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來,中國人的這個特有的集體無意識也可以用以解釋諸如為什麽中國人較少宗教信仰方麵的需求、或者為什麽中國人較為好賭、又較少科學素質,等等集體人格方麵的特征。但我們在這裏需要關注的,僅在'人際關係網'和'僥幸心態'這兩點上。當貪腐風已經深入人心到達全民總動員的水平時,致密的人際關係網把貪腐者與反貪腐者緊緊地編織在一起,網收緊了將是'魚死網破',稍一放鬆則大批漏網;僥幸心態又使得貪心的人們自以為有能力把握自身命運,於是官員們前赴後繼投身貪腐事業。各位總書記也就隻能望貪腐之汪洋而興歎'治愈重而犯愈多'。
寫到這兒,好像是給反貪腐運動判了死刑。不是的,我還有一個成功的例子不是?這就是英治時代的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後來也叫廉政公署的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那裏也是貪腐遍地開花大有蔚然成風之勢讓英國當局大感頭痛。但人家畢竟是老牌殖民者,針對殖民地人民祭出了這麽一道殺手鐧。公署直接對總督負責,手握Colonial Regulation 55尚方寶劍,是屬於那類嚴打機構的。但這還不是關鍵。幹員們多從英倫三島各警局選拔,特派員更是要選功成名就特紳士範兒的主兒,如首任Cater(港譯姬達)爵士、繼任Luddington(陸鼎堂)爵士。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刀是怎麽捅在心窩子上的:廣大香港工農商學兵各界愛錢同胞忽然發現,他們沒法把這些個紳士爵士們織進網裏來,人際關係竟然不管用了!至於僥幸心態,中國人民早從1840那會兒起就發現:除了天外有天,天外居然還有洋鬼子。中國人可以盡情意淫中國的天,洋鬼子卻不好意淫。當年皇上和皇民們也曾試著意淫過幾回,結果總是鼻青蛋腫,毫無僥幸。保證貪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這兩個立足點竟然消失了!香港廉政建設的結果,就是幾任特派員下來民風漸正,社會逐步走上了正軌。香港ICAC也成了各殖民地反貪腐的樣板機構。
前麵提到說,反貪腐我有兩個失敗和一個成功的例子。剩下的這個失敗的例子簡單明了不用太多的廢話:97年,香港回歸網中。
中國人的個人意識和集體無意識形態 — 淺析反貪腐失敗的深層因素 (完)
所有跟帖:
• 嘿嘿。想起劉曉波的觀點。 -勁鬆在山崗- ♂ (0 bytes) () 01/16/2014 postreply 16:16:02