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公民對社會現象都有共識-法製的社會

來源: TJKCB 2015-09-03 11:09: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534 bytes)

全體公民對社會現象都有共識-法製的社會  "實際上等於闡述了美國尋常的變化如何造成了難以想象的進步。概括地說,美國是如何進行和平演變的。"

*********************************************************************

[轉載]亦遠:美國的和平演變——讀賴斯的回憶錄《非同尋常》

已有 178 次閱讀2015-9-1 17:06|個人分類:讀書筆記|係統分類:海外觀察|關鍵詞:美國 和平演變 賴斯回憶錄 非同尋常 推薦到群組

概要:1954年出生的賴斯在童年和少年時代親身感受到美國黑奴解放之後依然存在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2004年11月,她被小布什總統提名為美國國務卿,2005年上任,成為美國政壇二號人物。讀了她的回憶,筆者深切感受到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的深刻變化。筆者認為,賴斯對她和她的家庭的回憶,實際上等於闡述了美國尋常的變化如何造成了難以想象的進步。概括地說,美國是如何進行和平演變的。

康多莉紮·賴斯(CondoleezzaRice)是美國第66位國務卿,也是美國第一位黑人國務卿。她的回憶錄《非同尋常》的英文原文是Extraordinary,Ordinary People; A Memoir of Family,直譯是一個家庭的傳記,不平凡的普通人

 

美國國務卿主管美國外交,但由於其政府結構和美國扮演國際警察的角色,國務卿是美國僅次於總統的第二號實權人物。而美國副總統並沒有法律賦予的行政權力,隻是儲君,可以代行總統指定的任務。

賴斯於1954年出生於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黑人知識分子家庭。她在童年和少年時代親身感受到美國黑奴解放之後依然存在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前者,屬於法律上或行政上的不平等,後者是文化和世俗上的不平等。

1994年,賴斯已經是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了,到2004年她則擔任美國安全顧問三年了(基辛格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時擔任的也是這個職務)。2004年11月,她被小布什總統提名為美國國務卿,次年2005年上任,成為美國政壇二號人物。可以說賴斯的身世見證了美國這半個世紀國內政治的巨大變化。讀了她的回憶,筆者深切感受到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的深刻變化。筆者認為,賴斯對她和她的家庭的回憶,實際上等於闡述了美國尋常的變化如何造成了難以想象的進步。概括地說,美國是如何進行和平演變的。

賴斯小時候,南方的黑人盡管有自己的汽車,卻很難開車長途旅行,因為南方城市沒有允許黑人住宿的旅館,就是出門就餐也隻能到有限的黑人餐館。為了長途跋涉,賴斯的母親要自己準備好“野餐”,加油站清潔的廁所是給白人用的,這迫使賴斯全家隻好衝向大自然解決問題。

那時,在美國南方一些州,警察竟然可以公開表示對黑人的厭惡,而不去協助汽車中途拋錨的黑人;雖說都可以享受免費中小學教育,但黑人隻能在黑人的簡陋學校學習;雖然人都是上帝的信徒,但是黑人和白人的教堂是分開的;白人和黑人各自的籃球隊甚至被禁止互相比賽;設備良好的醫院和診所也隻為白人提供,市政的遊泳池不是拒絕黑人使用,就是要隔離開。

可以想見,這必然激起黑人群體的抗爭,甚至有些激進的黑人宣揚采取暴力反抗。於此同時,白人的激進分子如三K黨和“夜行騎手”也采取恐怖活動,槍擊黑人,爆炸黑人的社區、教會和學校,殺死了很多黑人學生。在種族主義者執政的城市,如賴斯所在的伯明翰市,在市長的命令下,出動警察維穩,大規模逮捕參加示威遊行的黑人學生。1963年伯明翰市的警犬和消防龍頭的鎮壓引起了全美國的關注。就在這個關鍵時刻,1963年11月22日,關注民權的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身亡。那時美國剛剛卷入越南戰爭,當時的美國處於一個內外交困的時刻。

接任的美國總統是約翰遜,他是南方人。通常很多美國南方白人有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這更為美國黑人帶來了不安。賴斯的老師賴爾斯太太當下就哭了,她說:“剩下個南方人在白宮裏,我們以後不知道會怎麽樣啊?”

但是就在1964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公共設施使用法》,即《民權法》。由這個南方出身的總統約翰遜在7月2日簽署,成為正式法律。幾天之後,賴斯全家盛裝到一個相對較新的餐館吃飯,雖然引起餐館裏白人的注意,可是他們意識到法律變了,繼續就餐。就這樣美國公民接受了終結種族隔離的法律,社會逐步穩定下來。

當然,4要全體公民從內心深處接受黑人和白人完全平等不是通過法律就會馬上達到的,種族的融合還需要時間:黑人和白人的學校要慢慢混合;甚至有惡劣的市長為了對抗,下令停辦公共遊泳池,這使得年輕的賴斯一直沒有學會遊泳。

在這些變化事件中,盡管有個別激進分子抗拒,但絕大多數美國公民,包括頑固的種族主義政客都能遵守法律。到了七十年代,當賴斯全家在丹佛生活時,種族歧視已經無法拿到台麵上來了。不願意租給他們房子的白人女房東要找借口,被揭穿後生怕被起訴。

七十年代是美國越戰失敗的時代,爆發了水門事件,尼克鬆為此成為第一個辭職的總統。從六十年代末興起的嬉皮士文化在種族平等,兩性關係,不信任政府,衣著簡化,反對征兵,宗教多元化,強調人權等等反麵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天回顧起來筆者認為對當時的嬉皮文化要一分為二,為三,為四。但是在那時美國的大城市反對種族歧視已經成了主流。賴斯對大學,研究院和專業的選擇已經和種族的顧慮無關了,她可以作為一個美國公民來選擇,盡管成功的黑人還不是很多。

先是有了黑人成為美國駐外大使,然後是高等法院的法官,大學高級行政人員。賴斯依靠自己的天份和努力,不但被全美著名的大學斯坦福接受為實習教授,還同時申請到了在五角大廈和白宮短期工作的機會。這使得賴斯憑借她的俄文和蘇聯問題專業知識見證蘇聯垮台的曆史時刻並參與了當時蘇美關係的調整。

到了21世紀,美國不但有了黑人大法官,駐聯合國大使,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還有了黑人總統,這可能是林肯也無法想象的。奧巴馬總統不但是黑人,而且他的父親根本不是美國人,他不過是來自非洲很不發達的國家-肯尼亞的一個學生。奧巴馬是他在美國學習時留下的後裔。賴斯作為這段美國黑人走上美國政治舞台的曆史見證人寫下了她切身的體會。借用中國的形容詞來說,這是翻身黑奴得解放。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從法律到文化的根本改變。

這個變化不是革命帶來的,是社會的演變,是和平演變。筆者二十多年前在廣州遇到一個年輕的美國駐華官員,他是個白人。對筆者說:我們美國的進步就是和平演變來的,所以我們不怕和平演變。

看賴斯的書,筆者認為這樣的和平演變需要幾個前提:

首先是建立一個法製的社會,公民能夠尊重法律並守法。這並不意味全體公民對社會現象都有共識。

美國是一個聯邦國家,按正式的名字,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美利堅合眾國來解釋,美國的各州其實都是國家,是放棄了外交和軍隊的國家。英文的State,中文很難準確地表達。它不同於像中國由中央政府統一治理的省,不知是誰,把State翻譯為州。美國各州的州長和美國總統不是上下級關係,州長由本州的公民選舉,他們隻對本州的選民負責,無需美國總統和聯邦政府認可。

這樣一個廻然不同於中國傳統的國家組織結構,使很多中國人對美國發生的事往往難於理解。雖然美國唯一的內戰之後解放了黑奴,但是各州其他形式種族歧視的法律卻不是能夠一掃而清的。在上個世紀的前五十年,南方很多州就保留了各種各樣的種族歧視法律。在全國範圍內也提出了隔離但平等(Separatebut equal)的政治口號注。

曆史表明,美國的聯邦政府和大法官是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的法律先鋒。聯邦政府通過製定對各州有約束力的法律,不斷推動種族平等。也正是由於聯邦政府掌握軍權,曾經多次動用聯邦軍隊和警察把黑人學生送到了白人學校上課。這是從五十年代中就開始的。賴斯就提到,1957年是聯邦警力在小石城協助黑人孩子到中心學校學習。這個州,阿肯色州就是後來克林頓總統發跡的地方。1962年,在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命令下,按法律解除了密西西比州州長調動國民警衛隊的權力,由聯邦部隊保護被大學接受的第一個黑人大學生進入白人大學。整個對峙,宣讀總統命令和軍隊為黑人學生保鏢入學通過電視即時在全國轉播。

其二,大部分公民反對暴力,而反對暴力的前提是對法律和政府的信任。

賴斯的父親是長老會的牧師,是大學的教師,屬於中上層社會的人士。他曾對賴斯說過,麵對暴力,他不相信非暴力。這位老賴斯還邀請非常激進的斯托克利到剛剛安靜下來的黑人傳統大學斯蒂爾曼講演。為此當地的警察局長都找老賴斯表示擔心。盡管斯托克利發表了攻擊美國越戰的講演,在講演中暗示如果他被征兵,可能會掉轉槍口,但並沒有引起動亂。

老賴斯認為應該讓人自由說話,這可能是他在實踐中一直堅持非暴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相信華盛頓(聯邦政府)。人隻有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訴諸暴力。

賴斯在當斯坦福教務長時,記得她父親這樣的教導:不打擊學生的評論。盡管他們的說法可能非常不合適。打壓學生,就會讓其他學生失去活力,害怕丟臉。以筆者在美國學習的經曆,深深感受到美國的教育是提倡質疑,提倡挑戰權威,注重分析能力,而不計較具體的結論。筆者知道要想獲得進入研究院的推薦信,不在於考試的成績是多少個A,而在於能否提出對教授有挑戰性的問題。如果筆者課上的問題使教授當場無法回答,如果為此教授要求你在指定時間到他辦公室繼續討論,那麽筆者就有把握拿到有價值的推薦信了。在這個氣氛下,很難想象學生會和教授調皮搗蛋。師生的辯論自然就處在一個彼此平等和尊重的學術水平上了。換句話說,隻有思想上的激蕩不受壓製,才會維持多元社會的真正穩定。

其三,社會的包容。

賴斯並沒有階級仇,民族恨的概念,展現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包容。在回顧過去的種族隔離時,她不隻一次提到這種隔離還有正能量,那就是如何激勵了黑人的努力。以筆者觀察,目前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一個自身問題就是過分依賴了對少數民族的特別照顧政策。無論如何,化解仇恨,是和平演變得以鞏固的基礎,如果搞清算,進步的演變就會止步。種族歧視不是一兩個人的觀念,是一個群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觀念。中國不是也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疑”的傳統嗎?錯誤的法律要修改,落伍的觀念要假以時日才能改變。

可能再過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長遠的時間,內心深處的種族歧視還會存在於某些美國人的心裏。消除這樣的歧視不但需要美國白人的改變,也需要美國黑人的改變,還需要美國亞裔的改變。這是美國和平演變的一部分,永遠不會停止。

行筆至此,CNN現場轉播在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舉行紀念馬丁·路德·金在那裏喊出《我有一個夢想》五十周年的紀念活動 (編者注:指2013年8月28日的紀念活動,此文寫於2年前。)總統奧巴馬,前總統克林頓和卡特都出席了這個活動,並講了話。五十年前, 1963年8月28日,路德·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集了為了工作和自由的大遊行,作了這個著名的講話。他的夢想就是追求美國人的平等。

 

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說:“今天我們是為了要求兌現諾言而匯集到我們國家的首都來的。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草擬憲法和獨立宣言的氣壯山河的詞句時,曾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他們承諾所有人--不論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

就有色公民而論,美國顯然沒有實踐她的諾言。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聖的義務,隻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 “資金不足”的戳子後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之庫裏已沒有足夠的儲備。因此今天我們要求將支票兌現——這張支票將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保障。

我們來到這個聖地也是為了提醒美國,現在是非常急迫的時刻。現在決非侈談冷靜下來或服用漸進主義的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民主的諾言時候。現在是從種族隔離的荒涼陰暗的深穀攀登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現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兒女開放機會之門的時候,現在是把我們的國家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來,置於兄弟情誼的磐石上的時候。”

應邀前來的馬丁·路德·金女兒在講話中強調必須打破暴力循環,前總統卡特講話則指出馬丁·路德·金的奮鬥不僅解放了美國黑人,也解放了所有的美國人。前總統克利頓的講話追懷了當年的辯論,肯定了辯論的必要。這一切可能就是美國和平演變的威力來源。當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應邀在這裏講演時,可以看到美國對自己公民開出的這張支票已經開始兌現。

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有著很多總統都無法比擬的影響,可是從私德上講,他顯然不是一個模範。最為現代中國人忌諱又最感興趣的汙點就是馬丁路德金招妓,不隻一次,而且為美國警察發現,跟蹤,錄音,可謂證據確鑿。當時美國警方也企圖用這個汙點來善意提醒熱衷政治對抗的人士,走這條路,自己的屁股一定要幹淨。可是無論什麽政治觀點的美國媒體都拒絕以個人汙點來抹黑其政治觀點和影響。現在回過頭來看,麵對美國在種族問題上的和平演變,不能不說美國媒體素質是高的。

賴斯的書能夠出版,也是美國媒體對自己國家和平演變的一份責任。中文版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發行的,由譯林出版社在2011年11月出版。顯然這是一個演變。是不是英文全譯?筆者沒有核對,隻是對書中沒怎麽講中美關係覺得有些奇怪。書中隻提到一個把《飄》當成美國資產階級壓迫黑人的故事的周女士。賴斯覺得這隻是個愛情的故事,問周女士對美國黑人曆史是否感興趣,遺憾的是,周女士回答說:“沒什麽興趣。”

今天(2013.08.29)上網,中國各大新聞網站,除了《網易》都對昨天美國紀念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盛大活動沒有興趣。

注:隔離但平等(英語:Separate but equal),是種族隔離政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試圖通過為不同種族提供表麵平等的設施或待遇,從而使實施空間隔離的做法合法化。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奴隸製被廢除。“隔離但平等”於是成為南部各州的一種普遍現象。各州以“非裔美國人”和“歐裔美國人”之名將黑人和白人從空間上分割開來,避免產生接觸。189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普萊西訴弗格森案中裁決這種做法符合美國憲法,於是這種行為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隨著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不斷推進,“隔離但平等”原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Brownv. Board of Education)中,以9:0一致裁決:由於“黑白隔離政策表示黑人低劣”,所以原告和提出訴訟而處境與此相似的其他人,由於受所述種族隔離之害,已被剝奪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與平等保護條款所保障的權利。此案的裁決突破了普萊西案對“隔離但平等”原則的認可,取消了在教育領域的種族隔離。此後最高法院又通過一係列判決,實質上否認了“隔離但平等”原則的合法性。(引自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917775.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聶廣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星語紀事(四十三):上學了
下一篇:“五味子化學研究”:中醫藥創新與傳統理論突破

1李勝文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1]李勝文 2015-9-3 10:13
 
"法製的社會,公民能夠尊重法律並守法。這並不意味全體公民對社會現象都有共識。" Rather than saying laws control, it's better saying its culture controls its citizen behavior.

所有跟帖: 

社會的包容 -阿方- 給 阿方 發送悄悄話 阿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15 postreply 16:25: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