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是一個人人生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社會地位和社會尊重的某種象征。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但又不現實;越有錢,越想更有錢。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不可能有滿足的一天。於是,就開始悲觀。
悲觀主義哲學代表人物叔本華說:“對於人生來說,所謂的幸福,是意誌達到目的的狀況,而意誌在追求目的時受到的壓抑則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暫時的,痛苦是經常的。因為人的追求沒有最後的目標,人的欲望永遠無止境。”因此,如果一個人看不到人生的價值,找不到人生的前景,忚(TA)的人生是虛幻而沒有意義的,忚(TA)的生命本質是痛苦的。
對欲望無止境的追求,決定了人生的痛苦。一旦追求實現了又會如何?是否會帶來永遠的快樂?遺憾的是,人類從來都是向往得不到的東西,一個欲望得到暫時的滿足,新的欲望緊接著又會產生。社會在發展,人的欲望也隨之不斷提高。如果沒有追求又如何呢?就容易對人生產生悲觀,所以人總是在追求和悲觀間痛苦地徘徊著。
一般而言,人們對待財富,有如下幾種心理:(1)藏富:在中國,藏富有著悠久的曆史傳統。自古以來,有錢人總是想盡辦法,把錢藏著掖著,說什麽也不能暴露。藏富並不是一種正常的財富觀,把財富隱藏起來,實際上是在逃避社會責任。(2)炫富:與藏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富人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身家,而對財富大肆誇耀。(3)仇富:在中國,仇視、鄙夷富人的文化傳統悠久、深刻,“為富不仁”和“均貧富”的觀念根深蒂固。為富不仁的故事比比皆是,而“殺富濟貧”卻往往被視為英雄。(4)崇富:財富品質就是財富的真正價值,它既與財富本身有關,也與財富創造者的個人品質有關。
從藏富、炫富和仇富心理,我們不難看出:當今中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理,是因為存在社會不公、缺乏社會誠信、缺乏社會公德、社會腐敗橫行等等。個人財富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這個人所處的行業、宏觀環境等多重因素,這些條件每個人都會有很大的差異。另一方麵,個人財富還包括精神財富和非金錢的無形財富,也就是個人的精神修養和個人品質。這一點,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富”者不一定“貴”, 既“富”又“貴”,才是我們推崇的現代財富觀。也就是說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同時擁有,將個人的財富觀建立在“如何獲得財富、如何回饋社會、如何平衡欲望”之上,這樣的社會財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和睦與公平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