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多少才能財務自由?

怎樣才算財務自由

如果你有5000萬,你會做什麽?這樣的白日夢,相信不少人都做過。可是在上海,到底有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當朋友把這個話題拋給我的時候,我覺得還真需要仔細想一想。

一時興起,我把這個問題“發包”給了幾個不同行業的朋友,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在銀行就職的朋友L先生想了十分鍾,給了我如下答案:可支配現金的年無風險收益兩倍於家庭的年度開支,即可達到初步的財務自由。這位朋友認為的年無風險收益率在3%左右,接近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按照這個標準,如果家庭年度支出是20萬元,達到財務自由的標準是擁有1300萬人民幣左右的可支配現金流。

同樣的問題,在世界500強企業做銷售的朋友W的回答是:至少兩套無貸款的不動產;流動現金達到500萬元以上;工作穩定,年入100萬元以上。以上條件同時滿足。

在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任營銷總監的Q認為,在上海實現財務自由,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不缺錢,有能提供全家舒適生活的財務支撐。包括全家衣食住行的基本支出、醫療及保險支出、小孩的教育、一家人的出遊及興趣愛好類的消費、老人的贍養;

二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不隻是為了賺錢;

三是,不論當下是否工作,掙錢的能力要一直在。即使現在的經濟情況夠好,也要保證這個狀況能持續,不會因為資產縮水或行業變遷等原因導致現金流減少。

Q先生看來,以前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世界變化快得多,可能五年就是一個輪轉,要一直保持好的工作和經濟狀態,並不容易。而財務自由,必定要保證能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活水”注入。如果一定要把這三個條件折算成一個具體的金額,應該是擁有至少4000-5000萬左右的現金及金融資產。

財務自由如何實現

令人遺憾的是,財務自由這件事,和這個名詞本身一樣高大上。少數的幸運者,也許在前十年間的房產瘋狂升值中,實現了暫時的財務自由,但更多人終其一生都隻是在追趕階段,最終能到實現這一願景者,少之又少。

並且,當下國內的投資環境,也沒有太多可以實現財富較快增值的好產品。投資股票的,不虧錢算好的;貨幣基金和國債雖然相對穩健,但收益率還是偏低;一度火熱的房產信托,風險也越來越大,並不適合一般人嚐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實現財務自由,談何容易?

因為本行是做投資,所以Q先生接近財務自由目標的辦法,主要還是集中在投資這一塊,希望能在精力旺盛時多賺一點。在工作中,他會接觸到不同的投資項目,參與每一個項目的過程都是學習的過程,比如這個公司的財報怎樣、基本麵如何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發現一些相對而言風險小且收益較高的項目。到目前為止,Q先生的投資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浮動收益類產品對半開,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是類似於信托的產品,年化收益率在10%-12%左右;浮動收益類產品以股票為主,有時也會跟著公司的投資項目跟投一些產品,主要是股票定向增發類的產品。

當然,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高收益產品自然伴隨著更高的風險。盡管能比一般人掌握更全麵精準的信息,但對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Q先生還是有個基本的評估。

身為世界500強銷售的W,他向財務自由靠近的做法,也許值得更多人參考: 1.更努力地工作;2.現金充分投資理財;3.提升自己。而且據我所知,W目前確實正在上海的一所名校讀EMBA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加入我們的討論的朋友S,認為財務自由是個偽命題。S本身家底不錯,小夫妻倆的家庭年收入在90萬人民幣上下,算得上小康水平。她說,覺得賺這些錢夠用,從不會在花錢之時有太多顧慮,認為這就是一種財務自由。

相比之下,她的另一位富二代朋友,明明很有錢並且自己開公司,卻總是在擔心錢不夠用,或者擔心家庭遭遇什麽變故會讓他的財富急遽縮水。從這個角度來說,財務自由與否,和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金錢並不是唯一考量的因素。

我認同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但財務自由絕不是一碗心靈雞湯,它一定是和金錢息息相關的。即使是家庭年入90萬的S,他們的家庭收入主要源於工作所得,但一旦出現跳槽、有人生病導致工作不能維持等的情況,收入就無法保證。所以,僅僅是這樣的條件,和財務自由還是有相當距離的。

財務自由後做什麽

回到文章的最初,那個關於5000萬的白日夢。實現財務自由之後,你想過怎樣的生活?想從事怎樣的工作?

不出意外,有兩個朋友將“周遊世界”,列入了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期望之中。從事投資的朋友說,如果能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希望能投資或做一些科技創新類的項目,多支持環保、新能源方向的項目;做銷售的朋友最希望從事的,是管理谘詢方麵的工作/

當然,如果有人的答案是“財務自由後我隻想環遊世界,不想工作”,那麽真相很可能是:有這樣思維的人,可能就真的永遠沒法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了。


轉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