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像我們想的那樣簡單

來源: 猷子 2015-04-20 02:04: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203 bytes)

”道德”,不像我們想的那樣簡單

2015-04-18 
點擊因為愛關注我喲

走出道德之困境,還世間以溫馨。

如何覺醒良知,歸正人心。誠求大家見解、投稿.

加本人微信號:improvefl-boyuan
人生路上,我們攜手同行!(本公眾微信號:yinweiai-boyuan


 

 

 

【導讀】

道德,不是我們指責別人利用的工具。道德,是上天保佑我們賜予我們的寶藏!看好文,開啟生命的靈性之光!


從古至今,“道德”一詞和我們整個人類的文明相伴左右,也就是說:有人類文明的地方就離不開道德。而在東方,這個詞更是與我們息息相關,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它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的表現也基本上保持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麽是真正的人類道德。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淺顯的說,“道”是宇宙從上到下,從高層到低層,生生不息所必須要遵循的法則。


用我們能夠明白的話講:天地萬物要想存在於宇宙之中,就必須將自身的規律順應於宇宙的規律,這樣他才能夠被宇宙所接納、認可。


比如:人在地球上,從母體生下來就要呼吸,否則就憋死了。因為你是在這個自然環境中產生的,就得順應於他,才能得到他的默認。任誰也不能自己搞出一套東西,想當然的隨便怎麽樣,其結果必是自取滅亡。


德——用人類的話講是指人的品德、習慣、行為。也就是人的社會活動,具體表現為人的一言一行。


將二者合起來,粗淺的說:在天為“道”,在人為“德”,“德”是“道”在人中的行為體現。道德就是我們人在世間的言行所必須要遵循的合乎“道”的做人準則。隻有以“道”為準繩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才是符合人類的道德。


換句話說,因為“道”是永恒的,所以人類所必須遵循的這些準則也是不會以任何人、任何組織的意誌而變化的。道德是人類存在的基礎,沒有了道德,人類將無存。


而這些道德準則的內涵,古之聖賢以各種方式,或文字,或言傳身教,都給我們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孔子、老子、莊子等聖賢們的事跡,著述和曆史上流傳下來的賢士的故事,都給我們如何做人留下可貴的事跡。


我們再看看古人的道德風範。

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始終貫穿於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


內:古人以仁、義、禮、智、信的準則約束自己的行為,以琴、棋、書、畫等藝術提升自己的情操、修養;外:古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麵無不體現著善而美、和而諧、簡而約的自然風格,力求完善合於天地,融於宇宙世界觀。


當遇到災難時(如:洪澇、幹旱等),上至君王,下到官員百姓,首先想到的是自省,反思自己是不是哪做的不對,找出原因,然後齋戒沐浴,祭祀天地,誠心懺悔,以乞求寬恕。


同治祭天


代教育,以德育為本


古代儒家提倡禮、樂、射、禦、書、數六藝育人,講究和諧、協調,包括心性情才等方麵的陶冶,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借助韻文,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的熏陶中成長。


孩子從小身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優美自然環境中,首先接受到的是父母良好的道德教育,使他們對善、惡、禮、義、信等行為有個初步的認知。當稍稍大一些時,開始接受先生的係統的儒家思想教育。


初入學堂,便在先生的教導下,背誦《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千字文》、《弟子規》等書籍。


三字


千字文


中庸

為什麽先背呢?就是要這些儒家正統理念在孩子心中紮根,為將來他們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又會逐步學習《大學》、《中庸》、《四書》、《五經》等,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以德育人的教學思想,為以後社會實踐中的德行積累善因。


可是到了近代,由於西方一部分文明的滲入,比如:西醫、進化論以及某些哲學思想等,對東方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造成了很大衝擊。而當時人們也沒意識到它卻是致命的,就好比巨大的堤壩遷入了白蟻,如不治理,終將被毀。可是人們身處其中,渾然不覺。


如今,這些可怕的後果已愈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急功近利的人們,請靜下心來,想想我們目前的現狀吧!
我們每天被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困擾的焦頭爛額,而無處不在,漫天飛舞的新聞裏,每天被曝出的事件都弄得我們心驚膽戰。由上到下,由遠到近,由吃的到用的,由明的到暗的,由當官的到老百姓,等等等等,我們閑過嗎?



我們哪個人沒問過:現在的社會怎麽了?現在的人怎麽了?最終也得不到答案,隻得繼續置身其中,繼續隨波逐流;每個人都顯得那麽無奈、無助。


其實他們並沒意識到他們想尋求的答案時刻都在他們身邊,但他們找不到。為什麽?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觀念對答案進行過濾——合乎他想法的,他才接受;不合乎他的一概拒絕。可是真知是永恒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就這樣在疑惑與承受中,真相和當下的人們一次次擦肩而過。歸根結底,整個過程中,“相信”自己是他的最大障礙。


其症結在哪裏呢?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一份子,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得主動地去合乎宇宙的真性,而不是讓宇宙的真性遷就於人。為個體的人所用,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所以尋求答案的過程也是突破自己的過程,否則人們永遠都會一無所知,一無所獲。對“自己”的執著是“私”的徹底暴露。


與浩瀚的宇宙比較起來,我們人算什麽?我想我們真得應該清醒地想“一把”了。執著“自己”就是自大,任何認識都要以自己為圓心,可你算什麽呢?


回憶回憶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災害吧,在它麵前,人類算什麽?一個人群,一個村莊,甚至一座城市都會頃刻間化為烏有,更別說我們個體的人了,瞬間這個世界便與你沒關係了,什麽執著的東西都破滅了,你還自大什麽?


當下,很多人為了對名利追求的最大化而不擇手段。甚至哪怕是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也是費盡心機。可是他們沒想到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法施加於他身上,最終他們雙雙陷入“泥潭”,在“惡”的循環中,誰也出不去了。這就是他們的惡行給各自帶來的果報:在為害他人的同時,也會被他人所害。


而人人也都會在“為惡”中為自己尋求出路,試圖以犧牲他人為代價解脫自己,最終越掙越緊,誰也出不去,誰也逃不脫,各自走上絕路。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根源在哪呢?


歸根結底,就是人類道德的缺失。如果某個人無德,果報的是他自己。如果整個社會無德,那果報的就是整個人類社會,你害他,他害你,人人自危,可人人又都在不停的推波助瀾。


每遇到看不順的事情了,人就會以所謂“道德”說之:這人不行,沒有道德修養,那人不行,沒有素質。可是他拿什麽評判的有無“道德”呢?


其評判標準就是他自己的意誌。符合他的就是有“道德”,不符合的就沒有。


不知不覺中,他把“道德”用作了他打人的棒子,誰要反對他,便一“道德”打下去。而這個“棒子”要是掌控在了某“權威”手裏,那威力就大的驚人。而他便堂而皇之地將自己於“道德”之上,上升為“道德”的主人。旁觀者更會被“餘波”所懾,從而暈頭轉向,不明所以。


其實他們的行為已經泯滅了道德的本性。所以,他們也恰恰成了實實在在的人類道德的直接破壞者。隨後盲從的人們在他身後推波助瀾,致使人類的道德一瀉千裏。


而他們也再不會知道道德的真性,也無法理解真正道德的行為,聞之而避,見之而逃。他們心中本性的泯滅已使他們終被道德所棄,踏上了與人類道德背向的不歸之路。嗚呼!


隨著人類的下滑,道德的本性已顯露的越來越少了。

 

而人類的所謂自然災害其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是地地道道的人禍,是人類道德下滑所帶來的直接惡果。人卻不自醒,歸咎於自然,等待人的將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自省、自責,找回道德是人類的當務之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