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等方麵的天才與學曆無關
有所感悟,隨筆寫下.不完整.不嚴謹.不通順.東拉西扯.沒有中心思想.(又不能夠產生經濟效益,寫這麽認真幹嗎?)有人研究魯迅,可以得文科博士學位.俺寫這個,或可得民國時代的國中文憑.嗬嗬.
歡迎討論.歡迎砸磚.
1. 1. 除了理工科之外,天才與學曆和學位無關,或與原來所學的專業無關.
-文史哲:魯迅,郭沫若,等等 (請各位補充)
魯迅的理工科成績很差,但文科方麵是天才.起碼在中國的近代中國文學史上,魯迅的成就和影響力 無人可及.魯迅本人,好像從來沒有獲得什麽學位.魯迅就讀過中國的水師學堂和路礦學堂,後來又 就讀於日本的醫學院,都是半途而廢.魯迅沒有讀過中文係或文學院.但卻成為了文學大師.
-政界:毛澤東,鄧小平,等等 (請補充)
和魯迅類似,毛澤東年輕時代就讀過各種各樣的學堂,都是半途而廢.最後讀了個湖南師範...毛澤東的數理化成績極差.但毛澤東在湖南師範年代寫的文章,已經是大氣磅礴...
鄧小平也是天生的領袖人物.鄧小平雖然留過洋,但他在法國,就是個小打工仔啊.他的領導能力,決斷力和氣魄,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毛澤東看好鄧小平,所以讓他在淮海戰役領導劉伯承,陳毅和粟裕.四人幫完蛋後,葉劍英請下野的鄧小平出山,是認為隻有鄧小平才能夠收拾文革之後的爛攤子.華國鋒玩得轉嗎?
-商界:李嘉誠,包玉剛,霍英東,王永慶,等等 (請補充)
-軍界:林彪,粟裕,韓先楚,等等 (請補充)
-美術界:達芬奇,齊白石,等等 (請補充)
2.
2. 天才往往都是偏科的怪才.麵麵俱到的,往往成不了大師.
幾十年過去,高考狀元們,很少真正出類拔萃的.
從古到今,狀元們很少有在青史上久負盛名者.
例子:毛澤東,魯迅,王力,等等 (請補充)
3. 3. 天才就是天才,天才有著與生俱來的能力.天才是上帝檢選之人.天才不是後天造就的.
後天可以修煉的到的東西,與天才無關.
天才,往往靠第一感覺或直覺辦事.天才的判斷力,往往是神奇的.
4. 天才也需要環境.否則,天才也可能被埋沒.
僅就中國而言:
民國時代,是大師輩出的時代.為什麽?
民國時代,真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以一個沒有獲得學位的魯迅,可以進入到教育部當高級官員,可以擔任大學教授和文學院院長.此種例子,舉不勝舉.這說明了在民國時代,有著真正的百花齊放,才能夠產生這麽多的文史哲大師.
看看現在的文科教授們,有什麽成就?有誰是大師?
即使在理工科方麵,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等,都是誰培養出來的?
80年代之後,這麽多大陸學人在海外一流大學裏深造和工作,為什麽沒有人領取諾貝爾獎?(有人看到這個,可能又要罵炸藥獎有什麽了不起的? 嗬嗬.)
在善待知識分子上,蔣中正要比毛澤東做的好得多.魯迅,胡適之,郭沫若,等等,都公開地罵過蔣中正,可是,蔣中正都一直善待他們.
如果胡適之留在大陸,要麽坐牢,要麽成為另外一個郭沫若.
如果魯迅活到1949年之後,要麽坐牢,要麽抑鬱症發作.他的個性使得他不會變成另外一個郭沫若.
茅盾,老舍,馮友蘭,郭沫若等等,在文史哲方麵的傑出貢獻都是在1949年以前做出的.1949年之後,他們寫了些什麽?
起碼在文史哲方麵,需要寬鬆自由的環境,才能夠造就大師.
5. 5. 聯想和啟示:
讀書分子,不一定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學位高的,不一定是才智高的(尤其是在現在的中國.)
經常罵別人弱智的,不一定真正聰明.
小事上很精明的,一定沒有大出息.
過分注重細節的,適合於當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等,但肯定當不了大企業家和領袖人物.
對於總成績不好的孩子,不要失望.看看他們有什麽特長?因材施教,是明智的.
特別偏科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特長和獨到之處.或許是天才.
在孩子的成長方麵,家長可以做到的,其實很有限.按照家長的想法來安排孩子的人生道路,不一定行得通.他們是什麽材料,就是什麽材料.讓孩子自己決定他們的人生道路.
(可以把俺看作是考不上好大學的,學位是騙來的,弱智的,...的 - loser. 俺首先給自己定位.然後就不怕人砸磚了... O(∩_∩)o….)
Albert88
April 8,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