集中在這裏講述。
當時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徐福第二次出海尋仙回來……秦始皇聽說後,非常高興,非常急切,立即安排出行,直奔琅琊台。
當時始皇想不用車駕了,都騎快馬去,他就是這樣的急脾氣。手下不敢不依,正要準備,被“國師”攔住了,“國師”秘密向始皇稟報。
以下都是對話的大意:
“國師”:皇帝有難,此次出行不能騎馬露麵。
始皇一驚:那該怎麽辦?
“國師”說:“車駕要一模一樣,不要讓任何外人知道皇帝坐在哪輛車裏。”
始皇問:“那坐哪輛車?”
“國師”沉吟半天,說:“坐最後一輛車吧。”
始皇問:“如果不去……能否躲過?”
“國師”沉吟一會兒,說:“躲一時,越往後拖延越難躲。”
始皇問:“你多大把握?”
“國師”說:“應該皇帝自己把這個劫難闖過去,我盡力而為。”越好度過這次劫難。最好是秦始皇自己用人的辦法,把這個難闖過去。
也許有人問:如果不去,不就躲過去了麽?為什麽非要去耍英雄呢?
其實,上一部我們講“秦始皇的千年輪回”,講到了……,展現了一個天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越往後拖延,償還的越重。現在刺客的準備很不充分,容易躲過去,越往後推延,刺客準備的越充分,現在刺客隻是準備一擊,孤注一擲,一旦刺客哪天突然醒悟了,被點化了,再追加上強弩,拋完飛錘,等秦始皇露頭後再射強弩,那就沒法躲了。所以,欠債是越早償還越好,魔難越早去闖,越容易闖開……
<未完,待續>
<全麵的章節,請看準備正式出版的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