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孫子哲學的相同和不同(中)

來源: 無知無為 2014-03-14 18:03: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04 bytes)
如果說老子之道是無為,什麽是孔子之道?孔子後的儒家把仁放在了儒家美德的首位,仁義禮智信,仁是不是就是孔子之道?不好說。為什麽?因為仁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幾乎每次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也是論語難懂的地方,因為論語不是孔子一以貫之的作品,而是孔子後弟子們對他的語錄。要領會其中每句話的真實含義,必須領會上下文的內容甚至當時的曆史背景。

仁可以說是儒家君子的德性和形象,但每每學生問仁,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這的確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高明和論語的辯證魅力,卻給後人留下了不少難解之謎,而生活在消費時代百忙之中的現代人往往要找“普世”的用戶說明書。《裏仁》中有一段很精彩,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古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參是孔子的弟子,此段似乎明顯地定義出了什麽是孔子之道,忠恕顯然就是孔子的那個一貫之道。忠和恕當然是仁,但是不是就是孔子在同一章的感歎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的那個道呢?也不好說,因為忠和恕之“二”對不上孔子的道之“一”。

不妨從論語對德政或以德治國的論述入手,論語中共有37處直接提到了德治,這也成了孔子後儒家的傳統治國理念。《裏仁》中有這麽一段話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我們由此不難得出,孔子之道就是禮讓。禮讓之“一”可以對上孔子的道之“一”,也可以解釋曾子的忠恕之“二”。簡單說來,忠具體指下對上、臣對君、弱者對強者的禮讓;恕則指的是上對下、君對臣、強者對弱者的禮讓。用現代話也就是說,孔子之道是雙向的、互動的,就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所含的道德雙向一樣,但本質是同一個。

順便說一句,孔子以後的儒家特別是從董仲舒開始,片麵強調了忠和孝,忽略了恕和慈愛,於是乎2000年的道德單向管製貫穿了中國的曆史,強者對弱者、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家長對子女的專製和壓迫。必須指出,這與孔子之道是相悖的,現代人把“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儒家規範歸咎於孔子,沒有道理,實在是冤枉了孔子。

什麽是禮讓?其實中國人天生都明白或下意識知道怎麽做,孔融讓梨就是個家喻戶曉的典故,孔融對上(哥哥)對下(弟弟)都讓,這是故事中那個往往被人忽視的細節,它巧妙地體現了孔融靈活運用孔子之道的雙向互動這個特點。
 
何謂禮讓?禮讓=不爭=無為,可見,孔子之道=老子之道,孔子隻是在老子的謙讓前麵加了個禮,這也是孔子所謂的周禮,可以說是從自然之道到人類之德的一個文明修辭。

找到了儒家道家一脈相承的依據,孔子老子哲學的區別在哪兒?還是上述《裏仁》中的那句禮讓治國疑問句。

教科書把句中的“何有”譯成了“何難之有”意為“不難、太容易了”。這完全是不幸的誤譯,古文中的不少省略的確讓現代人摸不著頭腦,教科書對此句譯文中的“難”這個字就是後人的瞎猜、杜撰。文獻中可能隻有南懷瑾先生譯對了,孔子原話應該譯為“哪來的(禮讓)”(即,禮讓從何而有)。上述疑問句中的第一句提到了兩個主題為國即治國和禮讓,“哪來的治國”沒有意義,當然孔子在說“哪來的禮讓”。南懷瑾雖然譯對了但他的解釋有問題,他認為孔子是在指“禮讓治國的人才已經沒有了”。這個解讀令人匪夷所思,難道孔子不認為自己是禮讓治國的人才?如果孔子沒有道德資格治國,那還有誰才有道德資格呢?

孔子那句話的確是在反問,但真實的意思應該是“禮讓治國不可能”。不是因為沒有人才,而是治國這個行為的本身就是禮讓的反麵,也就是說,禮讓不治國、治國不禮讓,因為治國就是強迫、強製、不讓、競爭。這正是史記記載老子教訓孔子的論據、後來的道家莊子著文揶揄孔子及儒士的把柄,也就是孔子哲學和老子哲學的不同之處。換句話說,兩者的不同在於如何對道德的實施。

可以想象一下兩位大哲學家的辯論。孔子認為,如果不教化民眾,民眾如何懂得禮讓、無為這個美德?如何以德治國?老子認為,以德治國就應該無為不治,禮讓就是無為,教化百姓禮讓就是有為、不讓,教化的本身就違背了無為、禮讓這個道德準則,說嚴格點,教化就是不道德。老子的這個哲學觀點在道德經的第38章一目了然。

如果你是孔子,見過老子以後,領會了老子之道,你會不會由此聽老子的話,放棄了禮讓治國的遠大理想?
 
禮讓治國不可能也要治,為什麽?因為“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這就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政治哲學和愛民精神,也是為什麽後人把孔子和他的傳人孟子拜為聖人和亞聖的緣故。我們應該慶幸孔子的執著、糾結,和他沒有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瀟灑、解脫。正因為有他的執著才有了華夏文化入世的傳承和華夏文明有為的成就。老子莊子的道德方式雖有出世的完美,卻不可能造就中華帝國的豐功偉績。就百姓而言,我們多是世俗之人也少有出世的認知和瀟灑。

必須指出,如果說青年孔子執著、不放棄,那麽成年孔子就是中庸、妥協。孔子清楚地意識到禮讓治國是個悖論,因此以德治國不可走極端,這跟做人的道理完全一致。如果你熟讀論語,你不會不承認論語中論述的做人道理其實正是現代人所謂的心理學和情商,關於怎樣使自己修煉成德才兼備,積極入世,在現實中做到福慧雙修的提要和案例。

本文等同了道和德兩個概念,事實上,道德經裏老子就交替使用道和德,就像交替使用道和無為一樣。如果道是自然之本性,那麽德就是君子領會自然之後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德性境界。這一點論語和道德經是一致的。現代話的道德也應該就是這個意思,符合自然之道之德,道之德,道德。

《為政》中有這麽一段,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一個值得現代人思考的問題,能不能從上述的孔子語錄得出孔子全盤否定法治的結論?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西學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為什麽老子孔子卻好像沒有這樣的認知?相反,道德經的第二章認為“人人生而不等”,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恒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誌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為什麽?

下部說孫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