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原創不斷的四大製度法寶
為什麽世界一流大學都不約而同的集中在美國?為什麽美國牛校得個諾貝爾獎就好像探囊取物?為什麽世界各國的優秀學生源源不斷遠赴美國求學?在我國研究生複試正如火如荼召開之際,我們需要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培養出一流的研究生?如何才能在體製機製上進行實實在在的創新,而不隻是空喊口號,真正使得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根據我的親身經曆,我認為美國大學原創不斷有以下四大製度法寶:
1)麵向全世界招生優秀學生的研究生招生製度
美國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請製,而不是簡單的統考。所謂的GRE統考,一年可以考很多次,而不像我國研究生統考一考定終身。我國一個學生一般隻報考一個學校,最多再調劑一個學校,而在申請美國研究生,一個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學校。美國提供優厚的獎學金,吸引來自全世界的優秀學生,使得研究生(一般指博士生)做科研後顧無憂。看來,美國大學真正做到了選天下英才而育之,愛天下英才而助之。
我在伯克利訪問期間,看到很多博士生都開車上學,經常飛行度假。經過詢問才知道:他們的獎學金遠遠多於我們訪問學者的政府津貼。
在伯克利的實驗室,研究生隊伍好像八國聯軍,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經常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2)Tenure 製度避免教授成名後阻擋助理教授或者副教授的發展
在中國做研究,是人越老越值錢,名人年年搞項目,搞大項目,越資深的教授拿的項目越多,年輕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這與我國的年度考核製度有關,越有名的教授考核指標越高,人就像騾子一樣負重而行。美國大學設計了Tenure 製度,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一般晉升為正教授(也有部分副教授)免於年度考核,學校完全相信教授自覺做研究。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其一,獲得Tenure 的教授,將會減少與年輕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競爭科研項目,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其二,獲得Tenure 的教授,沒有年度考核的壓力,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一些難度大、短期難以出成果的大科學問題。
比如,我的訪問導師Lotfi Zadeh,在成為終身教授之前是著名的控製論專家。當上終身教授之後,毅然改變研究方向,開創了fuzzy set,fuzzy logic, soft computing等新的研究領域, 50年如一日,深入思考,原創不斷,終於成為一代宗師。據我所知,Lotfi一直項目很少,經費很少,博士生很少,沒有團隊成員。如果沒有Tenure製度,按照中國的考核製度,教授級別越高考核指標越高,Lotfi恐怕早就被UC Berkeley淘汰了,或者被降為副教授了。
在美國,年輕的助理教授有更多的機會拿到科研項目,衝鋒在科研的第一線,而年長的終身教授則抽出閑暇來教書育人,或者思考大的科學問題。科學研究是一個高度耗費勞力和體力的工作,年輕人應該多承擔責任。
3)“非升即走”製,大浪淘沙,選擇優秀人才
美國對於年輕的助理教授才用嚴格甚至殘酷的“非升即走”製度。據說,在伯克利,助理教授的淘汰率達到了80%左右。這樣,加速了人才的流動,使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而且增加了不同工作的閱曆。其實,習慣了就好,一點也不殘酷,反而使得生活更有挑戰性、更豐富多彩。
這種製度,大浪淘沙,使得最適合該崗位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相比而言,我國年輕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太差,據我所觀察,也許10%都不到。這麽低的流動性,人的經曆閱曆有限,創新思維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本校博士生畢業不許留校,避免近親繁殖
美國的著名大學都不允許自己本校培養的博士生直接留校工作,避免了近親繁殖。這樣也使得博士生畢業之後到不同的研究機構學習交流,融合百家之長真正開展協同創新。當然,伯克利的教授中也有畢業於伯克利的博士生,但是仔細一看他們的簡曆,他們都有其他大學的博士後或助理教授等經曆,最後才通過公開應聘,回到伯克利工作。這樣,可以把別的研究機構好的經驗,帶回伯克利,也把伯克利的優秀經驗傳播到其他研究機構。
相比而言,我國博士生留校的比例太高,估計有30%以上。一個人長期呆在一個工作崗位,從事同一個工作,雖然可以“十年磨一劍”,把某項技術做到極致。但是,這樣很容易導致思維比較狹窄,創新都很難,何況原創?當然,另外一個副作用就是大學裏麵關係錯綜複雜,派係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